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李子柒回歸,爽就一個字

2024-11-16心靈

李子柒回歸,互聯網過年。

連更三條影片,李子柒宣告回歸,三條影片讓整個互聯網從白天沸騰到晚上,甚至連海外也同步開啟了追更模式。

兩支影片釋出後,「李子柒」相關話題迅速登頂熱搜,全網213余條熱搜上榜。3小時內,多平台點贊量均破百萬,抖音日漲粉350萬,單條影片播放量破億;微博影片釋出6小時播放量即破億。截至11月13日12時,兩支影片累計播放量超5億次。影片在海外釋出後,10分鐘爆超5000條評論,當日李子柒YouTube粉絲訂閱量破2000萬,數十萬網友熱情回復。

這一天,又感受到了李子柒影片裏熟悉的治愈感。

很多人說,爽。

爽,不只看到了互聯網白月光的回歸,而是真正見證一個普通人,機緣巧合之下因影片創作為人熟知,一次又一次打破了質疑、謠言和偏見,當大多數人以為她因江湖紛爭「金盆洗手」,她卻潛心修習三年,「學成歸來」,其人其作煥然一新。李子柒影片作品【一物一生】中,曾以漫長的時光記錄二十多種農作物的故事,如今,再回看李子柒的故事,銜接上這看似沈寂實則沈澱的三年,怎麽算不上一句熱血沸騰呢?

最爽的是,屬於李子柒的故事,還在繼續。

子柒東來

再沒有誰能復刻李子柒這如同重生爽文般的逆襲人生:

6歲,因不被繼母善待,爺爺奶奶把年幼的李子柒接回了家。

11歲,只剩奶奶和她相依為命,本不寬裕的日子變得更為緊張。

14歲,李子柒進城謀生,露宿過公園的椅子,啃過很久的饅頭,當服務員的時候,領著一個月300塊的薪金。

22歲,奶奶生了一場病,李子柒選擇回家照顧奶奶,線上上開了家不怎麽賺錢的網店。

離她被更多人看到,大概還有四五年。

單拎出來任意一個時間點,都會有人嘆息李子柒此前經歷之坎坷。

站在任意時間線往後回望,若不開上帝視角,誰又會相信李子柒真的能做到:全網粉絲過億,任一影片都有千萬級打底的播放量,被各大媒體報道,來自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人們知道她、喜歡她,並熱切地和身邊的中國人討論關於她影片裏的種種。

這一切,差點在2021年戛然而止。

2024年11月12日,李子柒更新,有人戲稱為【重生之白月光歸來】第一章:白月光回國之子柒東來。

單看標題,似乎就能預見這篇「爽文小說」在互聯網的又掀起怎樣的波瀾。

回看李子柒歸來,這是一個女主角史詩級別的爽文,卻和言情小說無關, 李子柒的背後沒有任何助力她成功的霸道總裁,只有面對資本和詆毀依舊挺直的脊梁。

2021年停更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李子柒的反擊。說到底,MCN機構為創作者提供一系列服務,旨在實作流量變現,這決定了MCN天然想要利用IP影響力獲取利益的底色,但過度的商業化行為和李子柒本人想要「保護李子柒」的理念背道而馳。

盡管在輿論上,MCN機構常常處於被聲討的地位,但在現實中,往往是創作者處於實際話語權的劣勢地位。每年都有這樣的案例,知名影片創作者因和簽約機構產生紛爭,或面臨高額違約金,或被封禁賬號。能從MCN機構設下的種種限制之下全身而退的博主,往往寥寥無幾。

在長達一年多的對薄公堂中,李子柒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成功從與資本的博弈中抽身而出,奔赴更為純粹的遠方。

面對鋪天蓋地的「團隊」 「造假說」質疑時,李子柒公開了創作歷程:「2萬余條素材,來來回回按動(相機)開關4萬次,按每條素材走25步來算,步行約260公裏。」所有影片,均由她本人構思、拍攝、剪輯、配樂,直至成片。

困擾於拍攝的效率,李子柒也幹脆真的找了一個團隊,小助理民國、攝影師舅舅和阿浩——四人小隊從此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合作。而李子柒的粉絲,也從200多萬,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單就海外YouTube訂閱量,就已將近2000萬,可能再次重新整理吉尼斯世界紀錄。

家裏入不敷出的時候,李子柒並沒有被動接受外界的幫助,而是主動進城打工;奶奶生病需要看顧的時候,李子柒寧願放棄在城裏打拼的一切,毅然回鄉;在老家不知道什麽工作可以增加收入,那就先聽聽別人的建議,試著拿起手機拍點短影片。

如今看來,這些選擇當然顯得不夠思慮成熟,然而對當時的李子柒來說,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她做決定,面對紛至杳來的困難,李子柒的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打怪升級,她退無可退,唯有前行。

有句話說:「不要相信掌心的紋路,要相信十指握成拳頭的力量。」

無數次拯救自己於水火之中的,始終只有李子柒自己。

而對於觀眾來說,暌違三年,熟悉的一切都回來了。

子柒出海

李子柒的影片有一個有趣的彩蛋:海外平台下的評論區。

中國人喜歡李子柒的影片並不意外,畢竟中國人的傳統血脈裏就鐫刻著存在千年已久的種地基因,而在傳統東方美學的浸潤下,大多數人的骨子裏有著對歸田園居般詩意生活的向往。

外國人也無法自拔地愛上了李子柒——帶有東方神秘力量的迪士尼公主,在一方小天地自給自足,與自然和動物和諧共處,還有一個慈祥和藹的奶奶和她相伴,她似乎掌握著有數不清的技能,讓一切食物從零到有,把一切舊物變廢為寶。李子柒的影片是一扇讓世界看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的視窗。

李子柒在國外最受歡迎的影片【年貨小零食特輯】,有1.3億的播放量。

看到外國人喜歡李子柒的影片,總有一種與有榮焉的爽。

李子柒以個人獨特化敘事作為跨越文化溝通的橋梁,讓全世界看到並欣賞我們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人們新奇也好,佩服也好,這樣的了解,打破的是數以「千萬」計的刻板印象。

早在8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開始使用漆器。浙江井頭山遺址挖掘出的兩件木器文物,是迄今為止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漆器。 (源自【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08日 09版)) 然而,漆器的英文名卻叫做Japan,這門手藝在日本,被發揚壯大。

漆器、竹藝、絨花......這些手藝或是中國獨有,或是中國早有,我們卻缺乏足夠的聲量打破外界的認知。在傳統文化越來越為本國年輕人所喜愛的當下,我們期待更多關於中國的故事能為世界所熟知,李子柒的身上,承載著這樣一份厚重的期待。 因為至少在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同類別的博主,可以比得過李子柒在傳統文化領域的影響力。

清華大學蔣俏蕾教授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稱:「李子柒的影片在海外傳播中展現出跨文化傳播的新特點,她的個人化敘事和獨特的鏡頭表達,突破了國家之間文化、語言的障礙,成為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典範。」

非遺,啟動!

一口氣看完李子柒的三條影片,爽字,說倦了。

影片還是熟悉的風味,沒有旁白,只有極為簡單的步驟註解;青疙瘩般的柚子長成誘人的金黃色後熟落,從短袖薄衫到厚實棉襖,她還是會花幾個月的時間耐心雕琢一門手藝,而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奶奶和子柒一同撐在窗台邊,靜靜仰頭看雪花落下。

重新流轉的時間,也是李子柒送給所有關註她的人,最好的禮物。

三個影片,也是一張封存三年後揭曉的答卷:為什麽在同類創作者多如過江之鯽的當下,人們依然期待自己心中的白月光歸來?

這三年,李子柒全身心投入到了非遺和鄉村振興的工作中,走訪非遺傳承人、了解學習非遺技藝,將這一過程記錄並拍攝影片,這些,只是她工作中的一小部份。傳統文化影片創作領域,早已百花齊放,但曾經一枝獨秀的李子柒,從一開始,就沒有囿於影片創作的方式,在影片之外,她能做到的還有很多。

譬如,透過幫村中拍攝古法柿子的宣傳片,成功幫村民開啟柿子的銷路並實作增收。 拍攝記錄是過程,宣傳是手段,但種種努力所抵達的最終目的,是幫更多普通人過上更好的日子,而與此同時,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能觸及到更多人的日常。

誠然,看到李子柒更新影片,是11月的意外之喜,然而,僅僅用優質影片創作者來定義李子柒,已經稍顯局限。在新華社的采訪裏,李子柒再次出現。

沒有更新影片的三年,李子柒走訪了全國20多個省市,拜訪了100多位非遺傳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在深入學習和了解非遺技藝之後,李子柒有了更多的時間傾聽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年過八旬的王振興,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的傳承人。 2018年,李子柒前往江蘇南通,跟隨王振興學習藍印花布手藝。 王振興的兒子、孫子雖然都繼承了這門手藝,出於現實考量,孫輩們卻並未以此謀生。 6年後,王振興開心地拉著李子柒的手,和她分享最新的作品,它們既時尚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這些作品設計均出自他的孫女之手。

用更多方式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也是李子柒未來的探索路徑:根據過去幾年的調研結果,針對性解決非遺傳承人面臨的年齡斷層、缺乏有效宣傳手段等問題,並搭建保護非遺傳人個人智力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譬如,將年輕的自媒體創作者和年長的非遺傳承人聚在一起,創作者學技藝,傳承人學設計、學宣傳。

網絡視聽語言,讓優質的傳統文化變得鮮活,然而看到之後,優質內容的生命力只存在用於作為載體的影片本身,一門門古老的手藝和傳承人依舊面臨處於被遺忘的邊緣,其境遇並未因一時的註視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或許李子柒的野心同樣在於此,她要作為文化傳播的視窗,讓傳統文化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在新華社的采訪中,李子柒說:「我要做傳承的話,就不應該只有短影片。我認為不管是互聯網、短影片、科技、AI,這些東西它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展示自己的生活,還有傳播文化的一種方式。我想要繼續往前走走看,看能不能踩出一些新的腳印。」

連更三條新影片,何嘗不是新的【一物一生】系列,每一項流淌於華夏血脈的傳統技藝,傾註了匠人們一生的心血,或許在日後,也能伴隨人們的一生。

再一次,李子柒乘著時代的風,即將同風而起。

李子柒何時更新下一個影片?答案或許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她重新站在了國際視野之下,而李子柒本人和她即將續寫的故事,都屬於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

作者 | 坑 清

編輯 | 馬妍睿

統籌 | 張鵬霞

排版 | 拼 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