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以下簡稱CES 2025)將於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拉開帷幕。始於1967年的CES一直是科技領域的開年重頭戲,被稱為「科技春晚」。
這場為期四天的展會預計將吸引超過13萬名參會者,將有4800多家企業參展,包括323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參展商數量達1300余家,創歷史新高,聯想、TCL和海信等企業均將出。
據外媒報道,今年的展會上,沒有涉及AI的產品,將「成為少數派」。資深科技媒體人、DOIT主編李祥敬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CES 2024上,有很多仍處於概念階段的展品。今年的CES,我非常期待AI技術對終端器材發展的推動。」在他看來,「智能」將成為今年CES的關鍵詞。
李祥敬認為,在CES 2025上,汽車與AI的融合將更加明顯。AI功能器材將成為熱點,涵蓋家居、可穿戴、傳統終端及車載器材。他表示,微軟、亞馬遜、OpenAI、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與傳統企業之間可能會展開很豐富的合作,進而推出很多令人眼前一亮、腦洞大開的東西。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也對每經記者表示, 「AI將無處不在,深度嵌入各個行業,推動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
在芯片領域,輝達、AMD和英特爾預計將釋出一系列新品。有科技媒體甚至透露,輝達有望宣布進軍AI PC市場的計劃。
Counterpoint Research還認為,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技術將迎來硬件的飛躍,頭戴器材將更加輕便、舒適,使用者介面也將更加直觀,為使用者帶來更加沈浸式的體驗。同時,智能家居產品將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電動汽車(EVs)則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移動性的重要力量。
圖片來源:CES官網
看點一:芯片廠商「瘋狂」推新,輝達或宣布進軍AI PC市場
芯片公司的新產品和新技術一直是CES的一大看點。早在2024年10月,CES官方就公布了CES 2025開幕前夜主題演講的重磅嘉賓——輝達CEO黃仁勛。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6點30分,黃仁勛將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 按照慣例,這場演講也被「非官方」地看作是整個展會的「開幕致辭」,也是重要的風向標。屆時,輝達或將正式釋出新一代GeForce RTX50系列顯卡,包括RTX5090、5080和5060等。據Tom's Hardware等媒體報道,RTX5080顯卡預計將於1月21日正式上市。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另外,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道, 美國銀行分析師Vivek Arya預計,輝達將在展會上正式宣布進軍AI PC市場 。此前的訊息表明,輝達正在和聯發科合作,開發面向客戶端PC的Arm處理器。雙方的首款產品將采用台積電(TSMC)的3nm工藝制造,並套用CoWoS封裝,最終目標是進入高端筆記電腦市場。
而在同一天的上午,英特爾和AMD也將相繼舉辦新品釋出會。 從時間上看,英特爾比AMD和輝達都早,外媒認為,英特爾意在搶占先機,並為合作夥伴預留充足時間展示新品。
媒體推測,英特爾有望釋出多款新品,分別為:Core Ultra 200H/HX處理器(Arrow Lake移動版)、酷睿Ultra 200S(Arrow Lake 35W/65W桌上型電腦)以及中端和工作站800系列桌上型電腦處理器。據英特爾高管妙思·約翰斯頓·霍爾瑟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Arrow Lake是一款具備AI功能的PC處理器。這將是英特爾在PC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布局。
圖片來源:英特爾官網
而在顯卡領域,據Wccftech推測,英特爾可能會釋出更多的Battlemage系列SKU,以及Intel Arc B850顯卡。此外,該公司還可能在活動中提供有關英特爾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的更新,並詳細介紹下一代18A工藝的發展動態。
AMD高級副總裁傑克·黃(Huynh)稱, AMD將「展示遊戲、AIPC和商業領域的下一代創新」。
根據Toms Hardware預測,AMD將推出更多RDNA 3(RX 7000系列)GPU,涵蓋移動和桌面平台,具體包括RX 7750、RX 7650和RX 7650 GRE的更新版本,以及RX 7650S、RX 7750S、RX 7650M和RX 7650M XT筆記本專用顯卡。
將在CES 2025「大秀肌肉」的除了芯片廠商,還有各大PC品牌。
聯想對每經記者表示, 除了此前預告的「卷軸屏」PC,聯想還將在展會上推出「革命性產品」。 聯想透露,這是一款極致的沈浸式顯示體驗的全新產品,此項突破將徹底改變使用者對傳統筆記電腦的認知,並使器材在外觀與功能上的表現更加完美統一。這預示著,屏占比有望再創新高。
聯想「卷軸屏」筆記電腦 圖片來源:聯想供圖
此前,據外媒報道,聯想的新款筆記本采用了一塊14英寸的「卷軸屏」,最多可拓展到16.7英寸,而且使用者可透過按鍵或手勢調整螢幕大小。效能方面,該機將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 7處理器及 32GB 記憶體。
此外,ROG(玩家國度)預計也將展示其Ryzen AIMAX 300系列處理器的新款器材。微星、雷神和機械革命等品牌也將在CES 2025上帶來AI PC產品展示。
看點二:AI眼鏡等端側AI套用或站「C位」
據市場預測, 端側AI套用創新或將成為CES 2025的「C位」,特別是在AI眼鏡領域,將有一系列前沿技術和產品亮相。
TCL對每經記者表示,TCL實業與TCL科技將攜手帶來100多款前沿顯示「黑科技」。同時,TCL將與雷鳥聯合展出尚未釋出的AI拍攝眼鏡V3和AI+AR光導波眼鏡X3 Pro。據介紹,這兩款眼鏡新品均搭載與國內頭部AI企業深度客製的AI大模型,其中雷鳥V3 AI拍攝眼鏡由雷鳥與博士眼鏡聯合研發,預計在今年一季度正式釋出。
朱嘯虎投的首個AI硬件公司Gyges Labs將與美瞳公司Moody聯合釋出全球首款主動式AI隱顯眼鏡Halliday。與其他采用導波成像的AI眼鏡不同,這款眼鏡基於視網膜投影原理,透過整合到鏡框中的光學模組把內容投影到眼睛中,無需特殊鏡片。虛擬現實頭顯制造商大朋VR和電競企業雷神科技也將在這個世界級展會上展出智能眼鏡新品。
傳統電子巨頭索尼則在影片網站YouTube上釋出了一則CES 2025預熱影片,其中一副智能眼鏡以及一款用於空間作畫的智能筆驚鴻一瞥,暗示索尼可能會在CES期間展示相關的新品。
圖片來源:索尼Youtube官方賬號
根據wellsennXR數據及預測,2025年開始,AI智能眼鏡將在傳統眼鏡銷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快速向傳統眼鏡滲透。 IDC預計,全球AI眼鏡在2030年將達到20%的滲透率。
看點三:從三星、LG到TCL、石頭科技,智能家居將上演「爭霸賽」
智能家居將繼續成為CES的一大看點。數據統計公司Statista預測, 2024年,AI推動的全球智能家庭市場規模將達到1544億美元,到2028年該市場將達到2316億美元。
全球消費電子巨頭三星將展示AI-powered智能家居概念「AI for all」,並推出整合了AI-driven SmartThings connectivity的家電產品。
圖片來源:三星官網
同為家電巨頭的LG表示,將在CES 2025上釋出QNED evo智能電視、透明電視Signature OLED T和Smart InstaView 冰箱等一系列創新產品。該公司稱,這些智能器材可以實作智能家居的無縫銜接和個人化客製。
亞馬遜智能器材與亞馬遜雲科技將聯合展出多款整合亞馬遜語音辨識和AIGC技術的智能器材,包括Echo智能音箱、FireTV串流媒體器材、Ring影片門鈴等。
中國廠商在這一領域亦是重要玩家。TCL對每經記者稱,TCL實業將帶來一系列智慧家居產品,包括陪伴式AI產品、空調、冰箱、洗衣機、智能門鎖、安防網絡攝影機、路由器以及光伏科技等。
石頭科技將釋出全新旗艦產品Saros Z70掃地機器人,支持移開障礙物並實作智能家庭助手功能。而MOVA將展示一系列創新科技和旗艦產品,包括掃地機、洗地機、電動牙刷、咖啡機、空氣炸鍋和割草機等。
圖片來源:MOVA官網
看點四:從智能座艙到飛行汽車,移動出行邁向更智能、可持續
在CES 2025上,汽車科技將再次成為焦點。CTA副總裁、CES展會總監約翰·凱利(John T. Kelley)表示,移動出行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CES展會上展出的產品將是這一轉變的縮影,預示著 我們的出行方式正邁向更加智能與可持續的交通未來。
CES官網顯示,寶馬、本田和鈴木汽車等公司將在現場釋出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技術和產品,大陸集團、英特爾和亞馬遜雲科技等汽車生態夥伴也計劃在CES上推出「軟件定義汽車」理念下的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
其中,寶馬將正選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涵蓋了視平線全景顯示、3D擡頭顯示、超感智控方向盤和向心中控四項新技術。
此外,smart宣布,其旗下精靈#5車型將亮相CES 2025,重點聚焦智能駕駛系統以及座艙技術的最新研發成果。據悉,這款車於2024年在全球正選,搭載字節跳動的「豆包 AI大模型」,還有AMD高算力芯片及智能座艙。
大陸集團將展示一系列面向未來出行的軟件解決方案,如座艙感知、中央動態控制、雷達視覺泊車以及基於智能器材的車輛進入系統,這些解決方案正進一步推動軟件定義汽車功能的發展。
值得期待的是,繼12月5日釋出Amazon Nova基礎大模型後,亞馬遜將在CES現場展出套用了該模型的「下一代智能整車」(本田汽車)。
中國企業方面,小鵬汽車旗下的小鵬匯天將攜最新產品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亮相CES,這也是「陸地航母」繼中國航展後首次在海外展出。極氪則計劃攜001 FR、009和MIX三款電動汽車亮相CES,並展示其全棧自研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