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石一瑛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進入9月下半月,網球、乒乓球、LPGA等賽事都將進入中國賽季。這其中,因中國隊斬獲一金一銀而進一步「破圈」的網球專案相關賽事,備受期待。
2024年9月23日,中國網球公開賽將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開打,這項男女綜合性網球賽事將到10月6日落幕。中網將開啟網球的中國賽季,女子賽事將從9月23日開始一直到10月6日結束,女單冠軍獎金高達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64萬元),而中網男子賽事則將從9月24日開打,10月2日決出冠軍。
今年中網的頭號明星,是夏天在巴黎奧運會上奪得網球女單金牌的鄭欽文。對於出生於2002年10月8日的鄭欽文來說,2024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年初澳網歷史性地打進決賽,年中巴黎問鼎奧運冠軍,商業價值正創造中國女子運動員的全新巔峰。而主場作戰的中網,也相當被鄭欽文看中,結束美網征程之後,她就回到了國內開始調整備戰。如果能夠在10月6日晚的鉆石球場最終問鼎,是鄭欽文希望給21歲的完美收官和22歲生日的最佳禮物。
而對於全球頂級的男子網路球選手們而言,中網過後,立刻就是全球九大ATP1000級別賽事中唯一一站亞洲賽事:將從9月30日至10月13日在旗忠網球中心進行的ATP1000上海大師賽。去年的上海勞力士大師賽中,單打冠軍獎金為1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0.76萬元),亞軍獎金為58.5萬美元,首輪出局選手獎金為23250美元。
和中網幾乎完全撞檔的,是9月26日至10月6日同在北京進行的WTT北京大滿貫賽事。在首鋼園進行的該項賽事,是北京63年後再次舉辦的世界頂級乒乓球賽事,由馬龍、孫穎莎、王曼昱和王楚欽四位國乒奧運冠軍領銜出戰,在東京奧運會上拿到混雙金牌的日本選手伊藤美誠,在巴黎奧運會登上過領獎台的瑞典選手莫立高德、法國選手菲利克斯·勒布倫等,都將出戰。作為今年第三年WTT大滿貫賽事,這站比賽設男女單打、男女雙打和混合雙打五個專案,冠軍積分2000分和整體賽事積分設定,和奧運會、世錦賽完全相同。
和ATP1000同一個周末、同在上海旗忠村進行的,是2024別克LPGA賽事,作為全球頂級的女子高爾夫巡回賽,10月10日至10月13日進行的該項賽事中,「奧運軍團」同樣矚目,19位參賽女將參加了夏天進行的巴黎奧運會高爾夫賽事,奪得銅牌的林希妤追平了中國高爾夫奧運歷史最佳戰績,領銜出戰。而11位大滿貫冠軍中還包括中國的「00後」女將殷若寧。
面對競爭激烈的國慶檔,打響第一槍的中網,在票務和商業化上做了諸多布局。不過,和任何一項全球頂級賽事一樣,最重要的工作是吸引更多全球頂級網球選手參加。
今年中網,單打名單由男女世界第一的辛納和斯瓦泰克領銜。而在奧運會上為中國軍團貢獻一金一銀的鄭欽文、張之臻和王欣瑜,也將領銜中國網球軍團出戰。
男單方面,世界排名第一的辛納拿下了澳網和美網兩項硬地大滿貫男單冠軍,而問鼎法網和溫網兩項大滿貫的阿爾卡拉斯、世排前五的茲維列夫和梅德韋傑夫都將前來參賽。
女單方面,作為全球四站之一的WTA1000強制賽,世界排名前76位的女單好手將齊聚中網,其中包括斯瓦泰克、薩巴倫卡、高芙、萊巴金娜、克列治茨科娃、奧斯塔彭科、艾莎蘭卡、肯寧、史提芬絲、禾絲妮雅琪和拉杜卡努11位大滿貫女單冠軍。
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網球公開賽賽事總監 張軍 慧告訴界面新聞:「我們堅持做了20年這項賽事,這20年裏有機會但一直都有挑戰,而且市場競爭一直是激烈的。我們面對的競爭,不僅僅面對的是同業競爭,甚至更多面臨的是異業競爭。」
他以國慶假日期間的競爭為例,稱中網的競爭不光是和上海、武漢等其他網球賽事競爭,也是和影院、公園等休閑娛樂業態競爭:「任何一項運動或者一種好的體育消費方式,其實更多是最大限度去搶占目標消費者的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種和其他專案、其他消費行為的競爭模式,8月中國網球在奧運會上一金一銀的亮眼成績,讓所有的中國網球從業者都仿佛被打了一針強心劑。8月開始,尤以北上兩座超一線城市,網球課、網球場都一場難求。上海的一家連鎖網球機構HGA網球俱樂部,所有的場地至少提前兩周預約。
天貓國際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巴黎奧運會期間冠軍同款產品銷售火爆。其中,鄭欽文同款Wilson PRO STAFF V14網球拍,官方定價為1419元,在天貓國際搜尋量暴漲400倍,成交量增長405%,成為天貓網球類目下成交量最高的商品。據介紹,在鄭欽文奪冠後後的48小時內,Wilson品牌線上門店收到超4萬人的問詢。
面對又一次奧運網球東風, 張軍 慧說:「其實中國的網球運動,我們是趕上了好時候。」
回顧中國網球歷史,中國在亞太地區一直有著較好成績: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是中國網球開始發展的節點,中國網球由此在國際網壇開始有了一席之地;中國網球的第一塊奧運金牌是2004年——那時候大家開始關註網球,中網也是在2004年誕生;中國網球得到較大的發展是2008年北京奧運之後,中國女子4朵金花的單飛和李娜的法網奪冠,形成開創性和引領性的作用,讓更多孩子、家庭關註、參與網球運動。
「這些年其實網球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中網也是在這20年中一直在隨著市場發展積極前行,有很多事也是嘗試著去引領、開拓我們這個地區市場的發展。」他說。
2000年前後,和網球一樣,士碌架、F1和高爾夫等一大批國際主流運動進入中國市場。而這其中,網球伴隨著中國軍團的成績提升,影響力和關註度最高。固定在中國進行的中網和ATP1000兩項頂級賽事,均有20年左右的歷史,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為國內各項體育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創新和借鑒。
以ATP1000為例,由久事體育主辦的這項賽事,和網球天王羅傑·費德勒深度繫結。從商業運作上,上海久事體育賽事營運管理有限公司國際區域副總兼執行總監、賽事總監呂華勇(Michael A·Luevano),也承擔一部份費德勒的經紀事務,主要是幫助其檢視一些中國品牌、專案的合作機會。而費德勒也借由這項賽事,和上海這座城市,建立起緊密合作。即使是在費德勒退役之後,每年10月的ATP1000賽事期間,這位瑞士人也都會來到上海參加賽事相關的推廣活動和自己的商業活動。
而中網在賽事營運上的思路則略有不同,今年是中網的20周年,這20年來,從早年的納達爾、祖高域、梅利等人,到現在的辛納和阿爾卡拉斯,中網從沒有深度繫結某一位球星,而是盡可能多地吸引這些大咖前來參賽。
「要說中網未來的規劃,其實這是一個戰略性決策,中網也在做未來的戰略規劃,現在看來奧運奪金、文化體育市場的海容,已經有點倒逼的態勢了,」 張軍 慧解釋道,「我們的規劃可能已經是如何能趕上市場發展的狀態。當然這對我們是好事,但也是一個有高度、有難度的題目。」
他進一步解釋稱,賽事是一項運動最綜合的體現,整個這個體育專案產業鏈條裏的最頂端,「最好的球員、最熱情的球迷、最綜合的營運、最優質的城市公共建設和保障,才能成就一項好的賽事」。他稱,現在在網球專案中,這個頂端賽事已基本成型,未來中網將在這個賽道裏的其他領域尋求合作,做一些布局,最終要有一個比較嚴謹縝密的商業方案。」
從商業版圖上不難看出,國慶檔的這些賽事,經過數年的商業開發,都已有相對穩定的合作夥伴。中網的首席贊助商是北京奔馳,鉆石級別贊助商有中信銀行和中國人民保險,白金贊助商則包括阿聯酋航空、昆侖山、特侖蘇等八家。ATP1000上海大師賽,則獲得了勞力士的冠名贊助,每年的贊助商矩陣中一般也包含一家運動品牌和一家餐飲品類合作。
今年將首次舉辦的WTT北京大滿貫,簽約2024年至2028年五年賽事。乒乓球賽事中固定的大票中國贊助商也都將深度參與其中,包括李寧品牌、水井坊等品牌。此前,在不同地方進行的乒乓球賽事,更換最頻繁的贊助商類目是銀行——9月8日,借由北京大滿貫賽事落地,中國農業銀行成為2024年WTT中國區戰略合作夥伴。從9月9日開打的澳門冠軍賽開始,該銀行品牌將持續合作此後的北京大滿貫、法蘭克福冠軍賽和福岡總決賽。
事實上,任何一項賽事的營運,都離不開長年的投入和摸索,而像奧運東風這種短時高熱度,如同「大紅靠命」,對於各專案、各賽事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抓住熱度,並進一步保持熱度。
從20年前網球作為一個「舶來品」進入中國市場,在這20年中人群的體育消費習慣一直在變化。中網等這些賽事,努力地去貼合網球愛好者和泛體育人群的消費意願、消費習慣和方式,尋求最適合自身的當前變化。
張軍 慧告訴界面新聞:「中網其實每年都不一樣,每年好像是同樣的賽事,但又全是新鮮事,這其實很有挑戰。」他稱,現階段將做好眼前事,同時去思考下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