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超級英雄題材為代表的美國大片在中國屢屢受挫。與此同時,其在本土的境遇也呈現出了一種尷尬狀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主流商業電影正在經歷一場危機,它是否也在尋找和嘗試著某些新的可能?關於這些疑問,【中國新聞周刊】專訪了著名電影與文化學者戴錦華。
圖/視覺中國
「好萊塢趣味
和美國社會價值出現了分離」
中國新聞周刊:依照你的觀察,就美國的主流電影——大眾市場層面的電影——而言,近幾年呈 現出了什麽新的變化和面貌沒有?
戴錦華: 我一直認為好萊塢其實有兩種主流電影,以奇觀取勝的大制作是一種,還有一種就是情節劇或者社會劇。總體說來,好萊塢的人才和資金凈流出大概持續三十年了,在這種情況下,情節劇社會劇越來越難爭取到資金,超英片、漫改片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影響到了整個好萊塢的影片分布。
另外一邊,此前的好萊塢至少一直與美國社會的公眾狀態保持著一種非常親密的關系,而現在它似乎是拿捏不住了。包括一批新的超英片開始使用新移民導演,開始試圖推出更多的超級英雄,但是這些影片不論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都很失敗。
我覺得這還是跟分眾時代有關系。分眾社會的特點不光是各取所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征在於圈層化和資訊繭房,每一個分眾群體高度共識,但是彼此之間沒有任何溝通的可能。
中國新聞周刊:你提到了超英片在近幾年的失敗,過去十幾年這是好萊塢最重要的一個商業模式。所以是否意味著,好萊塢接下來可能會拋棄這種模式了?
戴錦華: 「漫威宇宙」其實消耗的是1950年代以來累積下來的文化素材和幾代觀眾,這些已經消耗殆盡,也已經造成了一種審美疲勞了,所以它肯定不可能再持續地作為一個模式延續下去。好萊塢要能夠重生,大概就是要經歷一個大規模的洗牌和重組過程,它不會是既有的格局和狀態的一個順滑的連續。
中國新聞周刊:種種變化之下,美國主流觀眾這些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其對美國電影產生著怎樣的作用力?比如在中國,20~25歲的主力觀眾群,由於審美趣味、思維形態等方面的代際變化,投射到電影消費上就會出現諸如情緒型影片票房高漲、性別視角遍布觀影評價。
戴錦華: 我很難作這種判斷。中國快速崛起的這樣一個狀態,造成了中國電影觀眾特別年輕。而在美國,電影長期以來是人們的一個日常生活,它的觀眾成分非常復雜。至少我在美國看電影的時候,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在,跟我們清一色的都是年輕觀眾非常不一樣,而且美國大部份是家庭一起去觀影。所以,我們很難像(觀察)中國電影市場那樣去反觀中國電影觀眾。
另一方面,今天到底什麽是美國的主流人群其實也很難定義了。此前非常清楚的就是美國白人,而現在它的移民比例之高,新移民的狀態也非常復雜,他們都可能成為美國電影觀眾的組成部份。
我的觀察是,美國青年觀眾的影院觀影所表現出來的一個明顯變化,是影評的失效。影評原本是美國電影工業非常有機的一環,和票房的關系相當密切和正面,高票房的影片通常也會有比較好的評論口碑。而大概近二十年來,青年觀眾在電影市場上的主導作用,造成了他們跟影評開始完全分道揚鑣,打到3分4分的那些電影可能是票房大滿貫。如果就這種狀態來看的話,它也同樣地表現出好萊塢趣味和美國社會價值出現了分離。
「串流媒體平台走出的這一步,
我叫它‘梅菲斯特之約’」
中國新聞周刊:我們知道,這幾年美國影視的一個重大變革就是串流媒體平台的崛起,不僅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格局,也改變了電影的制作、放映和觀看。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影響,你認為串流媒體對美國電影還有哪些已經和即將產生的作用?
戴錦華: 一方面可以說沖擊沒有那麽直接和劇烈。因為大概在1990年代的時候,美國影院票房已經成為影片利潤一個比例很低的組成部份了,錄像帶、 DVD發展成為非常重要的發行渠道,電影周邊也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在這種意義上,經由現在串流媒體平台的購買,對於美國公眾來說,並沒有構成一個很新的電影體驗。
而對我來說,像Netflix這樣的串流媒體平台,投資非常豐厚,但唯一前提就是不可以進影院,這種做法是非常恐怖的。經常有人說,我們絕大多數時候已經不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了。但一個特別簡單的事實是,影院在則電影存。因為大銀幕放映決定了電影必須有自覺的公共性,而且必須要考慮集體觀影時的整個影像構成、聲音設定。有為影院而拍的電影,我們才有不在影院看的電影。串流媒體平台走出的這一步,我叫它「梅菲斯特之約」(註:【浮士德】中,浮士德為尋找生命的意義將靈魂抵押給魔鬼梅菲斯特),它投資電影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消滅電影。
中國新聞周刊:除了串流媒體,A24這樣的獨立制片公司在美國電影當中的角色也越來越突出。在這方面,你的看法又是怎樣的?
戴錦華: 以它現在的生產規模,A24已經變成了一個新興的電影公司了。它是一個讓我感到某種樂觀的現象,因為一百年來,每一次技術沖擊都同時造成電影的產業洗牌和產業重組,我希望這種新公司的崛起是重組過程的顯現。
A24的靈活性——它投資大片,也投資小成本藝術電影,投資美國電影,也投資歐洲電影,以及它推出的影片本身表現出來的數碼電影的某些新的美學和形態特征,讓我覺得也許這一次(電影)也仍然能夠透過產業洗牌和產業重組來重生,而不是死亡。
中國新聞周刊:3月份的【紐約時報】有一篇評論,細數了好萊塢當前的糟糕狀況,同時也保留了一絲樂觀——「至少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電影行業就一直以對其生存的威脅來定義自己,而且它總能找到反彈的方法」。你覺得這種反彈的時刻會再次來臨嗎?
戴錦華: 這一次的沖擊和以前不大一樣,因為這一次最大的變化是菲林死亡。以前,菲林是電影的基礎媒介,菲林的光學物理性決定了所有的電影語言、電影美學。數碼化之後,數碼電影在什麽意義上延續菲林電影是很大的問題。現在它還是在模仿菲林電影,而且仍然是以為影院拍攝和放映作為前提,但這不是必然要持續下去的。有一天它長得足夠大了,就不必模仿菲林電影,或者工業電影市場不再對它有意義,那就film is dead。
所以我很難認同那種樂觀,以為在消化了新技術之後,電影工業會出現一個拐點。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可能設想的新技術,我認為剛好是對好萊塢這種大工業更殘酷的沖擊。對奇觀幻境的營造,人的制造能力很難和人工智能相匹敵,而且感官娛樂、視聽震撼這種東西不必是電影,它可以是任何東西,可以有任何形態。相反,所謂個人化藝術原創在可見的未來之內還很難被輕易取代,至於到最後我們的生活、生命(是否)被人工智能規範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發於2024.4.15總第1136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戴錦華:感官娛樂、視聽震撼可以是任何形態
記者:徐鵬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