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爸爸開家長會?東亞家庭的最大難題

2024-09-04心靈

趕在新學期開學以前,杭州市采荷中學召開了一次「好爸爸家長會」。這是一場針對初一新生父親們的家長會——「只準爸爸參加,不得請假」。

在這次家長會上,父親們也是「學生」。家長會上,老師用自身的經驗分享、分析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而來自不同家庭的爸爸必須要在場,聽完這一課。

「好爸爸家長會」迅速引起熱議。有大力贊賞的,也有人認為「不必要」——爸爸真能開好家長會嗎?可能也就是在開會時劃劃手機。

這不是杭州中小學第一次向家長強調「父職」。去年,杭州某小學邀請一、二年級學生的爸爸參加家長會,到會的爸爸都需要填寫「知子問卷」,接受對孩子了解程度的考查。

在這十來年,「喪偶式育兒」經常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而家長教育方式對兒童成長的心理影響亦成為了教育宣講中的重要闡述。「新父職」似乎超越了討論與研究,成了需要實踐的現實。

(圖/【小夫妻】)

「好爸爸家長會」發生於這樣的背景:這一勞動時代,父母親都承擔著各自的工作與謀生壓力,然而家庭教育中,母親卻經常需比父親履行更多的職責——第四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顯示,中國家庭中父母雙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共同承擔教育活動的僅11.7%。

可隱形的家務及教育不應只由母親承擔,也並非如刻板印象那樣,「媽媽更擅長教育」。教育是一種可以習得的能力。

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數據普遍表明,與其父輩相比,年青一代的父親們深入參與育兒的比例大幅上升。例如,一項對世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荷蘭、英國、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5國父親每周花在育兒上的小時數在逐年增加,其中最多的為加拿大,達到12小時。

另一層現實是,教育已經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家務勞動」,這項勞動不僅限於照料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大量的家庭教育職責:日常陪伴、心理教育、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功課學習、社交能力、未來規劃……在國內,「好爸爸」是精細教育的必需品。

(圖/【玫瑰的故事】)

我們與不同年代的爸爸、兒女聊了聊,面對「好爸爸家長會」,他們是怎麽想的。他們之中,有正在學習父職和自我實踐的爸爸,也有擁有「消失型爸爸」「閃現型爸爸」和「陪伴式爸爸」的兒女。以下是爸爸和兒女們的自述。

第一次去開家長會,女兒給我畫了張地圖

張術,佛山,影視工作室老板

大女兒五年級,小女兒一年級

今年5月29日,我第一次參加女兒的家長會。大女兒的小學就在我家樓下。我曾參加過女兒的班級勞動,例如幫忙拆洗教室窗簾。

大女兒升讀小學,剛好趕上我創業最忙碌的時候。家長會通常在晚上舉行,那會我經常要帶著團隊加班。因此,直到女兒四年級前,都是老婆去開家長會。5月底,我剛好有空,老婆就要求我去參加家長會,說是讓我去看看女兒班主任長啥樣,也順便認識其他家長。

聽到我去開家長會,大女兒費心地畫了兩張地圖:一張是從學校大門到教室的路線圖,另一張是女兒教室座位的示意圖,上面把兩位同桌的名字標了出來。出發前,她一再叮囑我:「別走錯教室,別遲到!」

(圖/受訪者提供)

以前我犯過迷糊。我曾經連續兩次跟親戚介紹大女兒在上一年級。事實上,她當時已上二年級了。女兒當即向我「抗議」,怪我記不住她的年級。

那次家長會開了兩個小時。頭一個小時看了一個講座影片,主題是如何成為更好的家長,後一個小時是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師上台介紹。

我感覺像一個老師見面會,直觀了解到不同老師的風格。大女兒的班主任比較強勢,全程繃著臉,有點像「母老虎」。回去跟大女兒聊天,她說班主任其實也有面露寬容的時候。

去開家長會的家長裏,媽媽是主力軍,有幾個爸爸,也有爺爺、奶奶和保姆阿姨。有家長遲到,也有人聽到一半就提前離開。整體感覺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這也跟社會節奏比較快有關系。

(圖/【少年派】)

我的太太以前是老師。大女兒出生後,太太當起全職家庭主婦,孩子作業輔導、手工制作和日常照顧都由她做主。我主要在周末陪孩子,例如帶她們去公園玩、培訓班接送等。剛過去的暑假裏,我們每天先把大女兒送去培訓班,然後帶小女兒到公司,讓她在辦公室裏畫畫、玩耍。

9月開始,小女兒上小學一年級。8月31日早上,我和太太一起送小女兒上學。接下來一年,太太會用更多精力來照顧小女兒,全程陪她做作業,而我將承擔更多大女兒的照顧任務。

我和太太屬於嚴母慈父的分工。我偶爾會帶女兒「幹壞事」,教她打破常規,當然前提是無傷大雅、不涉及原則。有一天太太不讓女兒看電視,我偷偷給女兒看了20分鐘電視。我覺得在瑣事上不用管得太嚴格,可以放松一點。

我的情緒相對穩定。女兒從媽媽那裏受了委屈,感到情緒崩潰,會跑來找我。我會心平氣和跟她講道理,女兒的情緒也會漸漸平復。日常跟女兒的溝通裏,我也會偏向價值觀大方向的引導,而非行為細節的管教。

(圖/【玫瑰的故事】)

我現在跟孩子相處的方式,很多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我在農村長大,農村小學幾乎沒有家長會。媽媽全職照顧我們,爸爸在外地打工,一兩個月才回家一趟。要是在村裏受了委屈,幾乎都是媽媽為我出頭的。

雖然跟爸爸見面時間不多,但他對我的性格影響很大。高考最後一科,我考砸了,很擔心要復讀。從考場出來半路見到爸爸,我哭了出來。爸爸連忙說「沒事沒事」。父親給了我安全感,也安慰到我的情緒。現在的我也想成為女兒的安全感來源和依靠。

對於杭州「好爸爸家長會」這件事,我完全同意父親也要更多參與孩子的教育。要是沒有長時間的高質素陪伴,就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的連線。我認為孩子跟自己不親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圖/【歡樂家長群】)

很多人把帶孩子看作負擔或者單方面的付出,但我覺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也是很快樂的。雖然說父母養孩子,但孩子能給到父母的遠遠超過父母給孩子的。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相當於重新溫習了一遍自己的成長,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父母的苦心。

父親的教育和陪伴,只是捎帶手的

聰聰,31歲,媒體行業工作者

父親,58歲,公務員

看了一眼「好爸爸家長會」的協定內容,我覺得我父親只做到了一條——「放手的父親」。

家長會是開過的,但又好像沒開。還記得讀中學時,周末學校開家長會,我幫忙布置完場地、打掃完衛生之後,跟同學在教學樓裏閑逛。沒走兩步,就從樓上看到爸爸在我班級所在的樓層裏溜達。後來我問他:「你怎麽中途跑出來了!」他笑嘻嘻地說:「哎呀,沒啥意思。」

但明明,他在單位裏就沒少開會。

很難給我爸下一個定論,說他在做父親這件事上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但在所有中國父親中成為一個中位數,這倒是沒什麽懸念。

我家是嚴母慈父的配置。讀書時最大的煩惱莫過於家長簽字,現在想來不過是一個知會的流程,但總會被拿來跟面子掛鉤。當數碼不太好看時,媽媽總會首先發難,而我只有兩條路:要麽痛哭流涕表達改進的決心——即便如此也不會被買賬;要麽等爸爸回家,求他解救我。而他也總不負我所望,笑著責備我幾句,便搖搖頭簽了名。

(圖/【大考】)

在陪伴這塊,他也不能算完全失格。有段時間他在隔壁區上班,只有周末回家住,當時我三年級,寒假時,他便帶著我住員工宿舍,也算給我媽減負了。直到今天,我年過三十了,回老家的時候爸爸還是會開車來車站接我,在家也不使喚我做家務。我有時候甚至會懷疑他是個「精神東北人」。

我從小對智能產品沒有什麽特別的欲望,但爸爸偶爾會在進家門後掏出一個嶄新的盒子,塞到我手裏。比如我小學時英語不好,他便給我帶了一台好記星,即便我最後記住的還是「高頻癲語」——也就是那些文明的罵人話。又比如我高一時,他突然送了我一台諾基亞智能電話,而我當時不太領情,反而更想拿來交換我媽的按鍵機。

他有興趣愛好,願意帶著我玩,譬如打乒乓球,逛花鳥市場,開啟家庭影院教我聽環繞立體聲。現在他換手機的頻率,比我還高。我至今仍佩服他在電視機前練字的專註力。可惜不管是技能還是玩商,我都沒學到多少。

(圖/【玫瑰的故事】)

為什麽寫的基本都是小時候的事情?因為我長大離家上大學後,爸爸好像就沒有了愛好,我也不再是他的玩伴。傳統觀念重新占據了他的頭腦。我回家時他會來接我,但第二天也會拉著我去親戚家,發動集體力量給我做催婚的思想工作。

從這個意義上說,父親其實根本不懂教育。從前他只是在做自己的時候,捎帶上我而已。

前陣子我去結了婚的朋友家裏玩,看他倆先後接起了影片電話,跟那頭的爸爸媽媽閑扯家常,當下竟生出一絲羨慕的心情——我已經很久沒給他打過電話了,而不打的原因,是我發現只有我在主動打電話。家裏沒事的時候,我一年都接不到一個關心我的電話,即便是我不回家的春節。

(圖/【大考】)

爸爸或許也想過改變。不知道說什麽,就在我的每條朋友圈底下點贊。但找個話題,有那麽難嗎?要知道,弟弟是能接到爸爸的電話的,即便他倆聊不了幾句。我有時候會想,太能幹是我的錯嗎?不用操心,就代表不用被關心嗎?

現在想到回家、想到他,我還是會感到難過與抵觸。如果他無法成為一個「善解人意的父親」,我希望他對我的「放手」,可以更徹底一點。

從小到大,都是爸爸去開家長會

OWL,24歲,廣州長大

爸爸56歲,創業者

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到高中,基本都是我爸爸去參加家長會。

我的媽媽是老師,與我一些任課老師本來就相識,我非常抗拒讓我的同學知道她的身份,畢竟以我的經驗,作為教師的孩子,任何自己努力獲得的成果都更容易被誤解為「走後門」。而更多時候,她也因為忙於本職工作,沒有時間參加。因此開家長會的任務一般都落在我爸身上。

我9個月大的時候,媽媽就到外地學習了一整年,長大以後,平時也對我比較放養。一直以來,爸爸對我的學習、生活就更加上心,接送上下學、帶我看病、輔導作業,都一直是我爸負責。直到現在,我都能記得他多少次因為我做不出數學作業而氣得拍桌,也記得霧蒙蒙的上學路上,他提議我們一起給此情此景寫一首詩。

(圖/【歡樂家長群】)

不過總的來說,我的父母都很少管我的學習。他們給予我充分的信任,對我的要求一是開心,二是身心健康,三是對自己的成績負責。平時我的努力與否父母都看在眼裏,他們會及時地提醒我、激勵我,並不需要一場家長會來專門「解決問題」。

所以就算我爸去參加家長會,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我的座位上待幾個小時,讀一下我的作文,看看我的書桌裏藏了什麽「秘密」,然後領回我的成績單,對我說聲「繼續加油」。

我在廣州長大,從小學到高中自願做過好幾次家長會接待員。在我的經驗裏,我所見的來開家長會的父、母比例大概是4比6,算不上懸殊。而我到小夥伴家玩的時候,幾乎都是他們的爸爸做飯、接待我們、帶我們到處玩。日常生活中,也是他們的父親負責為他們輔導、規劃學習。

現在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吐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而作為一個主要被爸爸帶大的孩子,我還挺喜歡這種「粗心」的養育方式。正是在一次次因此摔倒、受挫的過程中,一聲聲「沒事的」「自己想辦法」裏,我才能養成被身邊所有朋友都認可的情緒穩定、冷靜解決問題的能力。

(圖/【帶著爸爸去留學】)

據我的觀察,身邊父親參與教育更多的朋友們,也大多擁有類似的特質。但我想這並非只是父親帶娃的「成果」,而是當一個家庭沒有「喪偶式育兒」的畸形氛圍後,一家人的生活狀態會變得更加舒適,能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安全感,自然就更少會焦慮了。

當學校需要點名要求父親們參與學生的教育,可見社會原本對父、母職理解的偏差比較嚴重了。能讓母親能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的「媽媽崗」推出時,社會上一眾好評,而僅是讓父親們去參加個家長會,就有大批的反對意見,何其荒謬。

女兒的早教課室裏,我是唯一一個男家長

阿智,廣州,攝影師

女兒4歲,幼稚園中班

今天早上(8月31日),帶女兒去遊泳後,我和太太一起參加女兒的幼稚園開學家長會。女兒念的中班有20多個小朋友,來參加家長會的家長中,大概有40%是爸爸。我們彼此認識,見面會打招呼。

幼稚園階段裏主要是陪伴和玩耍,爸爸們的參與度挺高的。幼稚園舉辦運動會或者潑水節都能見到不少爸爸,而講繪本等相對靜態的活動,則媽媽參加比較多。

(圖/【玫瑰的故事】)

無論是幼稚園活動,還是家長會,爸爸的出現其實是給孩子一個訊號,告訴他們爸爸也很願意去關心他們,只是現實中,家長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要忙。

我太太內心很樂意參加幼稚園活動,但這些活動多安排在工作日,本身就經常加班的她實在不好請假。我是攝影師,兼做空間營運,工作安排比太太更靈活,也自然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女兒不到1歲時,我負責帶她上早教課,一周兩到三節。我曾發朋友圈記錄孩子上早教,有朋友指出,整個教室裏的成年人中只有我一個男的。我才意識到那裏的家長絕大部份是孩子的媽媽或者外婆、奶奶。

我這樣太超過大家對爸爸角色的期待了嗎?後來那回,我猶豫過是否還要在朋友圈發女兒早教課的照片。但現在回想,我為著自己能成為「不一樣的爸爸」而高興。

(圖/【玫瑰的故事】)

我小時候,爸爸較少陪伴在身旁。如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想多陪陪女兒。攝影工作經常要出差,在我不用出差的日子,我盡量抽時間帶女兒。女兒幼稚園的家長會沒有要求父母都到場,但想到明天又要出差,我就跟太太一同出席,順便也和太太做伴。

我跟太太商量過女兒上小學以後的家庭分工。我們的設想是,我倆其中一個選擇更空閑的工作。例如,我接一些拍攝工作專案時,要更註意強度和節奏。以後也可能會借助興趣班、培訓機構的安排,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目前還是見一步、算一步的狀態。

來開家長會的,還是媽媽多

小魚,珠三角公立初中語文老師

從教七年,如今是班主任

從教七年,接觸過500余名學生,也開過十數次家長會,細想與會家長,媽媽到場的比例遠高於爸爸,極少數是爸爸、媽媽同時到場的。

作為老師,開家長會的初衷是建立一個老師和家長面對面溝通的機會,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更多起到的是單向傳達的作用。家長會往往以老師陳述學校要求、介紹班級情況等為主要內容。會後,部份家長會與班主任聊一聊自己的困惑,或者孩子近期在學校的表現。這樣的家長絕大多數為女性家長,媽媽會更多地表現出想要了解孩子學習、生活情況的意願,並且希望老師給予相應的建議,而與會的爸爸則多在完會後匆匆離場。

(圖/【少年派】)

作為老師,家長在與會過程中的表現,是了解他們家庭教育情況的重要一環。有的爸爸在家長會期間接打電話、刷短影片、提前離場,而有的爸爸則認真翻看孩子的練習冊、回復孩子的寄語等等。

在家長會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合,爸爸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就是親子關系的一面鏡子。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家長會上的一個常見環節。絕大多數家長和孩子都能友好溝通,制定合理的目標,但也有少數意外情況。曾見過幾個孩子在這一環節哭得傷心,理由卻不相同。A同學認為爸爸不能理解她的壓力,制定的目標過高,她無法實作。B同學認為媽媽制定的目標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擔心達不到會被同學嘲笑。

可以發現,同樣都有學業壓力,卻來自不同的方面。我接觸過很多內心敏感、焦慮情緒偏重的孩子,他們的爸爸往往對孩子有很高的學業要求,但從不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進步則有獎勵,退步必定懲罰。這種只重結果、忽視過程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畏懼考試,畏懼「父親」。

(圖/【帶著爸爸去留學】)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普及,越來越多的爸爸參與到中小學家庭教育中來,爸爸們也逐漸意識到自己曾經接受的那套教育理念不能再用於自己的孩子身上,爸爸們也在努力做一名「好爸爸」。

第一位小俊爸爸,來自書香世家,自己曾留學英國,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也樂於汲取老師和他人的建議。小俊入學時成績位列中遊,性格內向,不善言辭。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小俊在學習方面勤懇踏實,雖然寡言少語,但成績在慢慢爬升。一個學年下來,小俊的成績從年級中遊來到年級前列,進步顯著。我也觀察到,參加家長會的一直是小俊爸爸,從未見過小俊的媽媽,甚至家長群也只有爸爸加入。

我不免好奇,詢問才知,爸爸和媽媽分工明確:小俊擅長讀書,就由功課比較好的爸爸輔導學習;小俊弟弟熱愛網球運動,就由媽媽負責照顧日常,陪伴弟弟外出訓練比賽。家俊的每一個補習班,爸爸都全程參與,坐在課室後面同聽同學,課後和小俊探討課堂內容,一起完成作業。「爸爸的力量」可見一斑。

(圖/【少年派】)

第二位是小穎爸爸,工作時間自由,教育理念民主包容。小穎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幾乎不需要家長過多費心。開學初,我發現小穎沒有登記家裏的聯系電話,問孩子,孩子說不需要。我又問小穎爸爸,原來小穎一早就講過「如遇急事,打電話找家長可能來不及,不如找老師;如果不是急事,也就沒必要打給家長」。

我驚訝於小穎清晰的邏輯和強大的獨立能力,更佩服小穎爸爸敢於放手的魄力。小穎爸爸曾脫口而出孩子們給老師起的外號,我才得知,小穎很願意把學校發生的事情講給爸爸聽。講趣事,爸爸能共情她的快樂;講困惑,爸爸也能提供適時的幫助。有這樣一位「亦父亦兄亦友」的家長,何其有幸。

孩子們常寫「父愛如山」,文學作品中也多見「嚴父」。不管在孩子心裏,還是在大多數國人心裏,父愛是沈默的,是沈重的,是不易覺察的。當一個孩子長大後回想起他與父親的關系,那就是他人生中社會關系的底色。何以為父?智慧的、陽光的、有力量的,總不是「不在場的」。

記者:曉洋、牧羊、晏非、Felicia

編輯:Felicia

題圖:【小歡喜】

校對:遇見

營運:嘻嘻

排版:黃璐

[1]據【「新父職」研究:概念厘清、理論脈絡與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