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全球6G技術大會:建立通感一體化效能指標 化解理論層面關鍵挑戰

2024-04-17心靈

2024年4月16日至18日,由國家 6G 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群組和總體專家組指導,由未來 行動通訊 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4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本次大會以"創新預見6G未來"為主題,全球6G領域思想領袖和技術先鋒共聚金陵,圍繞6G願景共識,一同探討6G技術和業務的未來藍圖,旨在6G標準啟動前推動凝練全球共識。

在16號上午舉行的「分論壇A:無線通感 融合 」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表示,行動通訊從 4G 移動互聯到 5G 萬物互聯,再到6G萬物智聯,將推動構建普惠智能的人類社會,滿足智能交通、通感互聯、全像互動、 元宇宙 、精準醫療、智慧工業等6G新場景的需求,通訊感知融合將成為新一代移動資訊 網絡 的發展態勢。

尹浩指出,國際電聯 ITU 已將通訊與感知融合列為面向6G的主要場景之一,這充分說明通感融合在未來通訊領域的重要性和地位,要求其在具備通訊能力的同時,提供全域高精度感知能力。「智能交通場景,比如地面的無人車,空中的無人機,不僅需要強大的通訊服務,還需要有完善的監控服務系統,這就需要建立一張全域全天候的感知系統。單獨建立的 雷達 等感知系統會面臨成本高,部署難等問題,借助移動資訊網絡的優勢,讓規模部署的 基站 ,同時具備感知功能,可以實作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 監測 跟蹤等功能。」

尹浩表示,無線通感融合需依據場景的需求,持續提高感知的準確性,精度和效率,甚至解決隨之而來的邊緣與端側的算力挑戰,才能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

在無線通感融合理論方面, 無線通訊 感知理論的分析,早期被獨立研究,面向通感融合的6G網絡,缺乏兩者相互平衡的資訊理論的支撐,現有的研究將通訊的消息理論、與感知的監測估計理論進行結合,透過將多級指標等效為通訊資訊的速率,或將通訊指標等效為估計誤差等方式,建立通感一體化效能指標,但是如何以合適的指標,表征兩者融合的效果,如何平衡通訊容量,感知精度之間的關系,是融信通感融合在理論方法層面的關鍵挑戰。

此外,通道建模理論也是通感融合理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份,通訊通道與建模理論已經發展了數十年,但感知通道仍缺乏廣泛的測量數據與建模理論的支撐,尤其是在中低頻非實際環境中,如何建模合理的回波通道,如何感知出不規則的形態目標,通感算融合空口設計等都需要深入研究與探索。

在無線通感融合的標準研究方面,工業界正凝聚共識,不斷探索和完善無線通感融合的相關標準。在 3GPP Release19中,已經啟動了針對了通訊感知融合的研究專案與工作專案,這些都標誌著無線通感融合技術已經從概念走向了實踐,正逐步成為推動6G技術發展的關鍵力量。 C114通訊網 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