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仁濟180|智慧醫院蝶變升級,技術讓醫療更溫暖

2024-11-19心靈

互聯網時代經過叠代,如今已經深入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就醫這樣一個關系到每個人的特殊服務,互聯網能做什麽?仁濟醫院透過突破創新不斷尋找答案。

記者 | 金 姬

浦東世博家園養老院的錢老伯,最近因為生病需要做血液檢查,相關檢查專案必須在三甲醫院完成。與以往需要為此跑趟醫院不同,錢老伯只要在養老院床邊擼起袖子,就可以靜待結果了。貼上條碼標簽的血液樣本被送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檢驗室,所有的資訊在互聯網上「奔跑」。

享受到就醫便利的還有陳先生。距離陳先生家2公裏外的浦東新區海陽路上,有一家銀行,那裏設有仁濟醫院「雲診室」,如果遇到一些常見疾病需要就醫,陳先生在這裏就可以掛號、問診,使用醫保支付並實作配藥到家。

這樣惠及老百姓的互聯網醫院場景,是仁濟醫院多年來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的一部份成果。

仁濟醫院副院長王爭表示,仁濟醫院近年來不斷推進醫療關鍵環節管理的數碼化轉型,促進資訊科技與醫療管理的深度融合。仁濟醫院於2021年5月成立智慧醫療發展處,不斷助力仁濟醫院向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邁進。

仁濟醫院近年來不斷推進醫療關鍵環節管理的數碼化轉型,促進資訊科技與醫療管理的深度融合。

從1.0到3.0的蝶變

互聯網時代經過叠代,如今已經深入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於就醫這樣一個關系到每個人的特殊服務,互聯網能做什麽? 仁濟醫院透過突破創新不斷尋找答案。

探索新診療模式、提升就醫體驗、改善就醫感受、將高品質醫療送到患者身邊,是仁濟醫院數碼化轉型工作的重要方向。智慧醫療發展處主要肩負兩大職能:一是未來新質醫療模式的探索;二是推動醫院數碼化轉型和智慧化建設。

仁濟醫院智慧醫療發展處處長王春鳴告訴【新民周刊】,自2016年起,仁濟醫院在門急診辦公室、醫務處、護理部和資訊中心等共同努力下,自助機開始套用於門診和住院等各種服務場景,大振幅提高患者就醫的便捷度,緩解醫院門診排隊、等候時間長的問題。

與此同時,仁濟醫院在2017年建成多院區統一整合平台,實作多院區數據互訪、資訊呼叫,完成所有重點業務及邊緣化系統互聯互通,加強各院區資訊與業務互通,提高醫院診療效率,方便患者就醫。

仁濟醫院自身不斷提高的資訊化水平為互聯網醫院智慧化平台建設夯實了基礎。2020年3月,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啟用,是上海首批獲牌照營運的公立互聯網醫院。自啟用以來,互聯網醫院已經從1.0版線上一體化升級到2.0版線上線下一體化,而如今正處於3.0版的區域一體化,並且成為仁濟醫院數碼化轉型的核心平台。

所謂互聯網醫院區域一體化,就是將所有的資訊和業務打通,搭建基於多院區框架、覆蓋診前、診中和診後的全流程線上醫療服務平台,與社區醫院、養老機構、企業和商業保險機構等合作形成新質醫療生態,並與AI大語言模型銜接,上線互聯網醫院智慧客服等一系列智能模組,使平台更智能化、更適老化、更多元化。

仁濟醫院近些年不斷大膽試驗,將新技術在實際套用場景轉換落地。

在建設「互聯網醫院+智慧商保」平台方面,仁濟醫院探索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醫療場景中的落地實踐與創新套用。例如,與保險公司和健康雲開展戰略合作,探索共建「互聯網醫院+商業保險」創新業務,全面探索醫、藥、險融合的創新合作,包括互聯網醫院商保快賠和直付等「一站式」理賠結算服務,極大地最佳化了醫院服務流程,擴充套件商保支付服務外延,助力多層次醫療保障銜接。

資訊中心主任鄭濤告訴記者,仁濟醫院在2020年以數碼化轉型為契機,形成便捷就醫19個套用場景,大力建設線上服務,創新提出「指尖就醫」,患者的就醫便捷度顯著提升。尤其線上上支付領域,作為上海全市首家上線醫療付費「一件事」的三級甲等綜合類醫院,上線以來使用量穩居全市前列。

作為上海市「便捷就醫服務」數碼化轉型試點單位,仁濟醫院持續拓寬互聯網醫院智能客服的服務範圍,已實作掛號、就診、繳費、報銷、報告、藥品物流查詢的全流程客服引導,納入檢驗檢查報告單解讀、放射檢查、就醫指南、藥品配送及藥品說明書查詢等功能,進一步最佳化患者就診流程與體驗。

舉例來說,如果患者到仁濟醫院做CT檢查,在醫生開具專案單後,系統會按照最優條件向患者推播檢查時間和地點的提示短訊,同時還提供檢前註意事項提醒,方便患者做足準備。若患者需要修改檢查時間,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操作改約。在互聯網醫院就診後,患者還能線上上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滿意度進行評價。

患者到大醫院看病,常遇到一個煩惱——如果需要做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以及胃腸鏡檢查等,往往排隊等候時間比較長。要緩解這一困難,醫院需要對儀器器材資源調配,做更好的設計。

仁濟醫院基於資訊互聯互通和互聯網醫院平台打通線上線下一體化預約,使檢查資源得到更好的調配和利用。「患者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互聯網醫院快速掛號並和醫生進行溝通,在醫生開具檢查專案後在手機端完成醫保支付並支持下載發票。同時,我們把預約的主動權交給病人。」

與此同時,針對那些無法前往醫院現場就診的患者,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為患者提供24小時線上服務。消化科、風濕科、心內科、內分泌科、腎臟科、肝臟外科、泌尿科、婦產科、乳腺外科、頭頸外科、胃腸外科和膽胰外科等53個學科的1100余名醫生註冊執業,其中高級專家占比接近50%,累計服務量居上海市級醫院首位。

「下一代」互聯網醫院近在眼前

診療中心機器人及智能倉儲。

王春鳴透露,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4.0版本將於2025年上線,主要方向是實作國內國際一體化。「上海正在打造國際旅遊醫療城市,這意味著仁濟醫院要面向國際服務海外患者。我們的專家可以透過互聯網醫院平台預先評估這些患者的病歷資料和檢查報告,讓他們落地上海以後就能直接接受醫療服務,而無需再等待或者做重復檢查。」

而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5.0版本,方向是元宇宙化。

具體來說,就是圍繞元宇宙建設的BIGANT核心六要素——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互動技術(Interactivity)、電子遊戲技術(Game)、人工智能技術(AI)、智能網絡技術(Network)、物聯網技術(Internet of Things)——透過打造面向老齡化的元服務、面向未來的元醫療、面向國際化的元共享,構建虛實融合元宇宙互聯網醫院場景,布局元宇宙智慧城市的數碼醫療空間,探索未來醫療創新模式,打造未來智慧醫院套用高地。

5.0版本以虛擬數碼醫院為基礎,在上海同濟數碼研究院數碼化元宇宙新基建平台基礎上,整合創新國產醫療新器材的多模態器材物聯網,同時搭載健康雲等互聯網醫院建設平台的資源,並與中國移動等5G網絡營運企業等一起聯合,形成智慧醫療生態圈,共同打造仁濟醫院元宇宙「三大套用場景」建設;以智慧手術部和ICU(重癥監護室)為依托的「輔助醫療元宇宙」;以「互聯網醫院+」為依托的「智慧服務元宇宙」;以智慧管理相關系統為依托的「管理元宇宙」;探索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基礎和套用轉化研究,打造數碼醫療領域的技術高地和臨床示範區,賦能創新型、研究型、智慧型、國際化的國際醫學中心城市標桿醫院建設。

仁濟醫院近些年不斷大膽試驗,將新技術在實際套用場景轉換落地,發揮資訊部門在醫療行業的技術領路優勢。2021年度入選工信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5G+醫療健康套用試點專案】(【5G+遠端智能手術機器人】);2022年度入選中央網信辦、國家衛健委【國家區塊鏈創新套用特色領域試點單位「區塊鏈+衛生健康」】;2024年獲批上海市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套用場景「揭榜掛帥」專案。

在區塊鏈方面,仁濟探索了多種套用。

2020年3月,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啟用,是上海首批獲牌照營運的公立互聯網醫院。自啟用以來,互聯網醫院已經從1.0版線上一體化升級到2.0版線上線下一體化,而如今正處於3.0版的區域一體化,並且成為仁濟醫院數碼化轉型的核心平台。

醫療數據的互通共享、真實可追溯、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是國家醫療衛生領域近些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區塊鏈技術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主要技術特點,在跨區域、跨機構、跨行業的資訊互通共享建設中得以凸顯。

為此,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統一指導下,仁濟醫院聯合上海市內8家醫療衛生機構,覆蓋醫療衛生行業共享類、醫藥類、便民類、研究類四大領域,全線展開「衛生健康+區塊鏈」先行先試工作。2023年以衛生健康領域第一的成績,圓滿完成國家專案驗收。基於區塊鏈的中藥飲片代煎跟蹤追溯套用試點,已覆蓋上海全市16個區384家醫療機構和30余家飲片代煎服務企業,累計服務850萬余人次,上傳代煎配送處方900萬余張,專案入選上海市「便捷就醫服務」數碼化轉型2.0工作方案八大場景。專案作為全國首個衛生健康領域省級區塊鏈全覆蓋工程專案,獲得上海市醫學會科技二等獎,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基於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醫院平台的融合,仁濟醫院在輔助生殖領域,於2021年率先釋出基於區塊鏈的胚胎培養視覺化專案(My baby Program)。透過互聯網醫院平台將胚胎培養的影像數據安全有效地傳送給患者,並將檔唯一碼在唯鏈(VeChain)區塊鏈存證,透過互聯網和區塊鏈等科技將胚胎體外培養的「盲盒」,轉變為清晰、即時和真實的資訊展現給患者,緩解患者焦慮,提高患者體驗。該專案也成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此外,基於區塊鏈的醫聯體分布式電子病歷共享專案,為仁濟醫院在長三角的醫聯體資訊共享建設提供了有益實踐,透過基於區塊鏈的醫聯體服務共享平台的搭建,將醫聯體內以電子病歷共享為基礎的會診、轉診及隨訪相關套用得以落地。

仁濟醫院在新技術試點工作中,註重實際套用與新技術的結合點,用新技術使傳統套用煥發新的生機。2023年醫院承擔國家衛健委規劃司三年攻堅行動中「醫療機構患者主索引標準統一」相關專案正選試點,加快全民電子健康卡普及,積極推動「健康中國2030」戰略,助力實作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適老化」讓技術服務於人

無論互聯網醫院叠代到哪個版本,唯一的目標是讓就醫變得更加便捷,老年人是就醫需求最大的群體,仁濟醫院在套用新技術時關註適老化套用,進行了多種創新。

2021年12月,上海首個互聯網醫院線下體驗配套綜合體在仁濟醫院啟用。在越來越多的患者憑借一部手機「跑」醫院的同時,新問題也浮出水面。

根據醫院針對老年患者對互聯網醫院的認知和使用情況調查,很快了解到,老年人在首次使用互聯網醫院工具進行診療時普遍存在障礙,亟需給予輔導、體驗和幫助。

在院內外調研的基礎上,仁濟醫院在不斷完善線下體驗中心建設的同時,釘選「數智人客服」3.0的升級,目標是實作互聯網醫院智慧客服的擬人化,使其具備語音對話功能,給老年患者更便捷直觀的使用體驗,提供更加友好的智慧服務。

2023年7月底,基於混元大語言模型的高度擬人化AI護士「小威」在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上崗」,這個「數智人」客服對不擅長操作智能器材的老年人提供適老化服務,日常就醫問題透過語音就可以獲得解答。

「數智人」並非個人作戰。在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平台上,「有問題,隨時查」「熱門問題,快速查」「模糊問題,智能查」三個智能客服模組,已幫助不少老年朋友。

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養老院」合作模式已經推廣到上海9個區,簽約養老機構增加到51家,覆蓋近2萬張養老床位。

對於那些不住養老院的老人而言,去銀行網點辦事的時候順道看個病也成為了可能。2024年8月,仁濟醫院與某商業銀行舉行「雲診室」簽約儀式。市民在銀行網點就可以掛號、問診,使用醫保支付並實作配藥到家。「互聯網+醫療+金融」的一站式服務,解決了部份老年人不會使用線上問診,掛號、配藥、預約檢查仍需奔波於醫院的痛點。

在深耕適老化服務方面,仁濟醫院還在上海市和浦東新區民政局及衛生健康委指導下,啟動「互聯網醫院+養老院」醫養結合創新試點專案,將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透過智慧醫療平台覆蓋到養老機構。

2022年11月,位於浦東新區的金橋養護院、浦惠明川養護院等6家機構先行試點;2023年底,「養老院+互聯網醫院」服務模式在浦東新區達到28家。2024年7月10日,遠在金山區的上海頤和苑老年服務中心與仁濟醫院簽訂合作協定,將仁濟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精準送達住養老人。

如今,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養老院」合作模式已經推廣到上海全市9個區,簽約養老機構增加到51家,覆蓋近2萬張養老床位,形成合作指南白皮書。2024年【打造「互聯網醫院+養老院」創新模式,打通醫養服務「最後一公裏」】案例獲得上海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健康上海行動的優秀案例。

仁濟醫院在推廣「互聯網醫院+養老院」服務的過程中,不斷最佳化現實操作中發現的新問題。

浦東新區金橋鎮的申江養護院,距離仁濟醫院東院13公裏。這裏雖然開通了仁濟醫院互聯網醫院雲診室,為養老機構提供上門評估、線上咨詢、預約掛號、復診續方、醫保結算、藥品配送、體征監測、綠色通道和健康科普等服務,但在實際執行中,申江養護院發現了一個「難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是發現心臟病的重要檢查,一般需要去醫院三次才能完成。有了互聯網醫院,「省掉了」第一次去醫院看醫生的步驟,但後續的「背器材」、歸還器材這兩次奔波仍然免不了。

了解到這個問題後,仁濟醫院智慧醫療發展處組織心內科團隊和資訊中心等部門一起創新探索,在申江養護院成功試點第一個基於互聯網醫院平台的5G動態心電圖專案——智慧心電(My Heart Link),做到老人一次都不用去醫院,在養老機構中完成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並出具報告。根據報告結果,老人可以在互聯網醫院上找到心內科專家再次看診,若需要住院治療,可以在互聯網醫院平台辦理入院登記。如今智慧心電(My Heart Link)已申請發明專利並推廣到多家養護院。

有認知障礙、行動不便的老人,帶他們去醫院是一大難題,特別是臥床或者是認知障礙癥老人,最少要兩人協助才能到醫院完成采血這樣的專案。

對此,仁濟醫院檢驗科組織團隊,在互聯網醫院平台打造了智慧檢驗(My Test Pal)專案,將三級醫院的檢驗視窗和藥房透過互聯網醫院和養老院的系統融合前置部署於養老院,實作老年人不出養老院,即可完成三級醫院基於互聯網醫院開具檢驗檢查的血液采樣、標本送檢、報告出具等一站式服務。

智慧化守護醫院安全、高效

仁濟醫院將自身的發展充分融入到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城市發展中,她是醫學創新的弄潮兒,也是維護人民健康的守衛者,更將代表中國一流的醫療水平,影響世界。

三甲醫院每天數以萬計的患者就診、出入院,產生海量的數據,多院區發展更是給醫院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在智慧化醫院管理方面,仁濟醫院構建起「一平台、多院區、全天候、多方位」的全數碼智慧技防系統平台,巧妙運用數碼化拼接屏,對重點部位多方位進行監控。醫警聯動平台的增設將重點區域與派出所即時對接,猶如堅盾守護著醫院的安全防線。仁濟醫院副院長李勁表示,透過引入移動端管理系統,後勤智能化平台得到全面升級,加強「服務—運維—保障」一體化建設的同時,更實作了後勤管理效率質的飛躍。合約管理功能模組與設施器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升級,也彰顯了醫院對促進高效、可持續管理的不懈努力。

仁濟醫院的智慧建造,也體現出特色。位於浦東新區東方路1630號的科研綜合樓暨上海市腫瘤研究所專案,獲得上海市建築工程質素的最高榮譽獎——白玉蘭獎。這一專案透過詳盡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資訊模型),透過「現場管理」「過程監控」「三維與可視」和「溝通與協同」幾大模組,方便現場管理。根據仁濟醫院保障處處長石蔚人介紹,這幢大樓5G全覆蓋,配備了消毒機器人、試劑配送機器人、人臉辨識訪客機器人管理系統,是國內首個5G+智能機器人管理系統。人臉辨識技術結合「鈦米導引機器人」采用全域路徑規劃與局部路徑規劃相結合的思想,實作機器人在復雜醫院、科研樓環境下的精確自主導航,能提供樓宇導航、科研樓訪客引導、院內資訊傳達、醫療知識宣傳等服務。

如今,180歲的仁濟,聚焦智慧賦能高質素發展,從傳統單純醫療機構向「醫療+健康大生態」轉型 ,加速打造患者和仁濟醫院間的智慧醫療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