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何訓練自己的專註力?

2014-12-26心靈

1.少就是多。聚焦才能高效,才能集中精力,做好應該做的事,專註才能突破,專註於重要的事上才會有更好更大的突破。

我們總是因為太貪婪,而變得焦慮,影響行動的聚焦和有序,最終導致混亂過程與糟糕的結果。

我們總是想要很多的東西,其實恰恰說明我們並不太知道自己應該要些什麽,在混亂的忙碌中,形成狗熊掰棒子的態勢,行色匆匆,兩手空空,一身疲憊。

有些缺憾,我們必須承認,必須面對。我們是殘缺的,我們是不足的,我們不可能什麽都能得到,因此,我們不能什麽都想要。

我們應該認清,在局限的範圍之內,有限的人生之路上,追逐那些我們應該實作並能得到的東西。

總有東西讓我們覺得應該實作,總有裹挾讓我們覺得應該更加努力的獲取。雖然有時,這些東西讓我們疲憊,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但精神的肉體總被肉體的精神折磨。

如同購買衣服,很多衣服我們穿著是合體的,我們的經濟能力是能承擔的,穿上效果是好的,於是我們蠢蠢欲動,不能自已。

然而,我們的衣物空間是有限的,我們即便全部買下,也並不能全部穿到身上,即便每天換一件,也不能在一年之內,穿遍所有的衣服。

人生中的事,大抵都是這種景象。

而在茫茫的人生之中,安靜地釘選自己該要且想要的東西,穩定的獲取,這就是一種道了。

而在看透這些之後,營造一種平糊安寧的心境,從容面對,有效努力,準確得到,方是真正的智慧和境界。

我們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過著平平凡凡的日子,把生活過成應該的樣子就可以了。但這應該不應該是世俗的應該,而應該是它應該本來的樣子。從這個角度來說,知道自己是誰比活成什麽樣子更重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比如何得到更重要;知道自己應該得到什麽比哪些東西非常重要更重要。

我們需要清醒地自知,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然後按照重要級別排序,聚焦用力,設定可完成的階段性目標,穩定地執行,由此才有可能得到比較滿意的人生。

2.問就是答。自悟就是自問自答,用自問自答的方式引導自己成長,以致良知,而能專註。

致良知,人人皆可為聖賢。

人,最應該做的事,是遇事問自己。

人人都有慧根,我們要的是發現它,啟動它,運用它。

我們能夠找到這個世界的法門,這個法門在我們自己心裏。雖然我們要假於物,也需要時刻在外在世界中去借鑒、追尋,但啟動自己永遠是第一步,不然就永遠是舍本逐末、舍近求遠、緣木求魚。

自問自答。這是成為自己的不二法門。

認識我們的內心,激發內在的潛能,並積極地運用,一切就會到來。

3.因就是果。把握規律,遵循因果率,以終為始,由果循因,再由因到果,專註於應該專註的內容,這是最好的專註。

世界以確定的規律執行,卻總在我們的眼前呈現不確定的結果。而當下的不確定就是我們眼前的幹擾,而未來的不確定就是我們的噩夢。

我們永遠不可能以不確定獲取確定,只能以確定獲取確定。

這個世界其實是確定的,其確定表現在三部份:一是其不確定是確定的;二是其執行規律是確定的;三是在確定規律之下以概率的方式呈現不確定的結果的事實是確定的。

因此,對於想要確定的我們而言,我們應該擁有的認知是:承認世界的不確定,不斷認清並且隨時更新提升我們對世界執行規律的學習和掌握,以穩定堅持的行為不斷獲取確定的小步積累,透過加大概率,不斷把不確定的因素影響降到最低,並最終實作相對確定。同時,我們能隨時接受不確定結果。

如果確定了的方向,我們就要堅定地執行,有耐心,不怕枯燥,不受情緒影響,堅定地去做。

把精力放在研究規律,把握規律上,不但能收獲專註,而且抓住規律本身就是整體上最大的專註。

按照規律辦事,堅持穩定輸出,不會有太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