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春節申遺成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回響|新京報專欄

2024-12-07心靈
春節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也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
▲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評審現場。圖/新華社
文 | 趙清源
據新華社報道,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大節,是傳統信仰、民俗禮儀的「集大成者」。春節,對每一個中華兒女而言都是飽含團聚、團圓與希冀的文化符號,是中華兒女年復一年心之所向的期盼與向往。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各族兒女集體創造了一整套極其密集和豐富的春節文化。它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最鮮明地體現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精神遺產和傳統軟實力的最佳體現。春節成功申遺,標誌著中華文明在世界範圍內進一步得到了更廣泛的價值認同。
多元文化不斷交流融合的標誌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有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其傳統是在數千年中華文明史上不斷層累而成的,並在近現代社會中經歷了一個重塑的過程。
古代中國傳統文化以農耕文明為基礎,傳統節日大多受到農歷時序的影響。春節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的「歲首」「元日」等概念,被視為新一年生產活動的開始。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實豐收的形象。
可見,「年」與農作物之間具有密切關系。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即認為,年的初始含義是「谷熟也」。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與周邊的少數民族進一步融合,慶賀春節的風俗也在多民族融合交流中不斷發展,直至明清時期趨於穩定並接近現在的形態。可以說,中國春節本身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不斷交流融合的標誌。
春節,這個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積聚了一年的情感與期待,經過充分醞釀,集中爆發,慢慢消歇。當自然的時間進入春節這樣特殊的民俗情境中時,人們的所感所想、一言一行就都具有了文化象征的意義。
每個中國人都是春節的傳承者
與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春節的傳承者。其他的非遺諸如手藝或者技能,一般人很難去繼承,而春節的傳承者卻是我們每一個人。
臨近過年,中國所有的城市、鄉村都變成了情感磁場,把出門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每個人都為年文化在中國人身上的這種刻骨銘心而感動。可以說,無論從民族文化還是從情感認同,在中國人的心中,春節都有著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價值體驗。
▲春節申遺成功。圖/新華社
從時間跨度上看,春節開始於臘八,結束於正月十五,前後約四十天,是時間跨度最長的傳統節日。春節是民俗最密集的節日,從臘八到正月十五,百姓在慶祝春節的過程中,幾乎融入了中國民俗的所有形式。而春節的精神是理想、團結、辟邪、平安、順利、和諧,也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
春節,一方面是人們對未來紅火年景的憧憬,另一方面也是潛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和價值構建。除夕夜闔家團圓,共享年夜飯,體現的是中國人對家族、血緣、親情的重視;走親訪友拜年,體現了中國社會對「禮」和社會和諧的尊崇……
正因此,春節不僅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也承載著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
是「中國時間」也是「世界時刻」
春節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也與周邊文明乃至西方文明進行著交流互鑒。事實上,隨著中國在不斷開放中走向世界,春節早已走出國門、融入世界,成為「世界性」的民俗節日。因而,中國春節申遺成功,也就有了世界價值。
近年來,每逢中國春節,世界各地紛紛點亮「中國紅」,共同分享歡樂喜慶的節日氣氛,感受中國的多彩文化和開放胸懷。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春節民俗活動已走進世界各地,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一些國家政要、國際機構領導人在農歷新年發表祝詞已成為春節期間的「固定節目」。
2023年12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還透過了將中國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的決議。從這個意義上講,春節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加大資金、人員、技術、資訊交流的同時,不同文化與文明的交流與融合也具有歷史必然性。傳統節日作為國家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國春節成為全球性文化盛事的背後,是團圓、和諧、平安、敬祖、尊長等價值取向不斷引發認同與共鳴。如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所說,許多表面看來十分古老的「傳統」,其實往往是當代人有意識的發明,反映著當代人的價值與行為規範。
春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傳遞著現代中國的開放、進步,既是「中國時間」,也是「世界時刻」。
春節申遺成功,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將有力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積極體現聯合國倡導的多元、包容文化價值理念,讓世界更好感知中華文化、共享東方魅力。
撰稿 / 趙清源(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