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1月24日,滬深北交易所僅有2家IPO企業終止稽核,且均為創業板申報企業,分別為北京天助暢運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助暢運」)、山東泰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豐智能」),保薦機構分別為第一創業承銷保薦和國信證券。
值得註意的是,這兩家企業均於2023年6月過會,截至目前已過會17個月,而且,過會後兩家均未送出註冊,直至終止稽核。第一財經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年內已有60家已過會企業終止IPO。
兩家均已過會17個月
天助暢運於2022年6月受理,7月問詢,2023年6月初過會。
招股書顯示,天助暢運主要從事以疝修補產品為代表的普通外科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包括疝修補、可吸收防粘連纖維膜和吻合器等三類。
報告期(2020年至2022年),天助暢運實作營收分別為1.1億、1.66億、2.2億元;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426.94萬、6389.4萬、8600.14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天助暢運保持著每年分紅的習慣,2019年至2022年分別現金分紅1297.8萬元、1008萬元、1400萬元、2100萬元,合計5800萬元。
在問詢中,天助暢運稱,一方面,公司經營狀態良好,現金流較為充裕;另一方面,公司曾是掛牌的公眾公司,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連續穩定的分紅政策是公司的傳統,對於維護股東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現金分紅的資金流向及用途來看,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建以及主要股東馬進、孟凱拿走了現金分紅的8成左右。
而泰豐智能於2022年8月受理,9月問詢,2023年6月初過會。泰豐智能主要從事液壓元件及電液整合控制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泰豐智能的上市之路比較曲折,該公司曾於2012年向深交所創業板送出上市申請,最終未能實作上市計劃。2016年4月5日,泰豐智能在股轉系統掛牌,2017年6月16日終止掛牌。2017年8月,泰豐智能接受國金證券的上市輔導,選擇沖擊創業板。2019年又變更為沖刺科創板。
2020年6月,泰豐智能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但又於當年9月撤回了申請。對此,在問詢中,泰豐智能稱,該公司滿足【科創內容評價指引(試行)】的相關要求,公司生產的電液比例伺服二通插裝閥、高效能多路閥和高壓柱塞泵等主要產品實作了進口替代,後續在稽核過程中對於「進口替代」的稽核要求逐步趨嚴,發行人科創內容是否突出較難論證,故撤回申請。
在上市委會議上,上市委主要關註了泰豐智能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增長振幅明顯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占營業收入比例持續提升,且應收賬款周轉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年內60家企業過會後終止IPO
第一財經根據滬深北交易所網站資訊初步統計,今年以來,過會後終止IPO的公司(包括終止稽核、終止註冊)數量大幅增加,目前已達到60家。而去年全年滬深北三交易所僅有18家企業在過會後終止IPO,今年到目前為止是去年全年的3.3倍之多。
這60家企業包括7家終止註冊,53家終止稽核。其中,創業板構成了過會後終止IPO的主體,達到52家。
在保薦機構方面,上述60家企業涉及27家保薦機構,其中,中信證券保薦的專案最多,達到10單;另外,民生證券6單、中信建投5單。
業績下滑可能是這些公司折戟IPO的主因之一。比如,天助暢運更新了2023年一季度業績,幾乎原地踏步。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3%、凈利潤同比增長0.91%、扣非後凈利潤同比下滑4.28%,天助暢運稱,主要系公司員工數量和薪金水平提升導致薪酬費用增長所致。
「在IPO稽核趨嚴的背景下,會有更多企業在多輪問詢中被‘勸退’,也在提醒IPO排隊企業,不要帶病申報或心存僥幸心理,唯有練好內功方能在資本市場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深圳大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專家譚格非說。
譚格非同時表示,過會並不代表「高枕無憂」,註冊環節依舊存在「門檻」,企業時刻要將提高資訊披露質素作為工作重心,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基本原則不容挑戰。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