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預設真實理論(Truth Default Theory ) ,人們往往傾向於相信他人說的話,比起用模棱兩可的證據來證明對方欺騙了自己,我們更願意用同樣的證據來證明對方是誠實的,這是我們的天性,也是社會建立聯系的基礎,但這樣造成的一個結果是: 幾乎每個人都有被騙的經歷 [1]。
我們都想擁有識破謊言的能力,只是不同的人撒謊的表現千差萬別,面對陌生人,大多數人辨識謊言的準確性都在隨機水平(50%)[2],也就是 和瞎猜差不多 。
怎麽辨識謊言?
為什麽人們難以辨識出謊言?這得從我們判斷對方是否說謊的線索說起,這些線索可以分為兩大類[3]:
肢體線索 :包括註視厭惡、緊張、出汗、坐立不安、臉紅等等。
言語線索 :包括話語的連貫性、完整性、是否有矛盾等。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詢問警察和普通人:你認為什麽是辨識謊言的良好線索?大多數答案提到了肢體線索,僅 14% 的回答提到了言語線索[4]。
全球欺騙研究小組調查58個國家的2320名參與者對於欺騙線索的選擇,大多數的人(64%)提到了註視厭惡[5],也就是避開目光,不願意與談話者對視。
然而,研究表明註視厭惡並不是欺騙的表現[6],實際上,大部份肢體線索對謊言的預測力都很差很差, 言語線索比肢體線索辨識謊言的準確率更高 [3]。
如果列出言語線索這個選項,大家肯定會很贊同:一個人說話前後不一致,那肯定是有問題的嘛!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卻往往 忽視從言語線索來辨別謊言 。
所以,有效辨識謊言的第一步,就是糾正使用肢體線索來辨識謊言的錯誤信念[4],咱們需要有意識地使用言語線索,甚至讓對方有意地暴露破綻。
這其實不難,因為在玩狼人殺等遊戲的過程中,人們會 自然而然地利用言語線索 ,抽絲剝繭,找出話語中的破綻。
初級玩家在說謊時,幾乎會從全方位暴露自己,既緊張,條理也不清晰,甚至會說出「我作為一匹好人」這樣自爆的話。這讓我們輕而易舉地就能發現他們在說謊。
而狼人殺高級玩家,他們在說謊時能面不改色地穿好人的衣服(扮演好人角色),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些小技巧,來尋找他們的漏洞。
來實戰一下吧!
研究者透過沈浸式的遊戲模擬現實世界[3],總結出以下幾種有效辨識謊言的提問方法:
//問開放性的問題(Open-Ended Question)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容易實踐的一點。
開放性的問題指的是那些沒有辦法用簡單的「是」與「否」來回答的問題,它會引出 更全面、更詳細的回應 。
「你說你要驗小銘是狼,你當時是怎麽想的?」就是一個開放性問題,相反,如果你說「你今晚打算驗他嗎?」,這就不好,這是一個可以根據是否來回答的問題,回旋余地就很大了。
讓有嫌疑的人說出他的故事,他更容易漏出馬腳。
//善於運用提問策略
先提問一些你已知的客觀事實,看對方是否在撒謊;再問你不知道的事情,根據對方的反應來判斷其是否說謊。
比如你記得對方說過他在第二晚驗了小銘,那麽你特意說他是在第三晚驗的,如果對方照著你的話頭說了下去,還能把他在第三晚驗小銘的邏輯說得滴水不漏,那你肯定會發現,這人是編的。
//增加對方的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是指在一定任務環境下,個體在進行認知活動時,當前任務施加給學習者認知結構(主要是指工作記憶上的智力活動)的總量,比如讓你一邊在耳機裏記單詞,一邊在紙上寫下 10 秒前耳機裏播放的單詞,這時候的認知負荷就很大。
因為說謊話的認知負荷較高,所以說謊者提供的細節和答案往往比說實話者少[7]。這時你就可以請求對方說出種種細節,尤其是 時間。
讓對方先順著時間線把事情說一遍,然後不停地跳動時間點,確認對方在不同時間做過的事情。
對說謊者來說,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切換往往需要很大的精神壓力,他們可能會犯錯、自相矛盾,或與提問者所知的客觀事實相矛盾。
//追問細節
如果有人和你說他在北師大讀過書,只要問問他當年最喜歡哪個食堂,就很容易驗證了嘛,說謊者也會糾結細節,在重復細節時可能會前後不一致。
需要註意的是, 我們不是要把日常生活的對話發展成盤問 。我們完全可以在保持正常對話的主基調,巧妙地加入一些可以前後驗證的問題,來確認對方是不是在說謊。
無論是哪種方法,重要的是 從對話中讓對方說出更多的資訊 ,一個謊需要一百個謊來圓,無論是對方在編造過程中表現出的信心不足,還是漏出的前後矛盾破綻,都比遊離的眼神可靠多啦~
作者 | MUSE
編輯 | @硬糖酸梅
參考文獻:
[1]Halevy R, Shalvi S, Verschuere B. Being honest about dishonesty: Correlating self-reports and actual lying.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13; 40:54–72.
[2]Bond CF, DePaulo B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judging deception: Accuracy and bia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8; 134:477–92.
[3]Ormerod, T. C., & Dando, C. J. (2015).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Toward a psychologically informed method for aviation security scree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1), 76.
[4]Bogaard, G., Meijer, E. H., Vrij, A., & Merckelbach, H. (2016). Strong, but wrong: Lay people’s and police officers’ beliefs about verbal and nonverbal cues to deception. PloS one, 11(6), e0156615.
[5]The Global Deception Research Team. A world of li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6;37:60–74.
[6]DePaulo BM, Lindsay JJ, Malone BE, Muhlenbruck L, Charlton K, Cooper H. Cues to decep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3; 129:74–118.
[7]Sporer, S. L., & Schwandt, B. (2006). Moderators of nonverbal indicators of deception: A meta analytic synthesis. Psychology, Public Policy, and Law, 1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