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連結五篇大文章!供應鏈金融重塑銀行信貸業務

2024-12-29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楊誌錦

界面新聞編輯 | 江怡曼

「我們希望尋求金融機構搭建供應鏈業務渠道,支持經銷商進行融資,進而提前回籠貨款,擴大市場競爭力。」近日,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梁旺娟表示。

新明珠集團是一家集建築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且產銷規模全國前列的企業,集團經銷商超3000戶,存在融資需求。浙商銀行佛山分行評估後認為,該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較為符合企業需求,該模式能夠為上遊經銷商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資渠道。截至2024年11月,浙商銀行累計為新明珠集團實作上下遊融通金額超5億元,有效降低了經銷商的融資成本。

這是浙商銀行透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末,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在電力、能源、新能源汽車、現代通訊等近30個行業形成差異化解決方案,累計投放超7000億元。

供應鏈金融也成為浙商銀行服務「五篇大文章」重要方式:場景化供應鏈要求銀行做好數碼金融大文章,加快數碼化轉型步伐;諸多供應鏈金融投放領域又符合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要求,這其中供應鏈金融顯著推動了普惠金融的發展。截至11月末,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延伸服務上下遊客戶超6.7萬戶,其中普惠小微企業占比超80%。

這背後則是,全球正在進入萬物互聯的數碼化時代,場景生態成為企業生產、居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浙商銀行積極調整組織架構,透過流程重構、授信創新、技術賦能、服務躍遷四大創新手段,打造了全鏈條、全場景、全產品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

顯然,供應鏈金融已重塑銀行的信貸業務,在信貸理念、管理架構、風險控制等諸多方面均有影響。如何挖掘供應鏈金融的場景?做好供應鏈金融需要做出哪些轉變?界面新聞記者近期深入一線走訪,還原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經驗。

供應鏈金融註重發掘場景

傳統上,供應鏈金融以銀行主導模式、核心企業主導模式為主,但隨著產業的數碼化發展,場景化供應鏈金融變得尤為重要,浙商銀行在實踐中也更加重視後者。

「當前各行各業正在進行數碼化轉型升級。未來的產業生態中,可能所有交易和業務包括生產都會向線上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將會積累大量生產經營交易數據。」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部主要負責人趙旭升表示。

這些數據又將衍生出數碼化、標準化的電子債權憑證,構成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切入點。當然,核心企業與上下遊的企業也會產生這樣的債權憑證,浙商銀行為新明珠集團提供的服務正屬於這種。

在這種模式下,浙商銀行基於交易信用與鏈主信用為鏈上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例如,在產業鏈上遊,基於供應商與核心企業的真實訂單或應收賬款給予供應商融資支持,滿足供應商備貨階段資金需求或盤活應收賬款的需求。即使核心企業不能提供強增信措施,浙商銀行也可以透過數據鏈融資等基於大數據的產品,擴大金融對鏈上企業的服務覆蓋面。

除此之外,如何找到新的交易場景也是供應鏈金融發展的關鍵。比如紡織服裝行業缺少強勢核心企業,導致行業供應鏈資訊傳遞功能缺失,紡織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融資成為老大難的問題。

浙商銀行的解決方案是和第三方專業平台合作,紡織業的一個合作物件是致景科技。該公司是國內最大的B2B紡織服裝產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其旗下紡織工業互聯網數碼化系統「飛梭智紡」已接入全國9000多家紡織企業。

具體而言,浙商銀行透過與致景科技平台對接資訊系統,依托數碼化、資訊化,分別發揮自身在金融資訊領域、紡織服裝產業中的平台作用,助力產業鏈各環節及中小微企業形成更加緊密的場景連結,解決紡織行業海量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推紡織服裝行業轉型升級。

「透過數智化升級、數碼化轉型,曾經在傳統制造業中沈澱的相關資訊得以被充分利用,助力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趙旭升表示。

產業鏈上客戶交易場景和習慣不一,需求差異大,因此還需進行場景化授信和場景挖掘。圍繞不同行業企業上遊招投標和下遊生產資料采購等場景深挖需求,目前浙商銀行客製形成了能源、汽車、鋼鐵等近30個行業的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

「供應鏈金融和產業形成了互促互融的生態體系。金融促進了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有助於金融控制風險、實作成本下降,金融又能以更低的價格促進產業發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向的迴圈。」趙旭升表示。

連結五篇大文章

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定調下,供應鏈金融又具備了新的歷史使命,成為服務「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抓手。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碼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數碼經濟時代下,銀行需要做好數碼金融大文章,加快數碼化轉型步伐。浙商銀行透過資訊資料電子化、業務流程線上化、信用評審模型化、貸後管理精密化「四化」改造,將數碼化技術全方位套用於業務流程最佳化,實作了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審批效率為例,運用大數據模型,審批時間從線下一周縮短至線上分鐘級,滿足鏈上客戶即時交易的融資需求。

諸多供應鏈金融投放領域又符合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的要求,這其中供應鏈金融顯著推動了普惠金融的發展。從增量上看,浙商銀行透過供應鏈金融服務形成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占全行普惠金融貸款的比重越來越高,今年占比已接近一半。

「普惠金融是供應鏈金融的主戰場。」趙旭升表示,「供應鏈發展普惠金融有幾個特點,一是鏈式批次化服務,而不是企業單點服務;二是投放信用貸,解決了小微企業缺少抵質押的問題;三是價格還較低,因為透過供應鏈金融,我們觸達客戶、行銷轉化、風險控制的成本都在下降。」

科技金融方面,在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的3400家核心企業中,有1500多家是科創龍頭企業,占比超過四成;延伸服務上下遊中小企業超6.7萬戶,科創龍頭企業的上下遊企業2.8萬戶,占比也超過四成。綠色金融方面,浙商銀行綠色金融貸款中的15%由供應鏈金融創造。

例如作為一家處於初創階段的科技企業,氫藍時代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較高,存在一定的融資需求。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在了解到企業相關需求後,推動融資快速落地,在短時間內成為氫藍時代的主辦行。

「我們在貸前調查過程中發現,雖然氫藍時代屬於初創期企業,但每年技術研發支出占比較高且一直在突破技術壁壘,顯示出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的趨勢。」浙商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郭維奇表示,「後續我們將做好全產業鏈全方位布局,以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滿足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多元化金融需求。」

全方位升級

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呈現小額、高頻、跨區域、類信用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開展供應鏈金融和過去傳統對公、零售的「打法」有所不同。「操作流程、授信審批、技術對接等都存在挑戰,升級勢在必行。」趙旭升稱。

首先,在組織架構上,浙商銀行形成從前台到中後台、從總行到分支行整合式的推動框架和體系。浙商銀行於2022年在總行設立了一級部門供應鏈金融部,以統籌業務發展,並在分行成立相應的對口部門,強調跨條線、跨崗位、跨產品的協同。此外,浙商銀行在評審部門、科技部門設定了專門的供應鏈評審團隊、開發團隊,實作專業化的審批和開發叠代,解決服務效率問題。

其邏輯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通常是銀行對公客戶,而上下遊以小微客戶為主,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發展首先應將公司客戶、小微客戶、零售客戶的打法、服務進行融合。

浙商銀行廣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莫小鋒介紹,該行自去年啟動改革:縱向層面,在分行供應鏈金融部下設供應鏈業務直營團隊,積極下沈一線,協同服務客戶,實作垂直賦能;橫向層面,對公團隊積極協同零售團隊落地服務方案,精準賦能核心企業上下遊小微客戶,實作批次化獲客和規模化綜合收益。

其次,浙商銀行還透過流程重構、授信創新、技術賦能、服務躍遷四大創新手段,提升供應鏈金融的服務效能。流程重構方面,適應債權憑證電子化、線上化的趨勢,信貸流程要全面線上化。

「傳統的銀行授信是主體授信,強調抵押擔保,或者對企業未來銷售收入進行判斷,而在供應鏈中,企業訂單、還款來源更為重要。」趙旭升表示。基於此,浙商銀行在主體授信基礎上,增加評判交易的信用、物的信用、數據的信用,並透過大數據風控模型,解決不同場景授信的難題。

技術賦能方面,浙商銀行將數碼化技術全方位套用於業務流程最佳化,實作了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時,浙商銀行強調綜合發揮「證、鏈、票、函、貸」等不同產品的優勢,透過產品組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再次,浙商銀行還透過行業分散、行業景氣度觀測等防控供應鏈融資的風險。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但如果整個產業鏈都出現風險,那麽供應鏈金融的風險也會放大,如何防控風險也成為市場關註的話題。

浙商銀行的應對舉措主要有以下幾個:完全聚焦服務實體制造業企業,同時行業分散,當前服務的制造業企業分布在30個細分行業;註重研判行業的景氣周期,選擇高景氣度的行業作為服務重點。 據了解,當前浙商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不良率為0.06%,處於非常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