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小楊哥直播間賣爆的「香港美誠月餅」,在香港買不到?產品已下架,官方介入調查

2024-09-16心靈
9月15日,#抖音客服稱將核實美誠月餅事件# #三只羊櫥窗下架美誠月餅# #監管局已介入小楊哥美誠月餅事件#等話題在熱搜榜單上刷屏。
據新黃河報道,近日「三只羊」再次站上風口浪尖。中秋前夕,其直播間熱推的「香港大牌美誠月餅」因酷似香港知名品牌美心月餅而引發熱議。美誠月餅雖自稱香港品牌,但香港無門店,實際營運方為廣州公司,且銷量巨大。隨著輿論發酵,美誠月餅的產地、質素等諸多細節陸續遭到質疑。
多名代理商和網友表示,美誠月餅在香港沒有門店。也有網友曬出已購月餅的產地資訊,基本都是廣州和佛山。
▲直播間截圖
不少網友質疑該月餅涉嫌虛假宣傳,並表示申請退貨遭到拒絕。對此,美誠月餅客服表示,「月餅屬於時令性特殊食品類目,我們非常遺憾地告知,本產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
據紅星新聞報道,9月14日,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抖音平台已介入調查。 有律師指出,若虛假宣傳指控成立,銷售方及博主將面臨行政處罰。
另據媒體報道,9 月14日晚,「三只羊」旗下直播間停止銷售美誠月餅。面對洶湧的罵聲,主播關閉了評論。21:00,記者註意到,抖音「瘋狂小楊弟」直播間撤下了美誠月餅的商品陳列堆頭,商品櫥窗也下架了同款月餅。
━━━━━
網友稱申請退貨遭拒
小楊哥回應:公司一共有三道售後
記者註意到,小楊哥在直播間帶貨時稱,這款月餅賣了100多萬單,香港美誠高端月餅,裏面是黑松露,還是米其林大師調制的。隨後,不少網友留言稱從未聽說過「香港美誠」。有網友在香港hktvmall等主流網購平台查詢發現,美誠月餅未在香港主流網站出售,搜尋頁面只出現美心等知名香港月餅品牌。
飛瓜數據顯示,「三只羊網絡精致生活」「三只羊網絡月滿中秋」多次為美誠月餅帶貨。另外,近30天內,瘋狂小楊哥直播間共三次帶貨該品牌月餅禮盒,該品牌在抖音近30天的銷售額已經超過5000萬元。
▲網頁截圖
網友曬出的美誠月餅產品資訊顯示,該產品印有香港美誠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字樣,品牌營運方為廣州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產品資訊顯示,該產品生產方有兩個,一個是廣州市美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個是佛山市美誠食品有限公司。
9月14日,美誠月餅客服回復紅星新聞稱,「美誠品牌是在香港註冊並擁有商標證書的,品牌基因與研發團隊均源自香港。」客服介紹,美誠是為了更好地拓展市場需求,在廣州與佛山設立了行銷中心與生產基地。美誠承諾,每款產品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目前店鋪除平台外,暫不與第三方合作。
另據南方都市報,「香港美誠」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美誠品牌在香港線下暫無門店。
有自稱是公司老板的網友表示,他讓助理在小楊哥直播間買了15盒美誠月餅,準備中秋節給同事發月餅。美誠月餅出現風波後,「我們想退,但不給退。」他介紹,當時是169元一套,一共買了5套,一套裏有3盒,共計845元。
多名在直播間購買了月餅的網友稱,在美誠月餅出現涉嫌虛假宣傳的風波後,他們在後台申請退款被拒。不少人提供的聊天截圖顯示,美誠月餅店鋪的客服回復統一稱,「月餅屬於時令性特殊食品類目,我們非常遺憾地告知,本產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紅星新聞註意到,在美誠月餅店鋪介紹中也標註了溫馨提示,稱「月餅屬於特殊商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介意慎拍」等字樣。
也有網友曬出聊天截圖反映,他在下單美誠月餅的小楊哥直播間和三只羊網絡後台申請退款,也一直未獲回復。對於諸多「沒有售後」的質疑,小楊哥近日在直播時表示,公司一共有三道售後,不存在沒有售後的問題,「可以先聯系購買的對應店鋪,如果店鋪售後處理得不滿意,那麽就可以再聯系所下單的那個直播間。假設處理得還不行,還有第三道售後,您可以聯系三只羊網絡進行投訴舉報,一定給大家處理到滿意。」
━━━━━
監管局和平台稱已介入調查
律師稱虛假宣傳若成立將面臨行政處罰
9月14日下午,美誠月餅生產地之一的轄區監管局——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告訴紅星新聞,已經關註到網上關於美誠月餅的討論,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抖音平台客服回應紅星新聞稱,針對小楊哥直播間美誠月餅一事,平台會進行核實。若確實存在虛假宣傳等,會進行停業整頓、清退、商品下架、關店等處理。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趙良善認為,博主宣傳月餅帶有「香港」二字,難免會使消費者誤認為產地系香港,且不少消費者是因月餅產地而交易,博主此舉涉嫌消費欺詐。
趙律師指出,從另一角度來看,博主售賣月餅,暗指月餅與香港有關聯,且在直播平台廣而告之、公布於眾,亦涉嫌虛假宣傳。廣告法第4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0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素、效能、用途、有效期限等資訊,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此外,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透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 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據此,如經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查虛假宣傳成立,銷售方及博主將面臨行政處罰。
湖南睿邦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劉明受訪時也表示,根據目前公開資料,涉事銷售公司的行為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消費者可以主張向商家退一賠三,市場監管部門也理應介入調查。「網紅帶貨機構的推廣本質上是一種代理行為,其在進行推廣前,理應做必要的核實審查工作,如果出現明知故犯或者理應知道還進行虛假宣傳等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行政部門也可以介入進行處罰。」
趙良善律師提醒,平台要壓實主體責任,嚴格稽核把關,要扮演好居中裁判角色,理應加強資訊巡查,及時對行為可疑的賬號做出遮蔽、下架處理;對帶貨商家及博主而言,任何漠視法律、挑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行為,任何試圖給消費者挖坑的行徑,都將咎由自取。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可先向平台投訴反饋,然後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或市監局反映,或者直接訴諸法院,依法維權。
來源:紅星新聞、新黃河等
值班編輯 李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