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家姑娘 素材/ 月兒
今天是我的生日,兩個小棉襖,親自下廚做菜,為我慶祝,滿滿的一碗長壽面,吃的讓我感動不已,不知怎的,就憶起了小時侯,在堂姨的鄰居家,吃的那碗湯面條。
我清楚的記得,那是在1982年的夏天。
當時,我七歲,是個又瘦又小的小女孩,放暑假了,就跟在媽媽後面,當起了「跟屁蟲」,媽媽有個堂妹,也嫁在了我們村,她的家在村子的南邊,我們的家在村子的西邊,三個生產隊的小村莊,鄉裏鄉親的都是認識的熟面孔。
那時候,我們村是綠樹成蔭的小村莊,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果園,一隊是梨園,二隊三隊是蘋果園,整個村莊,一到夏天全被樹萌籠罩著,一點也不覺著熱。
每家每戶的房前和屋後,都種了很多樹,而最常見的則是榆樹,槐樹,桐樹,香椿樹,棗樹,杏樹。
這些樹,媽媽說是「口糧樹」,種在家裏是有「特殊意義」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家中長輩們,也都不約而同的,喜歡在房前屋後種上這些樹,對於這一點,經歷過那個年代的朋友都懂。
而我吃的那碗,香香湯面條的故事,就發生在一個,房前種滿了槐樹的農家小院前。
那天,媽媽說要去村南頭堂姨家說點事兒,就早早的做了飯,那時候,吃粗糧是常有的事,玉米面餅,玉米面窩窩頭,蒸小紅薯小胡蘿蔔,蒸芋頭洋姜,是媽媽的「拿手菜」,可對於我,可是吃的夠夠的。
那天中午的飯,還是吃的早上烙的玉米餅,喝的面糊糊稀飯,涼拌的黃瓜塊兒。媽說,早上烙的餅多了,中午得快點吃,天氣熱,壞了就浪費了,那時候,誰家也舍不得浪費吃的東西,上頓吃不完的,下頓加熱後再接著吃。
吃完中午飯,媽媽對爸爸說,「你在家看著孩子,我去咱妹家說點事兒」。
說完,媽媽就要出門,我一聽,要去姨家,那我得跟著,說不定姨家有好吃的呢。
我說,「媽,媽,等等我,我也去」。
媽媽笑我,「這麽熱的天兒,你跟著不嫌熱呀」,說完還是牽著我的小手,娘倆兒一起往村南頭走去。
一路上,不時碰到在吃午飯的鄉鄰,三五成群的各自端著碗,坐在樹蔭底下吃著聊著。有人問媽媽,「剛強奶,大中午的,你們娘倆幹啥去呀」?
媽媽笑著回,「去俺妹家,有點事,你們才吃呀」。
說話之間,媽媽並沒有停下腳步,她性子急,想辦的事得快點辦成,心裏才得勁兒。
很快,就要走到進堂姨家的,那條坑邊的路上,剛轉進那條路上,媽媽說了聲好涼快呀,我擡頭一看,只見坑塘邊上那一長排的,槐樹樹萌下,涼風習習,吹在身上很是愜意。
這個地方,屬於我們村的最南邊,坑塘是我們一隊的養魚塘,在塘邊上,栽種了很多槐樹,樹齡應該有很長了,這些槐樹長的都很高大,樹葉茂密,即便是在盛夏,陽光也只能透過樹的縫隙照下來,聽媽說過,堂姨這裏像世外桃源,夏天最涼快,看來此話不假。
這條路,常來常往的只有堂姨和她的鄰居家,堂姨家在裏邊,她鄰居家在外邊。
那天,我和媽媽去了堂姨家後,媽媽很快就把要辦的事辦好了,堂姨說,「姐,你回家也沒有多大事兒,咱搬上板凳去樹底下涼快會兒再走」。
媽媽也想著家裏事也不多,多嘮一會兒也行。
堂姨和媽媽搬著板凳在前面走,我搬著小板凳在後面跟,剛出院門來到那條路上,我就看到好多人,而且還是我很面熟的人,堂姨鄰居家的人來乘涼了。
這戶人家是個大家庭,七個孩子,加上夫妻倆和公公,妥妥的十口之家,我和他們家的孩子也認識,有個小女兒和我年齡差不多,但由於兩家離的遠,我們小女孩之間很少有交往,對他們家並不熟悉。
媽媽和他們家熟些,我聽過他們的孩子喊我媽媽叫奶奶。雖然媽媽比女主人小,但蘿蔔不大是在「輩兒」上長的,老少爺們之間的稱呼還是要遵守的。
當時,媽媽剛走出來,還沒有顧上和他們打招呼,那個媽媽讓我喊仙仙嫂的女人,就熱情的和媽媽打招呼。
「剛強奶,你啥時候過來的呀,好久沒見你來過啦」。
「仙仙,你知道的,俺家小孩兒小,出不來嘞」!媽對她笑著說。
「那是,你看俺這一大「窩」子,到這個點了飯還沒有吃,小孩兒多,「張嘴貨」多,吃個飯像打仗嘞!仙仙嫂在笑著自嘲說。
正說著,只見有兩個大女孩從院裏擡了個大瓦盆出來,裏面還冒著熱氣,後面有個大男孩,用盆子端了一大摞子碗筷出來,我聽見堂姨對媽媽說,仙仙家一到夏天吃飯就這樣,都是用大瓦盆盛,屋裏熱,這兒吃涼快,每回看她們家吃飯,那個熱鬧勁兒,真讓人羨慕。
這時,只見那倆大女孩在往每個碗裏舀面條,舀了一碗又一碗,仙仙嫂和媽媽堂姨坐著聊天,她的女兒就端了一碗面條給她,剛出鍋的湯面條,面香味兒十足,聞著就好香。
那一刻,我心裏就好想吃,可小女孩比較矜持嘛,想吃也不敢開口要,可就是咱臉上的表情,卻把心裏想的「出賣」了。
當時,我的眼睛直勾勾的瞅著他們吃,呼漉漉,呼漉漉的聲音此起彼伏,好誘人啊,我走到媽媽身邊,用胳膊肘碰了碰媽媽,又拉了拉媽媽的衣服,媽媽和堂姨一看我的動作就明白啦。
媽媽笑著問我,「月兒,想不想吃」?我點點頭。
這時,堂姨喊仙仙嫂,「仙仙,湯面條還有冇,俺外甥女想吃」。
「有有!咦!你看我,咋不知道讓讓你娘倆哩,嬸兒,你們吃飯沒有啊,沒有吃你就吭氣兒,可別作假,咱好的沒有,湯面條管夠」說完,仙仙嫂哈哈大笑起來。
媽媽和堂姨也在笑,媽媽還笑著說,「俺這個閨女啊,吃飯從小就不中,非得搶著吃才能多吃點。她這是看你們吃的香,把她誘到啦」!
「三兒,快上屋裏拿個好看的碗,給月兒舀面條」!仙仙嫂沖著她的三女兒說。
「中,俺去拿」,那個叫三兒的大女孩連忙小跑要去屋裏拿碗,她還扭過頭沖我笑了笑。見我也在笑,三兒又轉跑過來,一把拉起我的手,一大一小兩個小女孩一起就去拿碗了。
那碗湯面條是三兒給我舀的,她不讓媽媽給我舀,還說這點小事不用奶奶動手,當時呀,我就跟在那個叫三兒的女孩身後,看她舀面條,白白的湯面條,上面飄著韭菜段,不僅好看也很誘人呢。
吃那碗湯面條時,我是和三兒姐妹四個一起坐在磚頭上吃的,三兒上頭有倆姐姐一個哥,下面三個妹妹,那兩個擡瓦盆的是大姐二姐和哥,三兒那時有十四五歲的樣子,我和她的六妹年紀差不多大。
只見那涼風習習的槐樹底下,五個小女孩蹲坐在磚頭上,每個人手上端著一碗一模一樣的面條,那一個個貪吃的小模樣,好喜歡人!
我聽見仙仙嫂和媽媽說,「嬸兒,這小孩兒呀就像那小豬崽兒,搶著吃才香嘞!以後呀,你就常帶著孩子過來玩,保管孩子好味口,你看俺家,一個個吃飯多香」!
隨後,就聽見很多笑聲,堂姨還打趣仙仙嫂說,「仙仙,把俺外甥女加上,你家夠上七仙女下凡啦」!堂姨的話,說的大家都又笑了起來。
這一幕,時至今日還猶如在昨天一般,讓我記憶猶新,那天中午的湯面條是真香,香到我快奔五了還是難忘,那快樂的童年時光啊,是真開心。
後來,就因為這一碗湯面條,仙仙嫂和媽媽居然成了好姐妹,雖然她們倆隔著輩兒份,但一點也不防礙她們倆的關系,好著呢。
媽媽說,仙仙嫂人爽快,待人真誠,值的交往,在她們倆漫長的人生歲月裏,互相幫助,互相扶持,現在,仙仙嫂有八十二高齡了,我媽媽也有七十六歲了,去年十一我還見到了仙仙嫂,她說想我媽媽了,就讓她孫子推著來看媽媽了,那天,老姐妹倆聊了大半天,還說起當年我們五個小女孩吃飯的情景呢。
等我長大後,還知道了一件趣事,仙仙嫂給她七個孩子起的名字老有趣了,老大叫春芳,老二叫秋雲,老三叫三秋,老四叫青雲,老五叫夢蛟,老六叫六夠。
唯一的兒子,大名叫春光,小名叫狗蛋。
老大老二的名字是仙仙嫂的公公起的,按所生的季節在起,老三是兒子,不按女兒的起,生了三秋後,一家人很想再生個男孩,就提前起好了叫青雲,誰知道生下來又是女孩,那也只好叫青雲了。
仙仙嫂愛人是三代單傳,一家人就盼望著多生個兒子發戶呢,生了青雲後,又懷了,生下又是個女孩子,仙仙嫂說這個孩子,得起名叫夢蛟,希望下一胎能生個兒子,誰知道,最後生的還是個女兒,這下,仙仙嫂的盼望又落空了,想啥不來啥,夠了夠了不生了,這不,最小的女兒就給隨意起了個名兒叫六夠。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想起這些往事,有人說:人越老越會想念小時侯。
還有人說:有時侯,我們不是在懷念過去的人和事,而是懷念那時的自己。
這些話,我覺著和我寫此文的初衷不太符合,我的內心不止是懷念那時的自己,更是懷念那時候人和人之間的純真感情,一張張笑臉是那樣的親切,在那親切笑臉的背後,是那顆純樸待人的真心。
那一碗簡單的湯面條,也終將會成為,溫暖我一生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