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怎麽走出習得性無助,擺脫懦弱型人格與消極的心理暗示,與自己和解?

2017-08-20心靈

誰不曾茫然失措?誰不想在自己的生命裏光芒萬丈?!我推薦大家讀這本郝澤鵬寫的【誰不曾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

2022年跨年音樂會上,一曲【我的未來不是夢】讓人無比動容。這是1988年張雨生演唱的一首勵誌歌。

「因為我不在乎別人怎麽說,我從來沒有忘記過, 對自己的承諾,對愛的執著,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過每一分鐘......」

這首歌陪伴了幾代年輕人,帶著勇氣和愛,追尋夢想。還有這樣的一本書【誰不能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也像一個陪伴者,在迷茫和困惑中陪伴我們堅持著,趕走心魔擁抱生活。

這本書裏有人間煙火情,有青蔥歲月感,有凡人世故俗,還有築夢青春誌。每個真實的生活故事裏都透視出深層次感悟,對心智的催化,和對生活的獨特理解。書裏的世界,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世界;書裏的人物,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人物。

【誰不能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的作者是青年作家郝澤鵬,他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和獨立音樂人。他的作品在各大網絡平台收獲了超高的人氣。

1、相信堅持的回報,總有一份熱愛不會辜負你

我們常感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學生的時候,孩子們拼分數;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們拼人際關系;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我們拼車拼房......

我們總是在被驅趕著過著被構架好的生活,迎合著別人的喜怒哀樂。

當我們感嘆「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的時候,偏偏就忘了問自己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想到哪裏去。

看著別人的生活蒸蒸日上,我們總是自嘲一句「羨慕嫉妒恨」,那是因為我們的心裏也有夢想。可是,我們沒有勇氣和自信去堅持,活生生地把夢想變成了幻想。

其實我們距離心中的夢想離得並不遙遠,只是沒有去努力追求。看看鉛球國手鞏立姣為了一個奧運冠軍夢,奮鬥了整整21年。她說人一定要有夢想,萬一實作了呢!

和鞏立姣一樣,每個追夢人都會在自己選擇的路上經歷磨難,誰不曾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

我們的夢想可以很平凡,可以平凡得像是書裏寫到的那位做著高中物理題的老人。他只是為了兒時沒有條件完成的小學學業,到了暮年堅持自學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有生之年,老人家還想有機會上大學。

正如作者郝澤平說的,即使我們不知道堅持能得到什麽回報,卻依然在固執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會認識到生活的真正意義,因為擁有夢想本身就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這份執著就是熱愛,因為熱愛才會堅持,只有堅持才能離夢想更進一步。美國哲學家梭羅說過:執著追求並從中得到最大快樂的人,才是成功者。

2、相信努力的意義,總有一天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的周圍不乏為夢想努力奔跑的人們,因為他們堅信努力的意義。而對於那些停下來的人們,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生不逢時,用抱怨來尋求一點點自我安慰,給自己的停滯找到開脫的借口。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我們寧願花時間去找無數個理由去思考,卻沒有給自己找到一個努力的理由去堅持自己的夢想。換句話說,我們只選擇了安逸,而沒有選擇奮鬥。

亞洲最年長的「百米飛人」蘇炳添即使在退役兩年後也沒有選擇安逸。31歲的他已經是暨南大學的教授,還是放不下那個所有亞洲人都望而生畏的夢想:站上奧運會百米飛人的跑道。

新技術,新方法,新傷病,蘇炳添選擇的奮鬥哪裏有捷徑?!不理解,不相信,甚至是嘲笑和質疑沒有讓他動搖,這才造就了他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的亞洲奇跡。

可能有人會說全世界只有一個蘇炳添,那麽是不是我們普通人就是作者筆下的丹丹呢?丹丹是作者的大學學姐,她最初的夢想是畫畫。她為了畫畫可以拋棄一切,接受孤立無援,甚至忍受遍體鱗傷。

可是她終究沒有抵禦過苦苦哀求的父母和殘酷的現實。她放下了畫筆,冰封了初心,走進順理成章的生活。可是,丹丹卻變成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人,因為自己辜負了過去,慚愧著未來。

正如作者說的,夢想本來就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只有堅持才沒有辜負。

我們可能無法成為像蘇炳添那樣閃閃發光的人,但是我們可以成為生活中的追夢人。相信努力的意義,總有一天遇見更好的自己。

3、相信生活的美好,總有一束為你而點亮的光

到底什麽樣的生活是美好的?記得在2012年的時候,中央電視台在中秋國慶前後推出了一檔【走基層百姓心聲】的專題節目,把「你幸福嗎?」這個話題傳遞進了千家萬戶。

「幸福」一詞成為媒體熱詞,也引發了中國人對「幸福」的思考。時代變了,社會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對於新生代的幸福觀產生了時代性的影響。

其實生活幸不幸福不是用來定義的,而是用來思考和追尋的。席慕蓉在【寫給幸福】裏說,她喜歡坐火車旅行,因為可以不屬於任何地方任何人,在單獨的時刻裏,她只屬於自己就夠了。

作者郝澤鵬也喜歡旅行,因為可以在旅途中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旅行的意義就是可以學會平靜地面對自己,因為你會發現在世界的每個角落,人們都在經受著生活的磨礪。

阿涼是作者旅行時遇見的一個女孩。她邊旅行邊在酒吧工作,唱自己喜歡的歌。這也曾是阿涼和前男友的夢想。旅行教會阿涼的是懂得放下,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隨時可以開始新的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人生的旅行,只要有勇氣啟程,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為我們沒有停止腳步去找尋真正的自己。那個更好的自己就是那束能照亮我們的光。

希臘歷史學家修西的底斯說過,幸福的秘訣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訣是勇氣。

寫在最後

【誰不曾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是一本貼近當代年輕人的有熱度的好書。

在當下快進式的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容易在慌亂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夜深人靜時,人常常會有一種格外的孤獨和打拼的疲憊。

當開啟【誰不曾孤立無援,誰不曾遍體鱗傷】這本書時,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久別重逢的朋友,可以彼此訴說自己的心聲,可以相互安慰和鼓勵,可以肩並肩地面對那個害怕黑暗的自己。

在這本書裏,我們可以和作者一樣,有一種讓靈魂得以安放的愉悅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