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獲評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十八洞村有啥「看點」

2025-01-02心靈
大湖之南丨獲評世界「最佳旅遊鄉村」,十八洞村有啥「看點」
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 楊迅
03:59
順著古樸平整的石板路拾階而上,一棟棟木屋錯落有致地點綴在青山之間,縈繞的薄霧,為遠處的苗寨平添了幾份靈動的氣息。走在湖南湘西州花垣縣的十八洞村裏,不時會遇到成群結隊的旅行團遊客,為冬日的鄉村註入勃勃生機。
不久前,聯合國旅遊組織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遊鄉村」名單,中國有7個鄉村入選,其中就包括十八洞村。「八山二田水,地無三尺平」的鄉村,經過多年發展文旅,變化實實在在,村民們的日子也過得紅火起來。
「獲評聯合國頒發的最佳旅遊鄉村,村裏發展旅遊的勁頭更足了。」十八洞村駐村第一書記龍科介紹說,村裏文旅發展有紅色、古色、綠色三種底色,分別代表精準扶貧、苗族傳統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讓一座深山苗寨獲評5A級景區,又登上了聯合國的大舞台。
紅色,為文旅發展鑄魂。
曾經的十八洞村貧窮落後,在大山深處鮮為人知。「山高坡陡路難走」「有女莫嫁十八洞」等歌謠,一度是十八洞村的真實寫照。
自「精準扶貧」重要理念提出以來,十八洞村踏上了脫貧攻堅之路,並於2016年底實作整村脫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八洞村場景。 楊迅攝
走進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主題陳列館,展廳裏一幅幅圖片,一組組數據,讓人真切感受到十八洞村因地制宜脫貧致富的實際成效。講解員介紹,經過多年發展,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鄉村振興迎來幸福蝶變。
近年來,十八洞村圍繞紅色資源發展特色旅遊,高質素打造新時代紅色地標,透過布置精準扶貧展覽、打造紅色旅遊路線、開設紅色黨課等方式講好脫貧故事。該村也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路線」。
在十八洞村,記者遇到了吉首大學商學院開展黨支部活動的師生,大三學生尹濤表示:「和之前在網上看到的資料和影片相比,感覺十八洞村變化挺大,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來這裏開展紅色研學,入腦入心,收獲滿滿。」
古色,為文旅發展賦能。
十八洞村是是典型的苗寨古村,90%以上的建築為傳統苗家建築,苗族文化底蘊深厚,是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份。近年來,十八洞村依托原生態資源和苗族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旅遊+」產業體系,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借鑒的旅遊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苗繡的扇子、枕頭和養生錘……走進十八洞村的苗繡鄉村振興示範基地,可以看到到處都是苗繡手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十八洞村苗繡特產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石順蓮表示,隨著文旅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外國遊客來到十八洞村,他們對苗繡手工藝品很感興趣,購買前也會進行詢問。「苗繡上為什麽繡了4只蝴蝶?」「蝴蝶是苗族的圖騰,象征福在眼前,四方來財」。「扇子上的圖案為什麽有鳥有花?」「鳥叫了,花就開了,寓意花鳥呈祥」……
十八洞村的苗繡鄉村振興示範基地。 楊迅攝
透過與外國遊客的交流,石順蓮和繡娘們也在傳播中國的歷史文化。僅2023年,村裏的苗繡企業就實作產值達50萬元。如今,苗繡作品已作為禮品,出口到德國、奧地利、馬來西亞等國。展望未來,石順蓮表示,她所在的合作社也在帶動附近的馬鞍村一起致富,希望新年有更多附近村落的婦女加入苗繡工藝品的制作,讓苗繡被更多外國遊客所熟知和喜愛。
綠色,為文旅發展添彩。
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區,山清水秀,註重生態環保,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成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近年來,十八洞村制定了村莊發展規劃,推廣有機農業和綠色種植方式,並以垃圾分類、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改善和提升鄉村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吸引八方來客,鄉村旅遊越來越火爆。
在十八洞景區,一系列環保設施為「無廢景區」的建立提供了有力保障。生態停車場、生態遊步道等設施的建設,提升了遊客的遊覽體驗,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景區增加了保潔清掃頻次,采用節水、迴圈用水等方式減少汙水排放量。
「以前,村裏豬糞牛糞滿地都是,到處搭滿了奇形怪狀的屋棚棚,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十八洞村養蜂大戶龍先蘭說,「現在環境變化很大,家家戶戶房前屋後都收拾得漂亮整潔,全村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大大提升。」
文旅發展紅火,村民的精氣神也更足了。
「看看我們的南瓜,剛從地裏摘出來的,不甜不要錢」 「我手裏這款土蜂蜜,產自當地,經過試吃,味道很好……」夜幕降臨,十八洞村的直播帶貨開始了,直播間就設在村支部。記者在現場看到,長凳上坐了一排村民,眼神中滿是期盼,身旁是自己帶來的各種農副產品,包括臘肉、土雞蛋、蔬果……
十八洞村直播帶貨現場。 楊迅攝
農產品怎麽走出大山?這是十八洞村團支部書記施康在探索的題目。2019年底,大學畢業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開始定期在網絡上開直播,講述十八洞村的故事,開展帶貨幫助村民們將山貨賣出去。2021年起,施康開始組建直播團隊,今年帶貨的總銷售額已經超過100萬元。施康說:「文旅發展讓我們的日子過得紅火,越來越多國內外的遊客來到十八洞村,我們的特產走向了全國各地,甚至遠銷國外。」
遊客來到村裏旅遊,住宿是重要的環節。走進十八洞村的阿雅民宿,老板楊正邦笑呵呵地和遊客介紹村裏的景點。他表示,民宿分為兩層。樓上客房,樓下農家樂牌,除了提供餐飲,還有稻花魚、苞谷酸等特色小吃和臘肉臘腸等土特產品,客人覺得好,會進行回購。民宿加上農家樂牌,一年能入賬20多萬。「新的一年,民宿營運將和當地的文化理念更加深度融合,希望更多人能到十八洞村走走看看。」
如今,文旅產業已是村裏的支柱產業,讓村民的錢包鼓起了起來。龍科介紹說,每個月都有國際友人前來,看看十八洞村的發展成果,學習脫貧攻堅經驗,感受苗族非遺傳統文化。十八洞村也開始拍攝紀錄片、宣傳片等,向世界進行推介。
新年在即,展望未來,龍科表示:「我們將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鞏固提升傳統產業,推進農旅、文旅融合發展,在特色種植、鄉村旅遊等領域不斷發展,帶動周邊的鄉村振興。」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顏珂
文字作者:楊迅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