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師盡量不做評價。為什麽我用「盡量」這個不夠清晰的詞?
因為「不評價」是個理想狀態。而每一個職業背後都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我們能接納自己是個「人」,可能用絕對的語氣就不大合適。每個人都很難做到一點點都不評價。可能有時候自己某個表情就已經傳達出評價的資訊。
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只說我自己,這樣比較安全,哈。作為咨詢師身份,我很難做到「從不」評價。我只能覺察自己「不輕易去評價」。
因為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一定處在一個系統中,一般不存在簡單粗暴的因果關系。
作為一個咨詢師,被來訪語言攻擊是常態,有些來訪(比如人格障礙)確實令我感到非常不舒適,即使嘴上沒有做評價,但內心裏其實是有評價的。
如果不是來自同一個來訪的經常性語言攻擊,面對一般的來訪,咨詢師需要提高自己的覺察能力。比如來訪只是表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咨詢師得知道自己不是法官。就算來訪轉述時有激動,咨詢師因為沒有在具體情境中,所獲資訊也是有限的。咨詢師關註點在來訪的情緒上即可,事件本身並不重要。
建議你和你的咨詢師去討論,因為這裏我們了解的,也只是你的轉述而已。我們不在你們的情境中,如果在這裏做評判,那和你轉述中的「咨詢師」又有什麽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