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人們為什麽習慣性傷害最親近的人?

2021-04-25心靈

做咨詢的這些年來,我發現絕大多數不和諧的婚姻/戀愛關系裏,雙方的互動模式中都突出兩個特點: 控制與指責。

他們之間彼此指責,同時也相互控制。指責通常以抱怨,貶低以及暴力(語言暴力、冷暴力)為媒介表現出來,而控制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聽我的」,而是透過上面的指責來達成推卸自身責任,同時擡高自己的目的。

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婚後幾年,孩子都生下來了,但夫妻兩人還在租房子住。這違背了雙方一開始的預期,於是老婆可能先指責老公:天天就知道忙工作忙工作,孩子全是我來照顧,到頭來你搞了半天連房都買不起。

老公一聽也不樂意了,說至少我賺得比你多,我每天忙成這樣也沒見你說過幾句好話,我為的是啥?我為的也是這個家。你帶孩子就帶的很好了嗎?隔壁小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們家的這麽大了還在尿褲子。

大家看出來一點端倪了嗎? 沒錯,兩人都需要對方來為自己的失敗「買單」。

而好的夫妻關系更應該是正向的,彼此互為對方的傾聽者。

武誌紅老師稱這種消極的關系為【病態共生】,而彼此互相控制指責的狀態叫作【共生絞殺】。

01.

親子關系中的 【病態共生】。

武老師原版的觀點, 是基於親子關系之上。

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者父親角色嚴重缺乏的孩子,很容易與母親建立一種病態共生的關系。

此話怎講?因為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便會把更多的情感和依賴寄托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兒子的身上。

因此,孩子不僅承擔了自己的角色本身,還同時承擔了一個「老公」的角色。

正常的家庭,大家可以觀察到媽媽對爸爸的感情就是時有埋怨,但總體也很依賴對方,有什麽煩惱都會和爸爸說。而在孩子面前,則永遠是一副為母則剛的樣子。

你很難從自己媽媽身上看到她的脆弱,更多的反倒是堅強。

但對於上述異常的家庭,母親則會把自己的埋怨和依賴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

比如:

  • 「你永遠陪在媽媽身邊好不好」,
  • 「媽媽每天工作這麽辛苦,你只知道貪玩,能不能用功點讀書」,
  • 「你就不能幫媽媽切個菜洗個碗嗎?」
  • 「你現在長大了,一個人在這麽遠的城市,媽媽感覺自己就像棵無根的樹一樣。」
  • 你會不會覺得,這種話,這種語氣,反倒更應該對老公說?

    在孩子的角度看來, 自己不得不為母親的感受負責,不得不像個大人一樣去照顧母親——因為如果我離開了,她一個人可能活不了。

    但從孩子的角色看來, 很多現實問題又無法像成年人一樣去解決,自己吵也吵不過,逃又逃不掉,唯一能做的只有逆來順受。

    到此,這位母親已經對孩子的獨立人格完成了「 絞殺 」。

    在這種與母親的病態共生下,未來的媽寶也就形成了。 倒不是因為他愛媽媽勝過愛你,而是他自己的人格已經在成長過程中和母親融為了一體,雙方誰離開誰都無法獨立存活。

    所以在與你相處時,Ta預設帶著母親的那一份,並在潛意識中早已把母親的觀點當成了自己的聲音。

    02.

    親密關系中的【病態共生】。

    那在成年後的親密關系裏,為什麽同樣存在著「共生」的狀態? 因為兩人的邊界感都太弱了,互把彼此當作自己一部份的延伸。而邊界感弱的體現,則有兩種模式:

    1. 口欲期模式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因為吃喝拉撒都離不開母親,所以會認為「母親和自己是一體的」。如果在這一時期沒得到妥善的照料,長大後便會呈現出【口欲期固著】的狀態。

    而口欲期固著者邊界感弱的體現,就是愛抱怨,要對方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比如:

  • 「我今天早上真的起不來,結果又遲到了,都怪你每天那麽晚睡」
  • 「我最近又胖了,你以後做菜能不能少放點油」
  • 「我今天心情不好,你能不能別煩我了」
  • Ta們就像一張永遠在吮吸的嘴,吸幹對方最後一絲的耐心和精力。

    這源於Ta們吃奶時期沒有得到一致性很強的照顧。要麽父母一個疏忽,在外面忙了一天,孩子也餓了一天;要麽就是孩子餓了,卻換來媽媽嚴厲的指責「我幾小時前剛給你餵了,你怎麽又哭?你就哭吧,什麽時候消停我什麽時候理你!」

    所以饑餓和空虛感便成了孩子長大後心理的主旋律。

    非常害怕孤獨,希望伴侶能一直陪在自己身邊;

    可當伴侶真在身邊時,Ta們又不停抱怨,要伴侶從身體到心靈徹底的照顧自己、為自己的所有感受負責。

    2. 肛欲期模式

    嬰兒成長到一定階段後,開始學會區分我就是我,媽媽就是媽媽,所以我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而第一個自我照顧的動作,就是學會控制自己排泄。這也是與媽媽第一次的分離,如果在這時期的分離焦慮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孩子長大後便會呈現出【 肛欲期固著 】的狀態。

    肛欲期固著者邊界感弱的體現,就是愛控制,要為對方的一切負責, 比如:

  • 「你以後12點前必須睡覺,熬夜沒意思」
  • 「以後做菜少放點油,你也知道我習慣吃清淡,這比較健康」
  • 「與其在這裏一直和我說個不停,不如多去幹點實際的事」
  • Ta們則像肛門一樣,牢牢把握著你的「出口」,說你會拉肚子就是因為亂吃東西,我這也是為了你好,你怎麽不聽呢?

    而被控制的一方就覺得,能不能給我留最後一絲空間,不要那麽事無巨細幹涉我的所有事情。

    這源於Ta們的第一次分離,被父母「安排」過度。

  • 「一讓你自己吃飯你就把東西弄得到處都是,我還是直接餵你吧」
  • 「你看你走路又摔角了,這麽大了還走不穩,我還是背著你走吧」
  • 這些表現被Ta們幼小的心靈內化以後,則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模式: 對父母極度服從,並在這個過程中壓抑了許多自身的不滿和攻擊性,並把這些負面情緒透過控制的形式(即父母控制自己的模式)投射到伴侶身上。

    親密關系永遠是親子關系的延伸,在Ta們成長的經歷中:

    前者壓根沒完成與父母的分離,嚴重的依賴父母,並在後續嚴重依賴伴侶;

    而後者則永遠處在第一次分離的狀態裏,有自己的想法卻被父母扼殺並牢牢控制,並在之後的關系裏牢牢控制伴侶。

    如果關系中兩方都處於其中任意一種狀態裏,那麽伴侶間的病態共生就很有可能發生:其實誰也離不開誰,雙方都很需要彼此;但相愛相殺,Ta們始終處於不斷消耗彼此、不斷彼此牽絆的過程中。

    03.

    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間的病態共生,其本質都是沒有成功完成與父母的分離。而親子間的伴侶關係更是完全與母親融為了一體。

    如果螢幕前的你也有類似的情況,那麽走向獨立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生氣、學會說不。

    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但人們總是做不到。周圍的人應該經常對你說:「你為什麽不能拒絕你父母?」,「既然你老公/老婆一直這樣,你為什麽不跟Ta溝通清楚呢?」

    但每次聽到這些話,你都會選擇性忽略,和對方繼續傾倒你的苦水—— 因為在你的潛意識裏,拒絕自己的父母/伴侶是錯的。

    這在心理學上叫作【習得性無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一開始自己嘗試過拒絕,但得到了幾次很大的負反饋之後就放棄掙紮了。

    但實際上自身框架的建立需要時間,人與人之間清晰的界限也是真正健康交流的前提。重要的不是你每次拒絕的效果有多好,而在於你到底說了多少次「不」。

    當然,我這裏說的」學會生氣「,絕非像一開始說的那樣去指責、讓對方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是學會為自己負責,也讓對方承擔起Ta的責任。

    比如開頭說的,老婆怪自己不會賺錢又不帶孩子,與其把責任推回去,不如告訴她:

  • 現狀就是這樣,我們當下也改變不了,罵我會讓你更好受嗎?(我沒必要為你莫名的情緒負責)
  • 孩子的事情,你可以告訴我要求,我也願意對Ta更上心。(承擔自己的責任)
  • 這樣一來,界限明顯清晰多了:你拒絕了對方對你邊界的侵犯,但沒有拒絕你們之間的溝通;你展現出了攻擊性的框架,但又並未踏足對方的人格邊界。

    如果對方是個無微不至控制你的人,不論你做啥,Ta都試圖給你安排、糾正你一下,那麽這就涉及到了」被動攻擊「的概念。限於篇幅原因,我們在後續文章裏繼續慢慢道來。

    成長系——我們應該學會怎麽樣去愛一個人:

    如何讓一個男人在精神上離不開你?

    他從來都沒愛過你嗎,他只是愛自己——自戀性人格的愛情模式是什麽樣的?

    戀愛復合失敗的三大元兇之一——阻抗型交流

    作的本質是離不開自己對安全感的索取

    求生本能:性格缺愛,戀愛總是用力過猛怎麽辦?

    為什麽我會很害怕和別人建立親密關系?

    怎樣才能忘掉一個人,放下一個人?

    如何克服焦慮型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