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刀劍的價格差異為什麽這麽大?

2018-10-18心靈

之前不想點名的,但是這位 @左轉右轉叮鈴鈴 一而再、再而 三地不斷輸出錯誤的知識,甚至胡編亂造,還不斷碰瓷艾特我,那就不好意思了 ,我免費教你點基礎常識,免得你不知道自己斤兩。

我們一句一句來。你之前說得非常清楚,下面有我截圖為證:

古刀劍制作方法有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鍛造,一種是鑄造。鑄造法為古代刀劍最主要的方式(灌鋼等等 ,可比較同時期的印度大馬士革),各種技藝大多已經失傳,您手裏的 '遼金刀',尤其是'七星劍',我十分懷疑是老鄉造。

我之前吧,覺得沒必要和你這樣基礎常識都沒有的人認真,也就不為己甚,沒點你名 ,只指出了你的常識錯誤,免得流毒貽害。但是,隨後你各種修改狡辯,然後開始各種胡編亂造,錯漏百出。

我想問下,這位同學,你小學語文及格了沒有?

你先說「古刀劍制作方法有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鍛造,一種是鑄造」,被我指出錯誤後,改口說「古代刀劍制作的確是鍛造為主,也的確是主流,青銅劍是銅錫比例只能鑄造,表述不清楚是我的錯」——這是表述不清楚嗎?一種是鍛造,一種是鑄造,這分明就是對「鑄造」和「鍛造」這兩個概念一無所知,才會混為一談。

然後你說:「鑄造法為古代刀劍最主要的方式(灌鋼等等 ,可比較同時期的印度大馬士革)」——任何人都無法從你這個表述裏得到你想表示說的是當時的高碳鋼這個結論吧?這非常明確地在說,鑄造法是造刀劍的的最主要技術,而不是在討論高碳鋼之類的材料問題。這說明你把灌鋼法當成了工件制造技術,而不是材料提純的冶煉技術。

我免費上課——鋼鐵「冶煉」,是把鐵礦石或初級原材料成品還原提純,得到所需的成品鋼材。灌鋼法,就是南北朝發明的把生熟鐵提煉為品質較高的鋼材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產出的是成品鋼,不是刀劍,不是任何用器。

鍛造,則是把鋼材等原材料透過延展、折疊、焊合等技術,制成刀劍等產品。

清楚吧。

然後這句——「灌鋼等等 ,可比較同時期的印度大馬士革」,又全錯。

從這句話,我可以知道你對灌鋼法和大馬士革鋼一無所知。我多年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講述印度烏茲鋼和大馬士革鋼的不同之處,那根本就是兩個東西。

文章很長,我摘相關的幾段:

印度:瑰麗的烏茲寶刀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印度的烏茲鋼兵器。
在印度,由於烏茲地區特殊的礦石開采量限制,使得坩堝煉制的烏茲鋼基本只被用來制造高檔兵器,所以此種半液態坩堝冶煉技術反而得以傳承綿延了很長時間,一直到烏茲地區特有的鐵礦被開采殆盡後,這種特殊的冶煉技術才漸漸沒落,到了十七、十八世紀左右,終於也成為了千古絕唱。
烏茲地區特有的這種坩堝冶煉鋼,在類別上屬於鑄造型花紋鋼,它是直接自冶煉得到的結果,所以無論是從冶煉方式還是其效能和成分,還有制造刀劍成品所需要的鍛造方式看,都與後來歐洲大馬士革鋼這種將幾種含碳量不同的鋼材以折疊鍛打手法焊合而成的焊接型花紋鋼,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烏茲鋼和大馬士革鋼,雖然同為花紋鋼,但卻是從冶煉方式及成分、效能都完全不同的兩種鋼材,一為鑄造型花紋鋼,一為焊接型花紋鋼,兩者唯一一致的,是它們最後都是能在成品上顯現特殊花紋的花紋鋼而已。
由於烏茲鋼原材料在17世紀左右被采完,所以此後已無法打造出傳統意義上的「烏茲」刀劍,之後盛行於歐洲以折疊鍛打得到的焊接型花紋鋼,即「大馬士革鋼」,雖然也有人曾將其叫作「烏茲」鋼,但實際已是一種與傳統意義上的「烏茲鋼」有著根本不同的鋼材了。因此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認知。
中東:赫赫有名的大馬士革刀劍
在烏茲鋼逐漸消失的同時,由於采用烏茲鋼鍛造的刀具那美麗的花紋和出色的效能,故而此種質地的刀劍在中東及歐洲價值不菲,大量的烏茲鋼被販運到歐亞交界處的大馬士革地區,在那裏由工匠們鍛造成各種武器出售。但因烏茲鋼產量限制,而後又因礦藏枯竭幹脆絕跡,是以大馬士革的工匠們自得到這種材料起,就一直試圖自己制造出這種材料來,不過遺憾的是一直沒人能復制出烏茲鋼。
也因為這裏曾一度是印度烏茲鋼印度刀具集散地這個原因,使得有不少人反而將烏茲鋼混淆為大馬士革花紋鋼,這也是需要註意的。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大馬士革的工匠們卻以他們的智慧和嫻熟的技藝,創造出了與烏茲鋼比較接近的焊接型花紋鋼,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大馬士革花紋鋼。
這種鋼材,是將幾種不同含碳量的鋼材鍛合在一起,因此在成型後經過一些特殊處理和研磨,也能顯現出特有的花紋,雖然它與烏茲鋼的花紋及內部結構都完全不一樣,但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最關鍵的是大馬士革鋼的制造原理,使其能大批次生產以滿足刀劍制造業的需求,所以在短時間內就在歐洲及中東地區發揚廣大,用它制造出來的兵器,最終得以躋身於世界名刃之林,成為了一個獨立體系。
這種制造工藝,在近些年出現了瑞典粉末鋼後,更是達到了一個頂峰。
所謂的瑞典粉末鋼,是將幾種不同成分的鋼材粉末放置於真空高壓容器內,經過高溫高壓處理融合後,得到的有著特殊花紋的花紋鋼,產品的各方面的物理、化學效能都十分優秀。
這種方法,因為可以控制噴頭將不同的鋼鐵粉末按制造者的要求進行排列,所以能得到多種不同花紋的材料,並且能制造出非常精細的圖案來,因此在現代刀具中,相當部份使用瑞典粉末鋼制造的刀具,早已脫離了純粹的刀具概念而成為了藝術品。

我可以很清楚地說,公元六世紀的南北朝時期,歐洲還沒有大馬士革花紋鋼這種東西,而印度的半液態坩堝鋼,則叫烏茲鋼。大馬士革鋼得在十字軍東征、莎拉丁稱雄時期才出現。以及,大馬士革城在敘利亞,不是在印度,所以「同時期的印度大馬士革」,又是什麽鬼?印度的大馬士革鋼?不好意思,印度只有烏茲鋼。

大馬士革鋼有兩個概念,原始概念是 印度坩堝烏茲鋼運到敘利亞大馬士革城的再加工產品。延展概念是後來烏茲礦斷絕後,大馬士革工匠仿制印度烏茲鋼的焊接花紋鋼。

再然後,你說的「鑄造法為古代刀劍最主要的方式(灌鋼等等 ,可比較同時期的印度大馬士革),各種技藝大多已經失傳,您手裏的 '遼金刀',尤其是'七星劍',我十分懷疑是老鄉造」——各種技藝大多已經失傳,是什麽失傳?鑄造法?鍛造法?遼金刀有什麽失傳技藝?七星劍有什麽失傳技藝,導致你覺得是老鄉造?說說 ,有知辨識藏著掖著,來。

我直截了當告訴你,在遼金刀和七星劍這種物件和品種上,沒有任何失傳技藝。你倒是說幾個出來啊,大多失傳呢,說明很多啊 ,舉幾個不是問題吧?

至於老鄉造,不好意思,你真的不夠資格,因為從你的舉例和表述中,我可以很清楚地說,你沒有任何古兵器鑒定知識,你也不在中國的古兵器圈子裏。不然你可以直接在群裏艾特我。還談銹蝕 ,我都懶的駁你,你見過幾件遼金器和高古鐵的皮殼?一看就沒有任何上手經驗,大開門的東西居然談銹蝕,知乎上古兵和文玩圈的人不少,你喊幾個來看看。

至於鋼鐵器上鉆孔,你說1830年才有,你還是去軍博和各地博物館多看看吧,從漢代開始,鋼鐵器上鉆孔就不是問題,按你這說法,刀劍的尾鉚孔都沒法開了,得1830年以後了。哦,你大概不知道中國有鐵雕技藝吧,鏤空鐵雕神奇不?鋼鐵可以雕穿的哦,老鄉造?永樂大保健知道不?老鄉造還是外星造?中國還有種東西叫雷火鞭知道不,就是外形像鞭鐧,但是中空,根部鉆眼可以點火發射火藥彈丸的家夥,神奇吧?這東西明代就有,徐州博物館常展裏也有一根,沒見過吧。鋼鐵在1830年前沒法鉆孔?你是歷史發明家吧。

之前不想搭理你,給你留了面子,告訴你錯了默默修改就是,我也不會怎麽著你。修改完了還各種胡編亂造,還繼續碰瓷,那就不好意思了,得點名批評,免得錯誤百出的東西到處流傳貽害他人。我又截圖為證了。

還拍賣,搞清楚文物的文本價值和市場價值再發言。一件器物,難道你就知道用拍賣價格衡量?很多文物拍賣價格高到幾千萬,但文物的文本價值幾乎沒有,這話你能聽懂嗎?明清刀劍好的你大概耶是根本見不到,上周古兵圈年末聚會了兩次,東西多得很,不過你肯定見不到。要不要我帶你去看看?至於說品相,我有品相好到戰國時期佩劍還帶完整柄木劍身金光刺溜的,但是這和這個話題有關嗎?需要貼上來嗎?

混刀圈,真不知道是哪個刀圈的,趕緊來人領回去,別出來傳播錯誤。反正古兵圈裏沒你這號。如果是百度百科刀圈,那就沒法了,因為百度肯定不領人。

--------------------------------------------之前的內容

看見有位同學在這個問題下的答案裏點我名,很認真地看了開頭幾段就不想再看了。連基本的金屬冶煉和鍛造常識都不具備,就敢指點江山,我也真是服氣。我放個截圖吧:

我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這位同學,古代鋼鐵實戰刀劍就只有鍛造的,鑄造只能鑄造青銅劍和兵器,這是最基礎的常識。

以及,灌鋼法是冶煉方式,是冶煉技術,不是刀劍制造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煉出合格含碳量的鋼材。

至於什麽道家用七星鉆孔嵌銅1830才有,真是……歷史發明家。

回去把基礎常識學好了再來發言。

搜了下,原來是一位百度百科學家,失敬失敬,你不知道百度百科什麽人都可以編輯,這種一看就是龍泉銷售科歷史發明家胡扯的東西你也敢用?哈哈哈哈哈~

————以下原答案———

因為外出了一周,所以成稿晚了,非常抱歉。

不過也好,正好成了2019年的第一個回答。

正題之前,先說幾句閑話。

之前討論刀劍那個答案下的評論裏,絕大部份人都非常友好,認真討論什麽原因使得劍條變彎的有之,用自身專業知識討論解決方案的有之,做記號有之,嘻嘻哈哈開玩笑討論彎和直的問題有之……這些,我覺得很是令人快樂,這也是在知乎答題的原因。

但是也有那麽一些令人反感乃至鄙視的人存在,譬如因為不能如它們所願那樣馬上知道答案,於是口出惡言有之,詛咒辱罵有之,惡意貶低有之,種種醜態不一而足。對這些人,我慣常的做法就是拉黑。

如果你是個刀匠,急於想知道其中的關竅而來找我,那麽我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果你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急於知道答案,那麽只能麻煩你等一等,因為我有足夠的理由讓你等。而且吧,我為什麽非要滿足你這麽一個與造刀劍毫無關聯的人的願望呢?你是上門請教了,還是給了我什麽好處了?俗話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想得到東西得有最起碼得禮貌吧,連最起碼的為人禮貌都不懂,我可不慣這種鍵盤蝦毛病,有多少拉黑多少。

實際上,之所以這個答案之所以要另起一篇,是因為說起來其實不過一句話就可以,但是其中的包含的資訊和內容相當大,必須獨立成篇,不然不但和之前那個刀劍誰厲害的問題無關,也無法協調全篇的脈絡和中心思想。作為一個曾經的資深編輯、文字作者,我有自己的審美和文字創作標準,有我自己所謂的底線,有些事我是肯定不會幹的。

以及,對於我,根本不屑也不需要賣關子來拉讀者。

閑話說完,開始正文。

說起這個刀劍差異……呃,六學害人吶。

我們還是從頭說起吧。

首先是在那個刀劍誰厲害的問題下,我發現很多朋友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說法,那就是 刀比劍結實,甚至還有說劍脆弱的。

我不知道這是哪裏得到的知識,而且居然有那麽多人深信不疑。

首先我要說的是: 不提形制談堅固度的,都是耍流氓。

現成的例子,就是我手邊正好有一口年代下限為元明時期的雙股七星劍……之一。另一口,估計肯定不可能得見了。

客官請看,這口劍通體寬度不小於45MM,厚度不小於8MM,我就問這劍脆不脆弱?以我打鐵的身板和手勁,單手根本用不動這口劍,得靠掄才能使開來,但是那感覺就像是在用一根鐵棍砸人。我不知道這對雙股劍當年的主人是什麽人,其人膂力必然奇大,用這麽一對絕非常人可用的大劍,可惜這也是不可能知道答案了,憾事一樁。

插播點兵器斷代的知識。

首先,之所以說這是雙股劍中的一口,是因為這口劍一面平造,一面起脊,也就是橫截面是三角形的,這是很典型的雙股劍形制。

而斷代為元明時期的依據,則是其劍格為標準的元代十字格大類中的山字格,也就是在一字橫格中間部位向劍刃方向有一個凸起,這種格從元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早中期。而且這個格和劍首、柄箍並非原裝,但都是老配(為什麽是老配不是原配這事不展開說了,因為太多內容,而且需要對照實物或微距攝影圖片解說才行,所以直接說結果了),也就說格和柄箍最遲是在元明時期配上去的,所以這口劍很可能是宋或元早期的,其下限為元明。其實這劍的劍身、劍肩和劍尖形制,都蠻符合宋劍特征的,不過斷代一般斷下限而不是上限,所以暫且斷為元明時期。

所以以後不要拿歐洲大劍來說事了哈,我大天朝也是有厚重大劍的,不但有,而且還是雙劍,雙劍士可不好找,哼哼哼。

以及,難道大家都認為鋼鐵很脆弱嗎?就算25——35MM寬的劍,也一點不脆弱啊,親,堅固得很。如果不是可勁奔著故意糟蹋的目的去,你幾乎不可能造壞這尺寸的一根鋼條子。

不信的話,你拿口幾百塊的龍泉劍去試試,捅砍豬肋排、豬蹄膀,穿刺冰箱門什麽一點沒問題——這些事我都幹過,當然,用的是我自己造的刀劍。不過就刀劍基礎效能來說,你淘寶買口龍泉劍,並不會破壞試驗結果。當你真的這麽幹過之後,就知道35MM寬6——8MM厚的鋼條子有多結實了,我保證你不會再說劍很脆弱這種話。

再一個問題,就是 中國古代的刀,其實並沒有比劍厚重,至少在一千多年的時間,刀劍寬度和厚度基本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從漢到隋唐,中國刀劍寬度並無太大差異,普遍在25——35MM左右,平均30MM上下的居多,漢和隋大約是最窄的。且通常而言,在隋唐之前,一個時期的刀有多寬,通常劍也多寬,不會有太大差異。我藏有多口漢代環首刀和漢劍,以及各種魏晉南北朝隋唐刀,至少我收藏的這些朝代的刀劍,數據都在這個認知範疇內。實際上各地出土和博物館的藏品,也未脫出這一普遍範疇。

嗯,這次我手邊正好有……這麽一堆刀劍,我一次性放上來吧,算是送給大家的新年福利哈,以前沒公開合照過的。為了大家有直觀感受,還特地放了橫豎兩把尺,方便比較。

從右至左,分別為: 遼金刀、漢劍、漢劍、魏晉環首、南北——隋刀、宋環首、明環首。

大家可以看下,漢劍和南北——隋刀的寬度幾乎一致;和魏晉環首也差異不大。長度差異有,但也不大。那口短的漢劍比較特殊,可以忽略。漢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列裝的實戰劍裏最窄的,然而也和隋唐刀寬度並無大的差異,咱們有實物就不動嘴了哈。

中國歷史上刀劍寬度出現大的差異,是從宋遼金時期開始的。宋環首、明環首明顯比漢魏隋唐刀劍寬厚,遼金刀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巨無霸,這口遼金彎刀單厚度就有一厘米多。

刀劍在這個時期同時開始變寬、變厚。其中刀的寬度和厚度,增長最快。劍雖然同步跟進,但並不如刀那麽步伐大,發展到後世,尤其是清,劍就明顯窄於刀了。而刀,最後發展成了現在影視劇裏不管什麽朝代都用的那種清刀形制。老實說,我非常不喜歡這種形制,因為它極不符合我的審美,所以清刀我只有寥寥無幾的幾口,收藏它們並非因為喜歡,而是作為系列收藏裏的必須品,必須要有。內心裏我就沒有喜歡過這種形制,尤其到了晚清民國時期的牛尾刀,在我看來,簡直可以說醜到飛起。

我最喜歡的,還是從漢——隋唐,最遲到宋的中原傳統直身刀形制。

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刀開始變得有彎度,而且這個變化非常快。具體是遼先變彎,還是金先變彎,不好說。但是毫無疑問,遼、金早期的刀,依然和宋一樣,是直的——這老是彎啊直的,大家千萬不要誤會哈……

而且通常來說,我們認為遼承唐制,這一點從很多地方都表現得非常明顯,譬如造像、鏡子等等,遼和唐的風格,甚至比宋都要緊密。

彎刀這個形制,從北向南傳播途徑是毫無疑問的。我手上這兩口來自黑龍江的遼金刀,體形都非常巨大,其中一口你們已經見過了。另一口和黑龍江館藏的「金大定二十九年」刀完全一致。形制上基本就是直刀。而那口大彎刀,從刀擋、刀夾及刀身形制來看,也同為北方遼金體系無疑,可以認為是遼金後期的產品。

我經常說,從兵器上可以看見非常多的資訊。譬如刀形的這一變遷,就說明宋遼金時期的戰爭形式,和漢——唐的戰爭形式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漢——唐的刀劍,明顯利於刺。其刀劍長度都非常長,普遍在1米以上,通常在1米2左右,將一寸長一寸強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它們的刀劍身都不寬,刀頭部一般呈135度的折角,非常堅固,利於穿刺。劍就不用說了,光是看,就能感受到它那尖銳劍尖帶來的穿刺痛感。

而宋遼金的刀劍,明顯長度變短,普遍在80厘米上下。刀劍身變厚,1個多厘米厚的刀劍非常普遍。刀開始出現弧度,而且隨著時代推移,弧度越來越大。而一部份刀的刃尖幾乎取消,尤其宋環首,就是個平頭西瓜刀款式,無論如何都非常不利於穿刺傷害。因此,這些變化都說明了這個時期戰場上刀劍的主要殺傷方式,已經不是漢唐時期的穿刺,而是大力劈砍。看看宋環首的厚度。

由這一點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期的鎧甲和盾牌等防護,肯定開始大振幅克制穿刺傷害,最終迫使刀劍由穿刺傷害向劈砍傷害的方向發展。這點從宋遼金鎧甲的款式和制造方式上,也表現的非常明顯,不過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至此,我們基本已經解決了刀劍的牢固度問題,也就是說 在同等尺寸的情況下,刀劍牢固度其實並無太大差異。而中國歷史上從漢魏到隋唐,刀劍的尺寸差異又並不足以造成劍被淘汰出戰場的這個結果,那麽劍自漢代起就從實戰器行列中逐漸被淘汰,就是有另外原因的了。

以及,我們哪怕 從力學角度考慮,劍的截面是菱形,刀是三角形,抗折彎強度也是劍比刀大。

綜上所述,刀比劍結實的說法,既沒有給前提,也有點想當然,並不符合事實。

又,也正是在宋代,中國刀劍品質開始急劇下降,而在刀劍制造上此前一直向中原大陸學習的日本,刀劍品質卻在這時開始領先中原大陸,以至歐陽修特地做了首【日本刀歌】來述說這一狀況。其他不說,我們可以確認的是,日本保存至今的刀劍造法裏,有很多成分是來自中原大陸的。

這點對後面的文章很重要。所以在這特地強調一下。

造刀和造劍的難度差異,在我沒有動手的時候,我也覺得差異不會太大,能大到哪裏去呢?

那個時候,我忘記了陸遊對他兒子說過的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等我真的動手,頓時發現難度差異不是一般的大,是很大,巨大,非常大,大到我都無法造出一口筆直的劍來。

我前後造了好幾口劍,一水的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劍……說起金蛇劍,金蛇劍是馬來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明年中馬合拍的……啊,不對,應該是我手邊正好有口「金蛇劍」,大家可以看看,這是馬來克力士劍,非常符合金大俠筆下的金蛇劍描述。我造出來的劍呢,當然沒這個彎,不過我比它還多一些彎的方式,它是左右彎,我的同時還會上下彎……就問你們服氣不服氣!

這些「金蛇劍」全被我毀屍滅跡了。我是不會給後人留下攻擊本刀匠的口實的。

同誌們吶,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記得這話啊!真理啊!這肯定是陸遊用錢堆出來的詩句啊!也是我燒錢得來的切身感悟——開一次復原的古代爐具鍛造古法刀劍,光燃料一次就得大幾噸,一點不誇張,就不說其他耗費了。

之前我說過文物復原和仿制的區別。復原,是用原工藝、原材料,再現當時的物件。仿制,就可以無所顧忌地用現代技術,只要外形一致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麽經常看見新聞說,有個什麽什麽文物集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之力,耗時多少年,才復原成功的原因。千萬別因為這樣的新聞報道,就誤以為古代造物我們現在造不出來。實際上只要放開手去做,基本上都可以做出來。少數做不出來的,大都是成本問題,譬如某種配料比例需要用窮舉法來確定……那肯定就不幹了,沒有必要這麽燒錢是不是。

我的爐子,是按漢代遺址復建的。漢代鍛爐各地都有發現,如瓦房莊、鐵生溝等遺址,形制基本一致,因此建設比較容易。不同的是我沒有用鐵生溝遺址那種白色鋁土做爐基,而是直接用了耐火磚。畢竟咱不差錢是不是……其實是偷懶。漢代鍛爐用了耐火磚做爐壁,出於成本考慮,爐基用粘土夯制的,沒有全部用耐火磚建造。咱們就沒這個節約的必要了哈,耐火磚忒便宜。

從網上找了張瓦房莊遺址的圖片,這是個冶煉爐。鍛爐的樣子和它前面那截相仿,就是我畫圈的部位,無非是高一些,大約到腰部,方便工作。

當時的爐子因為實驗工坊搬遷數次,已然不存,成為了本人的紙面歷史。現在的爐子,因為已經過了當時那個完全復原的階段需求,所以雖然具備了所有的歷史要素,可以滿足全部實驗需要,但為操作簡單,已經有了大振幅改進,外觀和原始漢代鍛爐不太一樣了,後面你們會看見的。

漢代鼓風有三種,人力鼓風,牲畜鼓風,水鼓風,一般稱人排、馬排、水排。都是透過風管將空氣吹入爐膛。這個技術在當時已經很先進了。沒說的,咱們原樣做一個風管系統,無非鼓風改用電,把功率偵錯一下,讓風力保持在人力畜力的程度就是了——不然我上哪兒去找這麽多徒弟來拉風箱?

然後,我就信心滿滿地造出了金蛇劍。

之前造過短劍,就沒有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 彎曲是淬火後內應力不勻造成的。

因為爐膛溫度不均勻,熱處理之後,爐溫不均勻造成的應力不均勻就導致了劍身各種彎曲。這問題在鍛造時發現不了,只有在鍛造完工進行熱處理之後才會暴露。一旦應力大到出現如此之大的形變,就不是單純靠回火可以解決的事了,所以大家不用往這個方向去想了。

之所以造短劍沒出現這個情況,是因為工件所占的爐膛區域小,溫度相對均勻,工件也短,應力分布哪怕不均勻,反應也不明顯。當開始造一米二長劍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而且這問題無法解決。

我設想和操作過很多方案,譬如改造風管,靠風力來均勻爐溫。結果:失敗。

爐溫和燃料不均勻也有關系,於是加深爐膛,改燃料大小,打碎燃料到一定程度使之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均勻,再加大疊堆厚度,以改善爐溫均勻度。結果:失敗。

各種改良的結果,是有所改進,但是依然無法造出筆直的長劍。總之,爐溫始終無法均勻到熱處理淬火後劍條應力分布均勻的程度。

每次改造都需要很多時間,人力物力,信心滿滿開爐,然後失敗。不斷重復。

這一卡,就是幾年。讀碩讀博跟著導師做新課題實驗的同學,想想一個實驗重復幾年不成功,就可以體會到這種心情了。

那麽,古人又是怎麽做到的?

於是有一次拜訪上海華諾朱總的時候,突然想到華諾有日本刀匠,而日本人一直都在用傳統工藝造刀劍。

於是請教之。

然後一句話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日本刀匠 在淬火前加熱工件時,鍛爐的爐膛上要覆瓦。 也就是蓋幾塊瓦片上去,把爐膛封閉住。

頓時耳朵裏猶如黃鐘大呂,反復回響著覆瓦覆瓦覆瓦覆瓦覆瓦覆瓦……就差眼前一黑昏古起了。

當我聽見這句話的那一刻,瞬間我就知道什麽原理了。

原理非常簡單,物理上的熱反射。 原本敞開的爐膛,被覆蓋上瓦片之後,熱能在爐膛裏反復折射,於是爐溫就均勻了,一切問題都不存在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高中物理的內容……瓦片也就幾毛錢塊把一片。

遺址中的鍛爐,都是非工作狀態,所以沒有這個瓦片。

文獻資料上,也不會畫這些瓦片,只會畫爐子的形制,最多加個尺寸。

這個東西,本就是鐵匠在操作中的一個小程式,用時非常短,也就是在熱處理前那次加熱的時候使用。所以不在那個環節,你也看不見。

那些知道這個環節的師傅和徒弟們,也不會特地去強調這一點。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就好比人要穿衣服,渴了要喝水一樣自然,到了熱處理這個環節,當然就得蓋上瓦片,自然到他們從來不覺得這是個事兒。

於是當不把這當個事兒的師傅和徒弟們都故去之後,如我之輩就徹底成了瞎子。

我需要蒙著眼在歷史長河中重復先人經歷過的一切,才能得到蓋瓦片這個不是事兒的訣竅。這個時間,我花費了幾年都沒能成功。也許本來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後,才終於再次發現這個訣竅。誰知道呢。

正如 @螺旋真理 在之前答案評論裏所說的那樣:

在文化中,文本、實物和習俗的不同作用,不見諸文字的習俗,斷了是真難再發現的。

熱處理前,需要往爐膛上覆塊瓦,這就是鐵匠們的職業習俗。這麽簡單的一個動作,卡了我們幾年。我靠。簡直日了狗。別怪我爆粗口哈。我不知道這種心情你們能理解不。

我在上篇回答中說到這個事的時候,說:

這事給我的思考和感嘆就是,任何文化和手藝,一旦傳承斷絕,需要很多很多年才能復建,也有可能永遠無法復建,破壞總是比建設容易。這個事的關鍵,是人家一直有傳承,師傅徒弟口耳相傳,他們根本不覺得這會成為難點。而史料和實物,也不會把這一細小的操作手法記錄下來,因此一旦傳承斷絕,很可能會卡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上千年。歷史上很多發明都是如此,本身一點不復雜,很簡單,但是在做出來以前,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可以這麽幹,所以發明家才偉大。

我想,現在大家應該知道我為什麽要那麽說了吧。

因為我們的傳承被各種破壞斷絕。

從破四舊到大煉鋼鐵,從割資本主義尾巴滅絕私人作坊到大躍進、集體所有制吃食堂等等,這些連續不斷的運動,幾乎從根子上滅絕了私人作坊、師傅徒弟等傳承形式和傳承關系,而與此不可分割的那些手工技藝,在那一代手藝人故去後,就斷絕了。五十年代年齡二十歲還沒出師一直打下手沒學到核心技藝的小徒弟,到今天也快九十歲了。他們的師傅輩,二十年前就沒了吧。

因為這些運動而導致的傳承和技藝的斷絕,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譬如用海象牙染色的「虬角」工藝,迄今無法復建,最起碼的當時用什麽做染料來做都不知道了,談何復建。現在市面上倒是有新仿贗品,全是化工染料做的。

也別跟我提時下很有些名氣那幾個所謂刀劍老字號。那是些什麽玩意兒我非常清楚。有幾個是真正會古法造刀劍的?相當部份都在耍奸使滑。譬如直接買進成品條子然後拿噴槍做熱處理噴出刃文,然後堂而皇之號稱古法造物。又或者成品條子買回來切削加工一研磨發現緞紋很奇特,於是號稱什麽什麽變,然後各種吹。結果我們一看照片,這特麽分明就是鋼纜焊合後再鍛出來的紋啊,有個老外刀匠最愛幹這個了。這說明這位大師是買來的成品條子,而且這條子還是人家用回收的廢鋼纜回爐做的。

刀圈裏諸如此類丟人現眼的事,不說也罷,我是認真看不起。

我說這個,倒不是說古法造刀劍有多好,而是想說古代流傳的傳統技藝,他們已經不會了。因為傳承斷絕了。

做研究做復原,就得老老實實按古代工藝去做,因為我要解決疑問和謎題,而不是得到結果。要得到結果很簡單,現代工藝沒有做不到的,你想要什麽都可以做出來。古代刀劍工藝怎麽可能比得過現代刀劍工藝,光是材料質素就可以甩古代幾條街。但是這沒有意義,對我毫無幫助。我做這個是為了了解當時當地的工藝、產品特征,想知道某個朝代人可以做出什麽、做不出什麽,想知道綦毋懷文用灌鋼法作出來的宿鐵刀和之前用海綿鐵做出來的環首刀緞紋有什麽差異,效能差異有多大,銹蝕表現如何,等等,等等——這些才對我收藏古兵器有幫助,才是我的目的。我特麽耍滑頭造口現代工藝品出來有個毛線用,還不夠我開支做試驗的燃料錢。

人類發明可以燒煮的容器,發明輪子,發明馬鐙,發明各種足以改變人類文明行程載入史冊的東西,動輒需要花費幾萬年、幾千年、幾百年。 當這些先人傳承下來的文明銘印在我們手中消失的時候,損失的是整個人類文明中的財富。 不誇張地說,每消失一個銘印,都不見得比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的損失小。因為傳承是活的,文物是死的。

那麽,造刀劍有沒有捷徑?譬如大致造個形狀,處理好後切削成型?

我當然考慮過這個方法。答案是不行。因為這樣沒法熱處理。你熱處理完了想切削成型,幾乎不可能,硬度太大了。其次則是古代……沒有這麽強悍的車刀和車床……殘念。其實有車床車刀也沒法加工,切削下去熱處理過的刃口肯定直接崩碎。

所以你只能打造好之後,去熱處理,然後小範圍地進行切削研磨。說切削,其實應該說研磨更準確,無非是研磨改型的程度大小而已。

這裏告訴大家一個判斷古代好劍的標準之一:看脊線。

我放兩張照片,大家看看脊線。

脊線筆直,毫不含糊,毫無瑕疵。脊線的峰尖銳利,非常明顯用砥石切削成型的姿態。這種程度的脊線,漢劍上非常常見,越往後,越容易含糊。這是一口很標準的官造器,而且等級不會低。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當時造劍工藝水準和管理水準都很高。

和這兩條脊線可以比肩的,是沈陽博物館的努爾哈赤龍虎將軍劍。它的脊線也異常銳利,幹脆利落。那是大明皇家賞賜下去的東西,禦用物的水準。

而軍博的那口郝上庠藍翎侍衛劍,脊線就明顯比這兩口和龍虎將軍劍要含糊得多。所以雖然也是好物,但工藝水準確實比不上那仨。

在漢代,劍已經發展成為禮器,因此造價高是沒問題的,畢竟那是身份象征,必須高大上。而且普通人也用不起。所以哪怕是脊線,也一絲不茍。漢劍整劍的審美我也很喜歡,那些長度一米二以上的禮儀劍,修長銳利,身量異常華美,光是看看,心情就愉悅得很,就和偷偷地狠吃一大口鮮奶油蛋糕那樣高興……

要做到這種程度的脊線,非常難。這不是車床車出來的,是全靠手工打磨出來的。你得不斷研磨,不斷觀察瞄線,不斷調整手勢、輕重、傾斜角度等等。

有時候眼看快完工了,你老婆猛地罵了一聲你家熊孩紙,於是你一哆嗦失手磨重了一下,那脊線登時切下去一塊,跟狗啃了似的,咋辦?

涼拌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推倒重來。把全部脊線重新做到和你失手的那個高度一樣。

哭了吧?

漢代有位研磨大師郅氏,太史公說磨刀礪劍本為雕蟲小技,而郅氏以之列鼎而食。成語鐘鳴鼎食就是由此而來。可見研磨師收入之高,同時也可以知道好的研磨難度之大了。對岸日本的研磨師家族本阿彌,歷數百年而不衰,迄今依然。

刀就沒這個問題。刀只要把兩面磨平,刀背磨平,就萬事大吉,工作量不知道小到哪裏去了。不誇張地說,磨一口劍,估計三口刀都磨出來了。

而且刀因為形制緣故,應力問題也沒這麽嚴重,也好解決得多。大部份情況下,形變都可以用一些小手段修正過來。

這裏我特地提一句,經常看見鍵盤冷兵器磚家拿漢環首刀的內弧說事,現在我可以明確告訴他們,這不是特意做出來的,這就是因為刀太長,刀背太厚,然後制造過程的殘余應力逐漸釋放出來,最後把刀拉成了這樣的內弧形狀。漢環首的熱處理方式,和日本刀完全不同,所以別拿日本刀來做參照系。

說了這麽多,就是想說,造劍的難度比刀大太多,費時費工費力,但是上戰場病卻並沒有比環首刀多出多少優勢來,那我為什麽要給軍部那些粗漢紙配備長劍?軍部粗漢就用環首刀去吧。

至於那些朝堂上的官大爺們,有錢,又要面子,那就給他們佩劍,不過價格得高個幾倍,哼哼哼……

於是很快劍就從戰場上被淘汰掉了。

刀劍的造價差異就有那麽大,大到自從在漢代鋼鐵刀劍成為普通列裝武器後,劍幾乎同時就結束了軍佇列裝戰場實戰器行列,成為了身份標誌和禮器。當然,他們依然可以實戰,但不被列裝於戰場士兵身上。

同學們,這篇東西,化了我三個晚上……你好意思不點個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