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已經工業化很高的東北?為什麽沒能更上一層樓?反而不如工業化不足的內地?

2015-11-12財經

因為自從中蘇關系破裂,東北就成了工具人。低端產業所供給的原材料拉進關,沒有配套再加工,產業利潤難以留存;中端產業拆分後建三線,鋼廠、機械、汽車等生產線紛紛轉移,留下的部份又被國企改制霍霍夠嗆。

舉個例子,我是做期貨研究的,這段時間螺紋鋼利潤能達到螺紋鋼噸鋼1000元左右,熱卷噸鋼1300左右,各品種均達到歷史高位,而對於自有礦山和焦化產能的企業(如鞍鋼)利潤更高,然而鞍鋼的實際利潤只能達到300至500,那麽為啥呢?

一是這些國企分擔了本應政府來承擔的社會福利等義務,如教育、醫療、供暖、扶貧等,甚至各種救災募捐都有指標要求

二是對口的下遊(也是國企)只用極低的價格進行采購,如軌域鋼成本5000,國家采購只給4000,更別提航母甲板鋼,連研發成本的沒法抹平,怎麽辦,還能不賣?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把僅存的利潤上繳國家。沒有資金留存的地區拿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