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世界經濟論壇 2024 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開幕,哪些資訊值得關註?

2024-01-16財經

很多事情就不是開會能開出來的,利益一致時不用開會也能達成一致,利益不一致時,就是再開會誰的願意割肉呢?但也不妨預期一下各方的利益訴求。

1)經濟全球化的合作

二戰以後全球經濟進入高增長階段,也剛好是科技發展迅速美好的年代,基本特征是生產和貿易逐步全球化,當然通用貨幣也逐漸以美元和黃金強掛鉤而建立,全球化大生產下,只要踏上這條船,至少短期都有一波上漲,東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南韓,當然也還有大家可能覺得驚訝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也曾短暫享受全球化的發展機遇,只是後期因為各種原因(多是內因:收入差異大,公共服務短缺,腐敗盛行、創新不足以及金融體系脆弱和資產泡沫等原因),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不乏也有十幾年的依賴外資和本國勞動力紅利挖掘而進入高增長周期。

當然美元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挖掘下,依舊沒有倒下,反而交易不斷增長,成為全球最大的結算貨幣和最多的外匯儲備,一種解釋是經濟全球化對貨幣錨的需求,因為全球貿易的疾速增長而存在,相比來說,很長時間都是以美元為錨的商品貿易。中國則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才開始逐漸走上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舞台,很長時間都是 無限接受美元 ,且維持 固定匯率 (2005年之前的十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正式踏上經濟全球化的快車,從此之後幾十年為全球貢獻最大比例的增長,歐美則掌握高端技術和金融地位,從而實作共贏,所以說加入WTO是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的多贏局面,幾十年的時間內,中美貢獻全球一半的增長。

2)分歧來源於分利

對內來說,中國已經擁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且最重要的是前車之鑒,依靠經濟全球化進入高增長周期,依靠的就是較為年輕的人口結構這座紅利金山,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容易,但突破高端市場緊迫性更強,鮮有發展中國家打破技術壁壘進入已開發國家行列,內因重要的一條就是創新能力不足。為了維持勞動力優勢,短期在一定程度上壓榨勞動分配可以,但長期的人口結構畸變,社會矛盾,貧富分化等等問題都會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顯現,而中國的制造業基礎打得足夠好,規模優勢也比較明顯,必然蓄力沖擊高端市場,而這幾年的汽車行業就是典型的代表。

那麽問題來了, 鐵打的歐美流水的生產線 ,每次當一個地區的勞動力紅利被挖掘殆盡(人口結構畸變和老齡化加劇),那麽歐美只需要布局新的勞動力產地即可,高端支撐不足,中低端沒有有利競爭,結果就會很麻煩,長期陷入低增長結合發展問題的集中爆發,處境就會很惡劣。你要搶占高端市場,必然從以前的合作關系,轉向競爭關系,這也是為什麽美國對於國內高端市場的發展圍住堵截的原因,當然不止是我們,美國幾乎對所有第二經濟體都下過手,日本,歐洲,方式不同罷了。

這就是經濟全球化分裂的主要原因:即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歐美,與經濟全球化中的主要生產者(中國)之間從合作,轉向競爭的關系。

3)各國利益的訴求

歐美:1)加速布局東南亞產業鏈,但除了非常能卷的東亞文化,印度怕是短期內難堪重任,對比主要的是相同發展階段,預計很難再出現中國這樣的經濟奇跡,但經濟上必然會增加與潛在東南亞和印度等經濟體的合作關系,成為下一個勞動力紅利金山的潛在地區。2)對中國則會以兩個問題說事,美國繼續鼓吹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稅收是一個重要的方向,歐洲大概還會繼續拿對華貿易逆差說事,稱不會容忍長期的對華貿易逆差,而兩者的目的大概不同,美國是真想壓制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位置,而歐洲更多的是想多要點訂單和好處。

中國:繼續秉承擴大開放的原則,維持全球貿易的地位,在這種沖突中扮演和事老的角色,繼續努力沖擊高附加值市場,同時繼續加速新的貿易路線的建立,當然也大概不會拒絕和歐美的合作,畢竟靠著比我們窮的國家再補貼,再投資,一方面信用還不如歐美,另一方面歐美依舊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對於東南亞,也要拉攏,還會增加對東南亞的投資,把低端的高能耗,高汙染,以及低利潤的產業鏈逐漸向東南亞轉移。

東南亞和印度:東南亞預計會非常聰明, 左右逢源 ,即要歐美的投資和產業轉移,也要承接中國投資和產業轉移,而印度則很難預判。既會加入美國主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合作圈子,也會加入中國主導的區域合作貿易圈子,本質也是想透過經濟全球化復刻中國的經濟奇跡。

此外還有一個共同的話題: 資源和環境經濟 是必然要提的,已開發國家基本沒有高能耗高汙染的產業鏈,而中國也逐漸去過剩高能耗的產能,提前布局多個碳中和國家戰略,誰最後給生產環節的碳稅買單呢?這個事情至少對我們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最後,經濟全球化的本質就是誰提供原料,誰生產,拿誰的錢交易,怎麽分配,誰來消費,誰的商品競爭力更強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生產、消費、分配的問題,對抗很多時候都是表面的,而利益卻更多時候是更可靠的,比如疫情以來,中美輿論對抗足夠激烈了吧,雙方貿易屢創新高,都是對方最大的貿易順逆差國,經濟全球化的走勢也是非常看中美,都在努力的尋找對方的替代品,但現階段又不得不合作,合作與競爭的矛盾集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