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A股重返3000點以下,下半年投資怎麽做?

2024-07-06財經

作者 | 蔣金麗 編輯 | 蔣詩舟

上半年的市場,依舊是結構性行情。

如果只看大盤指數,A股仿佛經歷了一場重新開機:上證綜指以2962.28點開局,經歷了2635.09點的觸底,而後一度反彈至3174.27點,最終收官於2967.4點。風格來看,大盤股相對穩健,小盤股則一波三折,創業板指從年初的1855.92點回落至1683.43點。

細看板塊,大盤龍頭、紅利、AI表現亮眼,成為A股市場的主要超額收益來源。整體來看,資本市場在上半年呈現出預期謹慎、風險偏好降低的特點,債市因此迎來了強勁表現。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也成為上半年最好的投資標的之一。

站在年中回望,過去六個月,債市和黃金一路狂奔,權益資產「有亮點但整體缺乏賺錢效應」。當A股重返3000點以下,投資該何去何從?

近日,部份基金公司釋出了下半年投資展望,【財經】新媒體從中梳理了一些方向和觀點。

宏觀:結構性的築底和復蘇

對宏觀層面的探討中,國內經濟正在復蘇是共識,地產和出口是被重點提及的兩個因素。

「在內需拉動力持續啟用、外部需求的有力推動下,我們的宏觀經濟已展現出企穩的積極跡象。」中歐基金表示,盡管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挑戰,提升有效需求仍是需共同關註的問題,但整體而言,經濟基本面的彈性和持續向好的趨勢令人鼓舞。

匯豐晉信股票研究總監閔良超指出,國內的經濟正在進行結構性的築底和復蘇。他提到三個因素:首先,PMI及工業企業增加值數據處於築底的過程中。同時,經濟呈現結構性的特點,比如制造業、出口等呈現的經濟數據相對較好。而地產方面,銷售數據今年依然處於下行過程中,隨著地產政策陸續出台,未來需要持續關註政策對於行業的影響。

展望下半年,中歐基金認為,地產和出口將繼續作為宏觀經濟的雙引擎,「房地產市場雖然經歷了壓力,但我們認為其拖累經濟的效應將逐步減弱,銷售面積有望接近中期中樞水平。同時,我們註意到新開工面積的下滑對房地產投資的影響仍在。然而,居民部門的預期正在修復,消費的回暖需要進一步的收入和預期改善作為支撐」。

出口方面,中歐基金預計,對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將繼續展現較強的韌性,「得益於國內制造業的強大體系和生產效率,以及在海外高通脹背景下的成本優勢,中國出口的競爭力依舊強勁。同時,我們需密切關註海外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

權益:價值還是成長?

經歷了上半年的震蕩回呼,A股的性價比進一步提升。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當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全A動態PE僅為12.05倍,全A靜態PB僅為1.43倍。指數來看,滬深300指數靜態PE為12倍,處於全球估值當中較低水平。

根據歷史規律,股票市場會隨著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而背離。歷史上當經濟增速開始下行時,市場整體偏弱勢,隨著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更加充分,估值回到較高的性價比,市場反而開始上行。

「當前經濟增速逐步走平,對股市的壓制作用下降。經濟走勢不必然形成股市的拖累。」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當前股市已充分消化宏觀經濟。

對於後市風格演繹,機構之間存在分歧。

有的看好大盤股。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2023年小盤股整體獨於大盤股,過去6個月市場風格轉向大盤股,「按照歷史規律看,當一種風格持續兩個月後,往往會發生改變,不排除未來風格會階段性收斂,中長期看,大盤股仍有望占優」。

招商基金更看好藍籌價值,「市場不確定性下降但風險意願偏低,以攻代守藍籌為鋒。常態化退市機制逐步完善,殼價值預期正被打破,價值投資有望重回視野」。

平安基金則恰恰相反,認為貨幣寬松為成長風格營造有利環境,剩余流動性支撐成長風格估值擡升,「一方面,短期減少手工補息等‘擠水分’影響將逐步消退,M2有望重新回歸合理增長;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基調延續寬松,且後續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貨幣供給增加也有望為成長風格的階段性占優營造有利環境」。

也有傾向於均衡策略。閔良超直言,過去以高分紅為代表的價值風格表現更好一點,未來將持續關註具有較好現金流,有較高高分紅潛力的公司。與此同時,成長板塊如TMT、高端制造等板塊的細分方向,未來也值得重點關註。

在具體的投資機會上,中歐基金看好地產鏈、紅利、出口等領域,同時對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隨著產業焦點從基礎設施的算力端轉向下遊套用端,AI硬件、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預計將成為投資的熱點,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

固收:關註四大風險

受避險情緒推動,債市上半年表現亮眼。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三部總經理張李陵回顧道:「結構上來看,1-2月超長債表現較好,3-6月信用債、長期限信用債和5-10年利率債表現相對較好,但3-5月在央行指導下超長債表現相對一般。」

張李陵指出,從機構行為來看,上半年資產荒驅動債市走強,下半年非銀欠配如何消解仍是主線。曲線上看,理財規模膨脹對中短債的需求有強支撐,保險欠配對長債與超長債形成托底需求、壓制長端利率的調整空間。

他認為,短期來看,二季度名義經濟指標改善、政府債供給提速以及三中全會前市場風險偏好擡升等均對債市表現有所抑制。但另一方面,保險、非銀欠配嚴重,地產對利率表現有所支撐。且中性假設下美聯儲9月開啟降息,屆時國內央行貨幣放松空間增大,疊加存款搬家、非銀欠配影響,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債市仍可能重現小機會。

不過,他也提醒,需要關註四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政策超預期的風險。考慮目前的通脹水平糊經濟環境,需關註政策刺激的力度和方向,或對地產問題的解決等。

二是通脹超預期上行。央行近期提到推動通脹溫和上漲,疊加海外通脹前景仍不清晰。

三是機構行為的超預期沖擊。今年以來市場交易盤力量明顯變大,一致預期和過多交易會導致調整來的很劇烈,當然機構行為的影響更多是脈沖式。

四是海外和監管。美聯儲如果持續偏鷹,或制約國內貨幣政策的空間;央行關註長債的「合理區間」,不排除年內啟動公開市場賣債操作,引發市場超預期波動。

「當前由於主要風險已基本暴露,在政策托底的模式下,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低。近期央行對債市的多次喊話,主要出於防風險考慮,」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考慮到經濟環境和政策取向的合理性,類似矽谷和英國國債的風險事件出現的概率並不高。

中歐基金表示,在當前的宏觀和政策背景下,對債券市場保持樂觀態度。預計中長期利率將維持震蕩下行的趨勢,低利率環境的持續將有助於降低社會債務負擔。

展望後市,張李陵提到四類標的:一是長久期信用債,保險需求總體比較強,發行端規模也在擴張,流動性有望逐步改善。二是長端和超長端利率債,中長期看有下行空間,短期有波動。三是收益率曲線上的凸點,資金充裕,或會壓平一切凸點。四是一年期的存單,降負債成本是確定的方向,勝率較高但賠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