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DO IT。如果要再補充一下,那麽就是JUST DO IT NOW。
所謂的商業sense,商賽還是證書以及實習,不管會不會,從大一就開始參加,吃不了虧,上不了當。經歷越多就會越有經驗,然後大四的時候就會驀然回首,一切都在燈火闌珊處。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考古了我在寄托天下寫的文章,裏面有我大學四年的規劃,雖然我的目標是出國申請美校碩士為主,但是我的package用來找工作也是綽綽有余,經歷了這麽多年,看了這麽多小朋友們的成長,我還是覺得我的經歷值得借鑒,以供參考:考古文:畢業季,談談我的大學四年
四年時間安排:
大一:
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刷GPA和上數學課,數學課和GPA是未來申請的關鍵中的關鍵,其他的都可以很爛,就是GPA和數學課不能爛,不管數學課有多水,怎麽著也得考高分,這樣你的成績單才好看。我的GPA基本上全靠大一的成績在拉,大二大三我不是很管上課的事情,維持在85分以上的狀態就可以了。
大二:
我基本混跡於CCER之中,然後參加各種誌願活動,參加各種奇奇怪怪的比賽(我也不知道不管有沒有用,名頭大就行,而且當作一個人生經歷也很不錯),然後我參加了CCER的一個國際級的調研專案,我的研究經歷就全靠這個調研專案撐著。另外我在大二的時候就參加了商業機構的實習,實習內容我當時無所謂,只要一個要求:大機構總部。
大三:
大三上學期去美國交換了,雖然玩的不亦樂乎,但是拿著國家公派的名號和國際化的體驗還是非常吃香的。大三下回來就苦了,準備GT和實習。雖然申請ECON,實習不是那麽的重要,但是對我自身來說,因為缺少實習經歷,所以我覺得怎麽著也還是參加一些比較好,所以大三暑假就是實習+準備考試。
大四:
大四是準備各種材料申請。大四下的時候申請結束非常輕松了,所以我找了個北京某一個外資集團總部的一個全職實習,一個月3000的實習薪金,實習內容非常忙碌,但是我覺得總歸是有收獲經驗,並且有錢賺,何樂不為。
關於題主的背景的困惑,我一個一個來說一下:
說實在話,現在的滿天下都是BA,但是BA說到底就是統計計算,所以建議題主練好基本功,碼程式碼的能力要強,碼程式碼的能力越強,GPA越高,獎學金越多,HR越喜歡。
然後就是多多參加商賽,越早越好,不要擔心自己什麽都不會,高年級的朋友也其實啥都不會,年輕人,沖就是了。我印象中,CFA的比賽、巴黎歐萊雅、寶潔的大賽、BNP的商業分析大賽,都是非常知名並且有國際影響力的比賽,獎金也多。我在讀書的時候也是瘋狂參加了很多商業比賽,管它會不會,先報名再說,運氣好說不定碰到了大神一起組隊,就賺到了。另外一個要註意的就是,我只參加會有獎金獎勵的比賽,但凡是要我倒貼出錢的比賽,我是不會參加的。出了錢,就說明這比賽沒啥公信力。
另外,強烈建議題主參加美國數學建模大賽。比起國內的比賽,美賽的難度還是小一點點的,所以性價比來講非常高。我和我的同學參加比賽的時候,其實都沒有準備過,就比賽三天上場,然後拿了二等獎,非常非常開心了。
CFA和CPA的考試,因為大四的時候才能考,所以不需要大一大二那麽早準備,準備了也沒啥用,不如好好是實習多積累經驗,等到要考CFA/CPA的時候,報個網課水一水,順利過了就行,也不期待那個100分對吧!
用來水的網課連結附上,親測有效,也不用錢,隨意感受!
------
我在知乎的一些其他分享
(跳轉之前記得點個贊~)
關於CFA的一些討論和經驗分享:
CFA成就全新的自己——備考回顧、學習反思與考後感悟
CFA 一級能自學,那二級、三級自學靠譜嗎?
經驗分享:工作黨的學習時間分配指南
關於學生時代的一些建議:
美國藤校本科畢業搞金融適合在哪個城市?北京,上海還是香港?
大學四年如何有意義的度過
大一金融新生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四年?
關於職業發展的一些想法:
經驗分享:工作黨的學習時間分配指南
97年,金融轉碼農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