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立的重慶特斯聯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斯聯」)向企業、城市等提供全棧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產品,以2023年營收計,處在中國公域作業系統型AIoT產品提供商前五名。
9月26日,特斯聯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2021—2023年營收呈V形,從12.07億元減至7.38億元又漲到10.06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同比降30%。營收趨勢不定,經調整凈虧損也不見收窄的跡象,2021—2023年特斯聯共虧損22.22億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擴大33.8%。
在招股書中,特斯聯將能否實作盈利、吸引新客戶列入風險板塊。具體到業務,營收占比超一半的AI產業數智化業務,在2024年上半年營收降幅最高,客戶減少58家。老業務收縮,新業務撐不起大局,赴港遞表的特斯聯有點急。
營收下滑虧損擴大
「特斯聯是中國公域AIoT行業的拓荒者,憑借AIoT作業系統TacOS,向企業、公共管理者及其他公域空間參與者提供全棧AIoT產品。」特斯聯在招股書上如是介紹。
2015年註冊成立,特斯聯至今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2016年是AIoT1.0,以智能硬件及邊緣節點硬件構建智能化基礎設施;2017年進入AIoT2.0,開發端到端的AIoT解決方案;2020年開始AIoT3.0階段,推出特斯聯智慧城市作業系統;在2023年基於大模型和特斯聯智慧城市作業系統演變而來的AIoT作業系統TacOS,進入產業數智化的AIoT4.0時代。
1.0到4.0,這期間特斯聯的營收走勢卻不是一根線性增長曲線。
根據招股書,2021—2023年特斯聯的營收先降後增,分別是12.07億元、7.38億元、10.06億元。到了2024年公司營收曲線轉向,從2023年上半年的5.1億元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3.57億元。
經調整凈虧損的趨勢正好相反,在2021—2023年先擴大後收窄,分別是6.39億元、9.83億元、6億元,並在2024年上半年越虧越多,從2023年上半年的2.66億元擴大到3.56億元。
談到凈虧損,特斯聯在招股書中解釋,「主要是由於附有優先權股份的公允價值虧損;股份支付開支;研發開支,因為我們大力投資於我們的研發計劃」。
招股書顯示,2024年上半年特斯聯股份支付開支4.68億元,這一數碼在2023年上半年是3951.2萬元。「我們於2018年8月采納股份激勵計劃,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別確認股份支付開支1.13億元、9227萬元、7339萬元、3951萬元及4.68億元。」
花在研發上的錢少了
公開的三個凈虧損原因中,跟業務相關的是研發開支。一般來說,這一投入是產品服務持續升級、適應市場的保障之一。
2021—2023年,特斯聯研發開支分別是2.87億元、3.29億元、3.22億元,2024年上半年從2023年上半年的1.54億元降到1.45億元,少了900萬元。「主要是因為我們最佳化了團隊結構並提高了營運效率使得員工福利開支減少,加上材料開支減少,而部份被研發活動不斷變化的需求帶動專業服務費增加所抵消。」特斯聯方面解釋。
根據招股書,特斯聯的研發開支主要由四部份組成,包括研發人員薪金等開支的雇員福利開支;包括外包開發服務費用的專業服務費;折舊與攤銷;材料費等。
2021—2024年上半年,雇員福利開支都是特斯聯研發開支的大頭,占總研發開支的比例從59.1%—71.5%不等,2024年上半年特斯聯雇員福利開支8588.4萬元,比2023年同期少了2413.9萬元。專業服務費從2023年上半年的1331.4萬元增長到2024年上半年的4129.7萬元。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商報記者,包括外包開發服務費的專業服務費越來越高釋放了五個訊號:「研發需求增加、復雜度提升、內部研發資源有限、專業化和分工細化、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對外部專業服務的依賴增強。」
「這既反映了特斯聯在研發活動上的投入和需求增加,也揭示了其在內部研發資源、成本控制策略以及對外部專業服務依賴程度等方面的變化。對於特斯聯來說,如何在保持研發創新的同時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營運效率將是一個持續的挑戰。」王鵬總結。
最大板塊客戶減少58家
業務表現是觀察企業的另一個角度。以套用場景劃分,特斯聯的營收來自AI產業數智化、AI城市智能化、AI智慧生活、AI智慧能源四個板塊。
2021—2024上半年,AI產業數智化始終是特斯聯的營收大頭,包括智能商業平台、智能商業營運、智慧新零售及智慧產業園區等,營收占比始終超過50%。論客戶數量,AI產業數碼化板塊的客戶也一直是最多的,不過數量並未保持增長趨勢。
在招股書披露的2021—2024年上半年區間,AI產業數碼化的客戶在2023年最高,達到262家,這一年也是特斯聯營收、經調整凈虧損最高的一年。2024年上半年AI產業數智化板塊的客戶從上年同期的148家跌到90家,少了58家,公司總客戶數從2023年上半年的186家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150家。
對於AI產業數智化業務客戶數下滑的原因,以及不再合作的是哪類客戶,北京商報記者透過郵件采訪了特斯聯,但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四個板塊中,AI智慧生活和AI智慧能源的客戶在2024年上半年呈增長狀態,AI智慧生活從18家漲到30家,AI智慧能源從19家增長到28家。
不過客戶增多並不完全等同於營收上漲。半年內客戶數增長最多的AI智慧生活業務板塊,營收從2023年上半年的3699.4萬元降到2024年上半年的2413.1萬元;AI智慧能源營收從3580.2萬元漲到4640.3萬元。
回頭看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營收貢獻最大的AI產業數智化板塊毛利率23.6%,不是盈利能力最強的板塊。毛利率最高的是AI智慧能源板塊,從2023年上半年的18.9%增長到2024年上半年的50.7%,不過營收占比只有13%。
「站在技術的層面,不同套用場景的產業和解決方案的底層技術是一致,理論上來說特斯聯可以進入任何一個有AIoT套用空間的領域。挑戰在於找到不同場景的痛點,拿出解決方案,並配合銷售,這需要時間,因為它的路徑是從技術到場景,而不是從場景到技術。」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告訴商報記者,這是特斯聯不可避免的難點。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