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美國國會眾議院透過2800億美元芯片法案,美國的「芯片焦慮」會坑了誰?

2022-08-02財經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看看新聞Knews

中新社華盛頓7月28日電 (記者 沙晗汀)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28日透過總計280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旨在促進芯片行業發展。

在當天的投票中,243票贊成、187票反對。其中,24名共和黨議員加入民主黨陣營投票贊成。該法案包括撥款520億美元用於支持電腦芯片制造公司;在美國建立芯片工廠的公司將獲得25%的減稅;另有超過2000億美元將用於眾多相關科研專案等。

該法案27日已在參議院以64票贊成、33票反對的結果獲得透過,接下來將送往白宮由總統正式簽署成為法律。

美國總統拜登當天發表聲明說,該法案的透過將降低汽車、家電、電腦等價格,將創造眾多高薪的制造業工作,同時將鞏固美國在該產業的領導地位。

民主黨議員認為該法案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為芯片對於電子產品、汽車、醫療器材、武器系統制造而言越來越成為必需品。部份持反對態度的共和黨議員則認為,在當前通脹高企的情況下,該法案投入巨額資金將進一步加劇通脹。

新冠疫情期間,因供應鏈受到影響,美國出現芯片短缺。有專家認為,芯片短缺也是導致通脹高企的原因之一。例如由於芯片缺乏導致新車產量減少,從而推高二手車價格。

芯片相關資料+高質素QQ學習交流群+入行指導答疑,點選下方卡片

新建一個芯片行業學習交流QQ群,感興趣可以點選下方卡片,申請加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8日表示,美國如何發展自己是美國自己的事,但不應為中美正常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設定障礙,更不應該剝奪和損害中方正當的發展權益。「中美科技合作有利於雙方共同利益和人類共同進步,搞限制脫鉤,只會損人害己。中國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任何限制打壓都阻擋不了中國科技發展和產業進步的步伐。」

「芯片法案」追加科研內容

這項法案並非全新。上周,美國參議院透過首次程式性投票,準許一項價值約52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進入表決審議。

該法案為半導體行業提供約520億美元的補貼和其他激勵措施,並為那些在美國建廠的公司提供25%的稅收抵免,稅收抵免估計價值約240億美元。而據美媒報道,接收補貼的企業10年內將被禁止在中國及其他「不友好國家」建設或擴建半導體制造工廠。

不過,這項「芯片法案」在27日進行參議院表決時,卻又追加了近1000頁的科研條款內容。包括在五年內撥款1700多億美元,授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商務部等增加對關鍵領域科技研發的投資,促進美國的科學研究工作。法案還寫明,禁止與中國有教育合作關系(即孔子學院)的大學獲得研究經費,除非大學確保對孔子學院有完全管理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指出,美國不斷變身的「芯片法案」帶有對華進行戰略圍堵的強烈色彩。其實自2020年以來,美國兩黨相繼推出過多個版本的「芯片法案」,但均因爭論不休而擱置。「這並不是因為兩黨在應對中國問題上出現立場差異,而是共和黨反對拜登政府把‘芯片法案’夾帶在競爭法案中,而當‘芯片法案’被剝離出來,某種程度上是強化了兩黨在半導體領域遏華的共識」。

有了前車之鑒,再次出爐的「芯片法案」既做「減法」又做「加法」。一方面在內容上大幅精簡,力求彌合分歧、盡快透過。另一方面,又在兩黨能達成共識的領域加大對華遏制的內容,「比如被追加的科研條款,很明顯美國不僅僅針對中國的芯片生產能力,更針對未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發展的後續動力」,蘇曉暉說。

「芯片法案」或帶來反噬效應

幾經折騰,對於「芯片法案」的落地,拜登顯然有些著急。

當地時間7月25日,感染了新冠肺炎尚未痊愈的拜登,專門與企業和勞工代表召開影片會議,強調透過上述法案對確保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競爭力的國家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美國芯片產業目前對海外制造商的依賴嚴重,「美國過去生產世界上40%的芯片,現在只生產約12%」。

而美國近年來在芯片領域對中國企業的打壓,似乎也沒有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的崛起,反而促進了中企的快速成長。美國彭博社發文稱,過去4個季度全球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行業公司中,有19家是中國企業,中國芯片供應商的收入增長速度,是現有芯片龍頭企業台積電和阿斯麥爾收入增速的數倍。

在蘇曉暉看來,盡管拜登政府聲稱「不打新冷戰」,但不斷對華施壓是美國總體的政策走向。「軍事上,美國避免直接與中國發生正面沖突,而聚焦科技領域,尤其是高科技相關產業,就成為了美國政府的必然目標」。

不過,涉及到「芯片法案」的出台,美國國內仍有不同聲音。波士頓咨詢公司等機構估計,如果華盛頓采取對華「技術硬脫鉤」政策,可能會損害一些美國半導體企業的利益,這或將使它們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並減少1.5萬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此外,將深度融合的全球產業鏈硬性切割,也將推升芯片價格上漲,會令飽受通脹之苦的美國經濟雪上加霜。

蘇曉暉觀察到,雖然美國眾議院已放出風聲,本周「芯片與科學」法案表決大概率將獲得透過,但這項法案究竟能否平穩落地,又是否會對美國芯片業帶來反噬效果,美國政府心裏也在打鼓。

美築「小院高墻」 盟友態度曖昧

於是,在推動芯片領域對華圍堵的過程中,拜登政府也希望能發揮「人多力量大」作用,試圖打造「小圈子」,拉攏盟友一起排斥中國。

自今年3月美國首次提出成立「芯片四方聯盟」以來,拜登政府與各方進行了多次溝通,並計劃於8月末正式啟動聯盟。按照美國的計劃,該聯盟的主體企業包括美國的英特爾、套用材料、美光、博通、高通;南韓的三星和SK海力士;日本的東芝、瑞薩、東京電子,以及中國台灣的台積電、聯發科和日月光半導體。

不過,被拉攏的「小夥伴們」卻接連表現出一種微妙的態度。近日,面對美國的「最後通牒」,南韓表示需要「謹慎應對」,而中國台灣的半導體行業在「站隊」方面也態度模糊。台灣【工商時報】的社論稱,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如果被迫選邊站,將直接成為犧牲品。

蘇曉暉表示,美國的逼迫讓它的盟友們抉擇艱難。比如南韓,一方面希望在北韓半島問題上加強韓美同盟關系,獲取美國的支持;另一方面,如果南韓「選邊站」的話,或許不僅僅面臨喪失中國芯片市場的後果,還會殃及諸多中韓合作領域,這或許是南韓難以承受的。

「高科技領域,對於世界未來發展是一個關鍵領域,美國進行這種‘小院高墻’的設定,某種程度上也阻止了未來世界發展的行程,甚至對世界經濟的復蘇都會產生更多負面影響」,蘇曉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