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蘋果的「高凈值使用者」策略依然受用,就沒有必要大肆拓展產品線。
翻看其他品牌的數據,很明顯使用者數量都是中低端手機貢獻的。但這其中存在一個矛盾問題,對於大多數選購 2500 元以下手機的使用者來說,「性價比」是遠遠優先於品牌力的。所以這群使用者是沒有太多品牌忠誠度的。達到換機周期後,只要有「性價比」足夠高的新品,他們會立刻投奔其他品牌懷抱。
而且低價產品本身的利潤空間就沒有高端產品富足。有興趣可以看看蘋果近兩年的銷售數據,銷量基本排在前四以外,但利潤幾乎都是第一。
另外,過於限制成本只會導致產品體驗大幅下降,反向吞噬品牌形象。所以蘋果拿庫存打造了SE2,並且默許渠道折扣,變相降低 iPhone 門檻來吸引潛在的使用者。一旦低於某個價格區間,這類使用者也不是蘋果目前所追求的目標群體。
還有一點要註意的是。到目前為止,iPhone 幾乎是國內常見智能電話裏唯一沒有系統內建廣告的,相當於買手機就贈送了所謂的「會員去廣告」。算上這個隱形附加值,再看看 Pdd 的折扣,價格其實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