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網傳「寧波銀行員工近日跳樓自殺」是真的嗎,原因是什麽?現在銀行工作這麽難了嗎?

2022-01-11財經

走進大廳,你可能看到的是櫃台人員的笑臉,聽到的是禮貌但不一定熱情的格式化回復;

當然,由於長時間的疲勞工作,也許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面孔,就像你當領導的舅舅或者開了一天滴滴剛拉完客回家的小舅子。

這是銀行蕓蕓眾生相的冰山一角……

早在,幾年前,某大行行長就說銀行現在已是弱勢群體。一石激起千層浪,彼時引起網絡上一陣陣嘲諷,今日看來一語成讖。

跟銀行有接觸的人,也許會時不時的感覺到銀行員工冰冷的一面,行業內有一說「銀行從來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但,這是兩碼事:錦上添花說的是銀行對於客戶的篩選和對於風險的偏好,因為直接吸收存款、把這些存款拿來做生意(放貸),所以需要對儲戶負責,就不能有高風險的騷操作、不能直接拿給面臨窘境的個人或企業;而銀行員工的冰冷並不是指的他們不會雪中送炭,他們的冰冷也許是日復一日工作的疲憊與麻木。

經濟下行,大家都有感覺,很多行業江河日下,已成明日黃花。銀行算其一,當然,大多數行業都乖巧的符合了這個周期的安排,從求職者眼中的香餑餑變成了過期饅頭。

銀行員工,我認為絕大部份屬於這兩類:櫃台人員、客戶經理,銀行壓力十層,他們起碼占了八層。

要面對哪些問題呢?

金融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銀行業務可以透過互聯網和流動應用來完成,這減少了對傳統銀行網點和從業人員的需求,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導致許多銀行業務流程被自動化,減少了對人工操作的依賴,從而導致對銀行員工的需求下降;銀行業的重組和合並,包括金融行業中非銀行業金融人員(券商、保險公司、資場管理公司等等)的湧入,更加擠占了銀行員工的原本就不太富裕生存空間,使得僧多粥少,行業健康度堪憂。曾經網上有個影片,銀行大廳裏,機器人員工反復召喚著「XX行長,出來授權啦」,這說明行長含金量不高了,也說明銀行的工作是是十瓶子五個蓋子了,還說明科技發展了?

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格,銀行為了遵守監管要求,需要增加合規成本。以前轉個20萬,幾分鐘搞定,現在又是核實身份、又是詢問用途,為了免責還要錄入反洗錢系統,還要做好解釋工作安撫客戶的情緒。以前貸筆款,傳說30年前只需要一張A4紙信貸員(那時候的高級客戶經理)寫個條子、支行長審批一下即可,現在呢,幾萬字的調查報告少不了吧,從企業發展歷程到報表具體科目的同比環比分析、到未來3年的現金流預測模型……看似玄學卻又能找到科學的落腳點。一通操作猛如虎,員工變成二百五。一兩個月(或者大半年)下來業務是勉強到位了,客戶經理的人是廢了,到了審批放款的那一天,哦謔,客戶征信報告出現了一筆逾期,幾個月辛苦歸零、歸歸歸零、零,客戶經敢埋怨審批人員工作拖後腿了?敢埋怨支行長開的會多了影響了自己氪肝?敢埋怨加班陪客戶KTV喝假酒沒發加班費?一切都算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說到這裏有點偏題,因為還得怪合規成本增加了,沒有這麽多審批流程,能花這麽多時間和精力嗎?但是,合規要求這麽啰嗦,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

利率環境方面,在全球範圍內低利率環境持續時間較長,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凈利差收入受到擠壓,這迫使銀行尋求更多的成本削減措施。說人話,就是業務上的差價少了,打價格戰銀行也下場了。為什麽價格站,因為我們不是國外那些投行,動不動就什麽交易結構、對沖、套利……其實我們的業務很簡單,簡單得非常同質化,這裏面也沒啥知識產權。理財產品就開始拼利率、同行之間貸款盡調報告可以「借鑒」,貸款方案完全可以「共享」,最後拼的都是各家的資金成本,能夠讓利多少給客戶?你想想,一方面你要審查他,一方面你要求他從你這裏借錢,魔幻的事情就發生了,你以為的甲方已經不是甲方了,你以為的乙方已經成了很多銀行眼中的甲方。要知道,利差收入是銀行賴以生存的主業收入之一,一旦這一陣地失手,孩子們的績效就保不住了。好了。現在你知道客戶經理為什麽這麽「賤」了吧,身價上不去,就無法「站」著做業務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這裏開始就收到了影響,經濟地位的下降讓上層建築業難以維持,張經理、李經理、王行長變成了小張、小李、小王,星巴克大杯特大杯雖然沒變,但你也明白,實際上他們拿的正是以前的中杯和小杯了。

業績上不去,不僅收入受到了影響,晉升的渠道也將徹底關閉。然後,pua盛行、狼性文化盛行,然後就是不停的卷,掃樓、開例會、技能考、釘釘打卡,這時,儼然一幅華爾街投行精英快節奏奔走相告的場景。銀行員工還得不斷學習新的金融知識和技能。這就好像你剛學會了微信轉賬,隔壁老王就開始玩數碼貨幣了。銀行的培訓課程更新速度比我換手機還快,你得不停地更新知識,否則你就會變成那個只會用存折的老古董,雖然這些知識牛頭不對馬嘴(上節課還在講系統操作,下節課就開始灌輸經濟走勢、大格局大環境大政策下如何科學判斷、殺伐果決,短片、跳躍的撕裂感讓你小腦萎縮……說白了,就是要把你調教得思想統一,服從組織安排)。

在銀行,工作人員要面對很多外包、第三方機構,充滿了愛恨情仇和利益糾葛,他不像高速公路收費站一樣,每天也要面對各行各業的路人,見面的時候一邊收錢,一邊給對方一個烏梅子醬的微笑,但銀行的員工與他的對手是深度交流,除了業務層面的溝通,有時還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禮讓三分、分甘共苦、苦口婆心、心急如焚、焚書坑儒,最後恨不得把對方KO一頓,結果往往是你想搞亂對方的神經,對方想搞到你的現金,一番欣欣向榮的鬥爭景象。你們鬥得越腥風血雨,領導心裏就越花枝招展,因為你為他爭取了利益、節省了成本,明年他就又可以為你找個嫂子……

是的,更惡劣的生存環境、更少的收入讓銀行從業者陷入了無盡的惡性迴圈。工作強度被拉滿,生存壓力就像利率一樣一浮到頂,然而並不能換來業績的狂飆,只能是茍活。然後,兄弟們的血壓就開始升高。你的領導一邊勸你勞逸結合,憑借他的人脈資源給你介紹名醫和醫院,一邊讓人力部在你的績效表上反復打著草稿、算來算去,恨不得將你準備報銷的票據全部拖過關賬的日期。你雖然清楚他是個負心漢,但又不得不忍住心寒繼續砥礪前行。你知道等待你的不一定是光明,但一定是下一個發薪金的日期。

銀行員工確實變成了一種弱勢群體,他們需要關愛,需要理解。下次當你路過銀行,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請對他們溫柔一點,因為他們可能正承受著你無法想象的壓力。記住,他們也是有夢想的,只不過,夢想有時候是需要打打折的,就像他們給你推銷的理財產品一樣,到期收益往往比產品手冊上的要低。

前面說的種種,也說明有的銀行,它的收益一部份來自於對員工的壓榨,有人在揮舞皮鞭,就有人在「為愛發電」,這是資本的本來面目,也是偽裝成傻白甜管理者的資本家的本來面目。

以上,僅代表個人經歷和觀點,歡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