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應該都看得到,美聯儲在持續小幅加息後開始加大了加息的力度,從原來的25個基點到現在直接上75個基點,這種大振幅加息的動作在歷史中也是少有現象。而緊跟著的,是加拿大、澳洲、歐洲列國,一個個都跟著加起來了。似乎是美國起了個頭,大家自發的就唱起了合唱。唯獨中國,不僅沒有伴唱,還開始不斷降息,這其中又藏著什麽玄機呢?
本篇文章就想分析下這利率波動中的玄機所在。
其實加息這事兒,由來已久。
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奠定了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自此,美元已不同於世界其他貨幣,它不僅是美國人的美元,還是全世界人的美元。全世界的資源都使用美元進行交易,這些資源其實主要是一切工業的原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礦等等,但凡你想發展,就得需要原料,但凡你需要原料,就得需要美元。美元的無理可以這麽理解,美國人站在北美洲的荒涼的戈壁上隨手拿起一塊土坯然後告訴全世界人說這玩意兒值100萬,而且他要用這堆土來買你的石油天然氣這些真正有價值的資源,你還不能不接受,因為全世界除了黃金就只剩下美元可以這麽硬氣,它之所以可以這麽硬氣就是因為美國人說了,誰覺得我不硬氣那我就去揍誰。就這麽不講道理。現實可能更不講道理的是他甚至連土都舍不得,就一張破紙(美元)。
上面這段想講的就是美元的能量。它可以作為世界貨幣去滿世界買真正值錢的資源,但它的生產卻廉價的讓人發指。
我們怎麽衡量美元的價值波動呢?用美元指數。下圖是1973年以來的美元指數變化圖:
美元指數越高,美元的價值認可就越高。上表中可以看到,自2021年2月開始,美元指數就開啟了一路上漲的趨勢,美元,強勢崛起。這次的崛起因素復雜,但疫情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原因。2020年大家在經歷了新冠疫情的突然打擊堆積了大量的需求,在2021年逐步適應後開始出現爆發。這種爆發反映在全球供需上體現為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
比如煤炭:
比如石油:
大家可能會問,不是在將利率麽,怎麽講起大宗了?
因為大宗是助長利率火勢的催化劑。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攀升,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進行結算,美元,它能不升值麽?
這只是開始。疫情的反復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很多國家開始囤積資源,於是,全球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然後,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主要生產糧食相關的,俄羅斯則是糧食和能源都生產,都是出口大戶,倆胖子打起來了,首先震暈的就是歐洲這幫列強們。
最開心的是誰?美國。其次是誰?俄羅斯。最難受的是誰?歐盟。
美國開心,一方面是能源價格上漲,國內一眾能化企業樂開了花。美國的天然氣出口量在2021年的時候已經居於世界第一,美國的頁巖氣開采技術早已成熟使用多年。在這次能源暴漲中享受饕餮盛宴。另一方面,透過大量印鈔,去全球掠奪財富。
重點講講印鈔和加息這塊。
新冠疫情以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多次降息降準,大搞量化寬松政策,大水漫灌,使得貨幣在全世界超發,當然,這也是大宗猛漲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您說他美國這麽搞就怕通脹嗎?他還真不怕。多發出來的錢就拿去全世界買買買,不買好的只買貴的,買一圈後就會發現,全世界的貨都被美國這幫孫子擡起來了。這些貨包括房產、股票等,2020年大家都知道,很多股票都大漲,尤其是題材類,簡直了。就這麽搞出來的。好,美國人是爽了,其他國家看美國印鈔,也跟著印。但你並不會像人家那麽爽,因為人家是世界貨幣,說白了印多了拿出去花就完事兒了,這就是別的國家的窘境,你水漫金山的後果是先把自個兒給淹死。所以其他這些國家雖然跟,但慢慢的感覺出來那種不痛快了。因為通脹了。什麽都開始變貴,CPI蹭蹭往上漲。歐洲的電費十幾倍的往上漲,這什麽概念,開空調那都是奢侈品消費。
等全球的資產泡沫化差不多的時候,美元就開始加息。它的影響路徑是這樣的:美元降息——機構大量借貸美元出去投資——美元流入目標國資本市場擡升資本價格——逐步形成資本泡沫——美元加息——美元投資開始攜收益抽逃——資產價格開始下跌——美元回流美國市場還款或購買升息債券——再降息——美元流出抄底低價資產。這樣完成一輪資本收割。他有一個形象的名稱,叫美元潮汐。
是的。現在就是美元收割全球資產的時候。
這是陽謀,大家都明白。所以為了防止美元流出,各國也都開始加息,為什麽?擡高美元在目標國的收益,別讓美元就這麽爽完就走啊。但加息是有代價的,尤其是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加息意味著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對企業經營和擴張都是打擊,同時,加息情況下居民的儲蓄意願加強,消費意願削弱,進一步打擊國家經濟的活力。但沒辦法啊,不加就是直接死,加了,好吧,慢慢死。
這裏提一下中國。近兩天可以看到,我們不但沒加息,反而還在降息。大家可以想想其中的道理。降息的目的還是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刺激國內消費和企業擴張。同時,降息後人民幣信用擴張加大,導致對美元匯率進一步下降,人民幣貶值,有利於出口。這就是我們降息的目的。我們不怕那些美元資本抽出嗎?國家在這塊早有布局,對流出資本進行嚴格管控,進來容易,出去,確實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