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賺超6800億元!8月30日,六家國有銀行2024年上半年「成績單」出齊。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多數銀行未能延續去年同期歸母利潤正增長趨勢,交出負增長「答卷」,與此同時,凈息差仍面臨下行挑戰。不過,在資產質素方面改善明顯,多數銀行不良率均較上年末有所改善。
六大行合賺超6800億元
國有六大行如期交出上半年「成績單」。8月30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2024年半年度業績出齊,合計實作營業收入約1.8萬億元,歸母凈利潤6833.88億元。
不過,與往年不同,多數銀行交出營收、凈利負增長「答卷」。工商銀行仍穩坐業績頭把交椅,但該行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4204.99億元,同比下降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704.67億元,同比減少1.9%。
建設銀行上半年實作營業收入3859.65億元,同比減少3.57%;歸屬於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643.26億元,同比減少1.8%。中國銀行同樣業績出現「雙降」,報告期內,實作營業收入3170.76億元,同比下降0.67%;歸母凈利潤1186.01億元,同比下降1.24%。
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3.51%、0.11%至1323.47億元、1767.89億元;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降1.63%、1.51%至452.87億元、488.15億元。
在六家國有銀行中,上半年,僅農業銀行實作營收凈利正增長,報告期內,該行營業收入3668.35億元,同比增長0.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358.92億元,同比增長2%。
回顧去年同期,六大行均交出歸母凈利潤正增長「答卷」,對於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減少的原因,建設銀行在2024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及,主要是LPR和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等因素影響,利息凈收入減少;同時,受保險、基金、托管等降費政策影響,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也同比下降。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今年上半年,除農業銀行外,國有大行營收和利潤雙雙承壓,同比增速均錄得負增長。具體來看,受LPR下行、貸款重定價及存款定期化等因素影響,銀行息差同比明顯收窄,多家銀行利息凈收入同比負增長;受保險、基金銷售費改,以及結算手續費下滑等影響,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也普遍負增長,營收負增長壓力也傳導至利潤表現。展望下半年,受基數效應影響,疊加7月降息,銀行息差同比仍有較大降幅,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也會繼續承壓,下半年業績仍難言觸底。
凈息差承壓難題待解
受市場利率下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等因素影響,六家國有銀行凈息差(即凈利息收益率)仍面臨嚴峻挑戰。
凈息差下行振幅較大的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上半年,兩家銀行凈息差分別降至1.43%、1.54%,分別同比下降29個基點、25個基點,盈利空間受到擠壓。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凈息差則分別減少23個基點、21個基點至1.44%、1.45%。
郵儲銀行凈息差則保持1.91%的高位,但仍較去年同期下降17個基點。交通銀行凈息差降幅最小,同比下降2個基點至1.29%。
對於息差下行原因,多家銀行解釋為,主要受LPR下調、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存款期限結構變動等因素影響。
在業績釋出會上,多位國有銀行管理層提到了穩息差的重要性,並表達下半年力求息差下降的決心。
「從全年來看,交通銀行的目標是要保持凈息差基本穩定,並力求邊際改善,要做到這一點是有難度的。」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周萬阜表示,在政策方面,2023年存量房貸利率調整,2024年「5·17」房地產新政以及今年LPR的兩次下降等因素將在下半年持續顯現。在市場方面,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當前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沒有得到緩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存款成本下行的振幅。
但同時也有有利的方面,周萬阜認為,隨著經濟回升向好,信貸需求增多,為銀行加大信貸投放,支持經濟增長提供了好的市場條件。負債端,整個市場資金面比較寬松,再加上多次存款利率定價下調,對負債成本的影響會持續顯現。交通銀行將會積極把握好經濟發展以及市場執行中的有利因素,實作穩定並改善息差的目標。
「下半年農業銀行凈息差將總體保持穩定的態勢,農業銀行也會努力爭取實作凈息差進一步的邊際改善」,農業銀行行長王誌恒表示,一方面,在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大背景下,資產收益率仍然會承壓,農業銀行將努力實作信貸規模合理增長,不斷最佳化結構、質素對沖壓力。另一方面,負債端,7月的存款利率下調,對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效能的持續釋放,緩解了存款成本壓力,同時農業銀行也在加強負債成本管控。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表示,上半年凈息差承壓主要是因為貨幣政策壓降利率、銀行的貸款利率下降,但存款利率下降振幅有限,銀行被迫走上了降借貸利率的價格戰。展望下半年預計趨勢會有所變好,原因是樓市和股市回暖,消費市場以舊換新會帶來一些業務,從而使得銀行避免價格戰。
個貸資產質素面臨挑戰
在恪守監管要求,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下,國有大行的資產質素水平穩中提質。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多數國有大行不良率出現下降。
下降振幅最大的為中國銀行,截至上半年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2612.6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0.62億元,不良率為1.24%,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在堅持實質風險判斷原則,按照五級分類核心定義,準確辨識風險水平的策略下,建設銀行不良率為1.35%,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下降振幅也較為明顯。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截至上半年末不良率分別為1.35%、1.32%、1.32%,均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雖然郵儲銀行不良率較上年末的0.83%提升至0.84%,但該行資產質素表現是六家國有大行中最優水平。
雖然資產質素整體穩健,但在個人貸款領域,仍有一些風險不容忽視。以中國銀行為例,截至上半年末,該行個人貸款不良率為0.88%,較上年末的0.76%有所擡升;農業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個人卡透支、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均出現上漲;其中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為1.17%,較上年末的1.04%上漲0.13個百分點。
工商銀行個人不良貸款794.19億元,增加186.62億元,不良率為0.9%,上升0.2個百分點;交通銀行個人逾期貸款率2.22%,較上年末上升0.29個百分點;郵儲銀行個人小額貸款不良率為1.88%,上年末這一數據為1.73%;建設銀行個人貸款和墊款不良率為0.84%,也出現了上揚。
正如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渺所言,整體資產質素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個人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的風險在不斷累積。此外,目前相對穩定的不良率實際上是建立在每年處置大約3萬億元不良資產基礎之上。如果不考慮這些處置量,銀行資產質素還是面臨挑戰。
多位國有大行管理層對下半年資產質素管控方向劃定了「路線圖」。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指出,「下一步中國銀行將進一步加強對個人業務相關風險管控,積極化解存量不良,確保個貸業務高質素發展。同時,按照全面、主動、精細、穩健風險管理理念,不斷深化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治理能力,對重大風險因素設定防線,對各類風險傳導建立阻斷機制」。
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下半年該行將強化管理賦能,持續加強全行風控體系建設。最佳化政策賦能,精準把握重點領域貸款投放,提升資產布局能力;深化數智賦能,持續推進風控智能化轉型,努力做到前瞻應對精準管控。
「從前瞻指標情況看,農業銀行未來生成不良的壓力不大,房地產貸款風險保持基本穩定」,農業銀行副行長張旭光表示,展望下半年,農業銀行對不良保持高度警醒,並有信心保持資產質素長期穩定,將不斷夯實信貸管理基礎,持續加強重點領域的風險防範,做好客戶風險監測、壓力測試和潛在客戶風險管理,提升數碼化的風控水平,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精準效能力不斷提高。
薛洪言預測,短期內,銀行可透過核銷來調節不良率,但拉長時間,銀行資產質素是實體經濟的對映。當前,國內經濟依舊低迷,房地產量價齊跌,盡管不良率數據表現較好,但銀行資產質素仍面臨較大潛在壓力。若下半年經濟未見明顯好轉,則銀行資產質素有進一步惡化風險。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