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明朝後期經濟崩潰的原因都有哪些?

2015-01-16財經

明孝宗朱佑樘在當了17年皇帝之後,也在問這個問題:錢既不在政府手裏,也不在老百姓手裏,那麽,國家的財富都去哪兒了?

面對軍事上的一再失利,以及劉大夏所匯報的「軍民窮困」的情況。深居皇宮的皇帝朱佑樘感到十分困惑,召見劉大夏來做更進一步的詢問:

「永樂年間,成祖(朱棣)每隔幾年就大舉領兵北伐打擊蒙古,而且又遷都、修建長城等等,無不耗費巨資,也沒聽說出現財政困難。如今我既不修建宮室,各方面都百般儉省,為什麽反而財用不足呢?我聽人說,天下的財富,不在政府手中,就在老百姓手中。但現在政府也缺錢,人民也生活窮困,錢都跑到哪裏去了?」

——朱佑樘發出這樣的疑問,說明他當了十七年「聖君」之後,終於開始意識到哪裏不對頭了。錢既不在政府手裏,也不在老百姓手裏,那麽,國家的財富都去哪兒了?這個問題,是關系到帝國興衰存亡的根本性問題。這個問題從被朱佑樘提出,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解決。

朱佑樘是一個嚴格按照帝國儲君培養制度訓練出來的皇帝。五歲被立為皇太子,十七歲登基,接受了十二年的儲君教育。在他的知識範圍內,帝國就應該是一個儒家思想描寫的世界,聖君賢相就能治理好一切。

剛一上台,朱佑樘就把他父親晚年留下的弊政大刀闊斧的加以解決:首先是把那幫國師、法王給趕走了,並處死了最受寵的和尚繼曉;然後,把梁芳下獄,把李孜省流放,把萬安罷官,先後驅逐了一千多名聲不好的各種大小官僚。

這些事兒都做完之後,又啟用了一批史書上所稱的「正人」,也就是公認為品德高尚的儒家官員來治理國家,包括劉健、王恕、謝遷、徐簿、劉大夏、李東陽等等。

皇帝特別勤政,除了堅持天天上早朝,還增加了午朝,還開辟了文華殿議政,利用早朝與午朝之余的時間探討治國方略,努力聽取臣下的意見而不獨斷專行。他也從來不用「廷杖」來處罰臣下。每天批閱奏章到很晚,從來不讓太監代勞。勤儉節約、不修宮室,不近女色,專寵張皇後一人等等。

總之,朱佑樘在竭盡全力做一個儒家學者向他描述的那種理想君主:仁慈、勤政、品德高尚、從諫如流……

他這麽累死累活嚴格要求自己,最後到底取得了些什麽成績呢?

弘治十七年,也是朱佑樘去世之前一年,首輔李東陽被派遣到山東曲阜祭孔,在路上做了一些調查,發現問題嚴重,回來以後寫了一份奏章說:

「臣奉命匆匆一行,正好趕上大旱。天津一路,夏麥已經枯死,秋禾也沒有種上。挽舟拉纖的人沒有完整的衣服穿,荷鋤的農民面黃肌瘦。盜賊猖獗,青州一帶的治安問題尤其嚴重。從南方來的人說,江南、浙東的路上滿是流民逃戶,納稅人戶減少,軍隊兵員空虛,倉居里的糧食儲備不夠十天吃的,官員的薪金拖欠了好幾年。東南是富裕之地,承擔著稅賦的大頭,一年三饑就到了這種地步。北方人懶,一向沒有積蓄,今年秋天再歉收,怎麽承受得了?恐怕會有難以預測的事變發生。」

朱佑樘讀了奏章之後大為震驚。

他想起來一件事:之前多次想任命劉大夏為兵部尚書。劉大夏稱病推辭。當時劉大夏年近七十,被重用多年,中央地方都幹過,閱歷十分豐富。後來皇帝下了死命令,才勉強接受。

朱佑樘問劉大夏:「朕好幾次任用你當兵部尚書,你好幾次以病推脫。這到底是為什麽?」

劉大夏回答得也很直接,說:「臣老了,而且有病。依我看,天下已經到了民窮財盡的地步,萬一出了亂子,兵部就要負起責任。我估量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所以推辭。」

讀了李東陽的奏章,朱佑樘想起來了劉大夏的這段話,連忙召見,想問個究竟。

朱佑樘問:「上次你說天下已經民窮財盡。可祖宗開國以來,征斂有常,怎麽會到今天這種地步呢?」

劉大夏說:「問題就在於征斂無常。譬如廣西每年取木材,廣東每年取香藥,都是數以萬計的銀子。這類小事尚且如此,其它就可想而知了。」

朱佑樘又問軍隊的狀況,劉大夏說:「和老百姓一樣窮。」

朱佑樘又想不通了,說:「軍隊駐紮每月發口糧。出征還發出征補貼,為什麽會窮呢?」

劉大夏說:「那些將領們克扣軍糧的比例超過一半,又怎麽會不窮呢?」

朱佑樘聽了嘆息道:「朕當皇帝已經很久了,竟不知道天下軍窮民困,我憑什麽為人之主呀!」於是下詔嚴禁。不過,從後來的情況看,仍舊是禁不住。

——現在我們知道在位十七年的皇帝究竟被糊弄到什麽程度了:原來他眼中的世界只是祖宗常法和正式規定構成的世界。的確,按照正式規定行事,軍民都不該這麽窮。按照儒家理想,皇帝自己都很節約,下面就不會有貪官。問題在於,儒家的理論大家嘴上都在說,實際上卻未必照辦。而皇上對聖人不講書上不寫的社會實際執行機制幾乎全然不知。他可真天真呀。

只能說,這十七年皇帝幾乎白當了。

劉大夏和李東陽都被史書稱為「賢臣」。賢臣的標準之一就是敢跟皇帝說實話。這當然是好的。但問題是:治理國家不能說完實話就完了,關鍵還要抓落實。而這一點,儒家的觀點就是:皇帝做好表率,忠孝仁義禮智信,下面就必然是「世風日正」,父慈子孝官清將勇。皇帝的旨意符合天道、順應民心,官員當然會努力執行,天下必然大治。

但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實際情況是,皇帝和大臣們在朝堂上一本正經的研究國家大事,大臣們暢所欲言,皇帝從諫如流。然後大家說:皇上聖明。

散會以後,形成決策布置下去。下面很快就報告上來:中央的政策既正確又及時,我們堅決執行,以前的弊病得到了充分糾正,民心大悅,形勢一片大好。

而實際上,下面幾乎什麽也不做,該收錢擺平人命官司的繼續收錢,該打死人搶占民田的繼續開打。一切事情,都在官僚集團內部按照潛規則繼續運轉。皇帝自己天天在皇宮省吃儉用、拼命幹活。

弘治十八年,長期堅持省吃儉用、輕徭薄賦的朱佑樘去世了,廟號孝宗。他到死也沒弄明白,為什麽他如此努力,國家反而陷入了軍民窮困的地步。

在去世之前不久,皇帝再次招問劉大夏:天下何時才能大治呀?

劉大夏說:這事兒不能急,只要任用賢臣,然後任何決定都聽從賢臣們的建議,時間久了天下一定大治。

朱佑樘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問下去。

他等不到那一天了。

從朱佑樘去世開始,此後一百多年,太監、皇帝、大臣輪流上陣,各種變法,試圖挽救國家,搞得不亦樂乎,從朱元璋到朱佑樘這一段時間,明朝的歷史中沒有出現過以改革而聞名的人物。而朱佑樘之後,從劉瑾開始,到嘉靖、嚴嵩、海瑞、張居正、萬歷、魏忠賢等等,一大批至今耳熟能詳的名人紛紛登場,這並不是偶然的。

明朝大變革的時代,從此拉開了序幕。

摘自李曉鵬博士【堯舜之君:弘治皇帝的人生理想及其破滅】

相關問題閱讀

https://www. zhihu.com/answer/867322 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