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嚎什麽。
來,我手把手教你,從知乎學到的,【賽博潤人物價法】。
第一招:免稅大法
老中所有標價都是稅後,所以你不要告訴他們你的價格還沒交稅。什麽小費啊,附加消費就更是提都別提。
實在不行,你就去一趟波特蘭,哪怕開車200公裏,免稅州啊,這10%的稅點差別老大了,不能輸。
而且一定要模糊描述,別說具體買了什麽東西。就算說食品,也不要明說到底是全國免稅的生食,還是普遍不免稅的深加工食品,或者是本地產vs純進口。
第二招:關稅+定價歧視大法
找形象高大上的國際大品牌的產品,千萬不能是中國本土的,要是帶有價格歧視策略的那種,最好關稅高昂或者中間商盆滿缽滿的。
正面例子:大排量原裝進口豪華車(目前版本可用!)。
反面教材1:
上一個版本好使,目前已經作廢的案例(千萬別提)———手機:
按9%消費稅——
$1199*(1+0.09)*7.13 = 9318元 。
蘋果官網國行9999-500= 9499元。
險贏? 不不不,陷阱啊。
此刻對方掏出pdd百億補貼,價格直降1750,你當如何應對?
你試圖發動鄙視鏈大法,瞧不上pdd,結果京東也百億補貼了。
你翻遍了TEMU、亞馬遜、BestBuy,要麽不賣要麽更貴,找不到辦法。再次搬出波特蘭免稅大法,好像也湊不夠。
反面教材2:
這位手足提問以後被幾千個答主按在地上打,圖文並茂、數據詳實,場面慘不忍睹,最後只能把題目鎖死了。
錯題解析:沒有謹記田忌賽馬的要領,誤入老中擅長的領域,奈何老中能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下次要找老中還沒怎麽搞的高端奢侈品。實在不行,找高端進口生鮮跟原產地比價,進口總打不過原產地了吧。
第三招:掙美元花美元大法
如果統一換算成人民幣的價格還是打不過,咱還是不能輸。
發動【掙美元花美元】變換。
例句:
「別人掙美元花美元,1美刀的東西相當於你1人民幣。」
一下子iPhone 15 Pro Max價格就變成 1300元了,地球上沒有人打得過你,贏。
但是註意,只有比價格的時候允許開展【掙美元花美元】變換。談收入的時候需要使用【掙美元花人民幣】變換。
例如:
「送外賣月入3000美刀,一個月就掙214000人民幣。」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你的任務不是來說服腦子好使的人的。
第四招:不吃不喝大法
比如十幾年前大大方方的吹車比中國便宜,現在連特斯拉在聯邦補貼7500美刀的情況下都貴不少。
怎麽辦呢?發動技能——【不吃不喝大法】。
例句:
「加州刷盤子時薪15刀,(不吃不喝)16.5個月買一輛特斯拉Model Y。老中這邊要5年。」
弱點:你刷盤子嗎?刷啊。你的特斯拉Model Y呢?
所以這時候就千萬不能提高昂的生活開銷,不能提租單間至少1500刀還得把衣服拿去公共洗,不能提再低的收入都要交稅,不能提一碗面稅後18刀,不能提麥當勞是外面吃一頓最便宜的餐,不能提一頓外賣最少30刀,不能提基礎款手機殼20刀,不能提手機話費一個月50刀訊號還差。
你看,這就是不吃不喝的重要性:但凡過正常日子,開銷極大,低收入者一分錢存不下來,別說買特斯拉無限遙遠,手機螢幕碎了都不舍得修。然而只要不吃不喝,明年就可以買了!一個月買兩台iPhone!
總之,主打一個不吃不喝,不買保險不租房,通勤靠瞬移,才能吹「相對物價」。
不然的話你就會像題中這位咆哮哥一樣,成為輿論場的破防者。
第五招:你的開銷就是別人的收入大法
歸根結底,紙包不住火,貴就是貴。
比如養孩子發現daycare一個月1500-3500刀,換修個馬桶300刀,裝個空調安裝費趕上空調本身了,打個車輕松幾十刀,哪哪都是15%-30%的小費。
然而此刻只要發動【你的開銷就是別人的收入】大法,就能當場反轉,完成絕殺。
只要遇到抱怨開銷大的,就轉進到勞動者收入。
「雖然你付不起服務費,雖然你外賣都舍不得點,但這體現了人家工人收入高啊。老中的物價低是因為在人工費用低。」
如果這時候有人問你:勞動者自己就不需要其他勞動者的服務了嗎?勞動者要不要找人看孩子,要不要網購和吃外賣,要不要修理東西,要不要法律咨詢?
或者如果有人告訴你老中的物價低是因為產業規模龐大產業鏈完善各種生產要素高度集中,快遞便宜是因為物流發達倉儲遍布快遞員只送最後幾百米,外賣便宜因為居住密集跑一次送幾家。
———拉黑,直接拉黑。
如果再有人問你,美國物價那麽低,孩子留學一個月250美元生活費是不是綽綽有余了。
拉黑,必須拉黑。這人要麽中介費都出不起,要麽存心砸場子的。
再說一次:你不是來說服聰明人的。中介生意的命根子是資訊差和認知差。
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