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給朋友的車換輪胎,發現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情況,更多人在換輪胎的時候,會潛移默化的避開國產輪胎。
我們翻看了下行業的調查數據,基本上也佐證了這個點。
在英國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釋出的「2023全球輪胎品牌十五強」中,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是米其林、普利司通、馬牌、固特異、鄧祿普、倍耐力、韓泰、橫濱、TOYO、佳通、賽輪、玲瓏、MRF、固鉑、阿波羅。
其中,國產輪胎上榜的數量不多,且排名較為靠後。
根據調查顯示,單價在1000元以上的輪胎企業只有五家,分別為倍耐力、馬牌、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
按照「系列」來劃分,整個市場中綜合價值最高的輪胎系列,是日本輪胎、法國輪胎和美國輪胎,代表品牌為普利司通、米其林和固特異。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輪胎的價值排名較低,僅次於意大利品牌,高於印度品牌。
2023年,全球輪胎市場的規模達到了1.5萬億,國產輪胎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左右,表現並不強,但國內輪胎市場卻扛起了全球輪胎市場巨大的份額。
去年國內輪胎市場的規模達到了800億美金,是全球市場規模的1/3。
也就是說在國內市場,由外資品牌所生產的輪胎已經是主流,且極其具有號召力。
這種號召力主要是兩個,一個是銷量規模巨大,另一個是單價非常高,在尺寸上到了R18以上之後,使用者更多會選擇外資品牌,而並非國產輪胎。
根據不完善的調查數據顯示,國產輪胎的單價在400元左右,相比於外資品牌動輒上千元的輪胎單價,在利潤率上差距巨大。
輪胎作為配套產品,和整車銷售完全不同。
一個是,輪胎的銷量更多由後市場決定,也就是更換市場,使用者在選擇時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預算選擇,選擇面巨大。
另一個是,輪胎市場的認知面沒有完全開啟,更多使用者群體在購買輪胎的時候,依然是品牌優先,其次是按照預算選擇。
我們耳熟能詳的輪胎品牌,基本上都是外資品牌,全球層面上榜的中國輪胎只有兩家,那就是賽輪和玲瓏。
除了這兩家企業之外,你能買到的輪胎都是外資品牌。
外資品牌的輪胎價格都在下調,300元-400元級別,基本上被日本、南韓輪胎包圓,更高級的德國、美國、法國輪胎統治力很強。
這與國產輪胎起步晚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來說,輪胎作為配套市場,和整車市場發展掛鉤明顯,國內的乘用車真正起步於2000年之後,騰飛在最近幾年。
配套的輪胎市場,更多是代工廠,所以自身的輪胎技術儲備、品牌營運就明顯差了不少。
不過,目前國產輪胎在入門市場已經有了巨大的成功,14寸以及13寸細分市場,國產輪胎的占有率已經明顯擡頭,在未來兩年,國產輪胎會逐步在15寸、16寸輪胎市場超過外資品牌。
總而言之一句話,整車市場在騰飛之後,配套市場才擁有話語權,至少從目前的輪胎市場來看,消費者在選擇15寸以上輪胎的時候,國產輪胎不是第一考慮。
或者說,預算充足的使用者群體,很難說服自己選擇一條國產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