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買車必看!3個月內兩次調整,汽車補貼最高2萬元!

2024-07-27汽車

汽車報廢補貼標準更新了,最高翻倍可達兩萬元。

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的通知,個人消費者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含當日)前註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並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貼標準提高至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補1.5萬元。

而今年4月份,商務部、財政部會同7部門聯合印發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對報廢上述兩類舊乘用車並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並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據了解,2011年以前註冊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保有量約為1583萬輛;2018年4月30日前的新能源車差不多有200萬輛。兩者相加有1700多萬輛的規模,

現在隨著補貼標準的提升,車輛報廢數量明顯增加,5月份,全國報廢汽車回收量同比增長55.6%,6月份同比增長達72.9%。上半年,全國報廢汽車回收量277.8萬輛,同比增長27.6%。

這無疑對汽車以舊換新政策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

為了刺激車市,近日北京和杭州宣布放寬車輛指標,其中杭州取消區域指標申請限制、北京增發2萬個新能源指標。

可以說,2024年下半年價格戰趨於穩定的大前提下,以舊換新已經成為車市新的刺激因素。

以舊換新還奏效嗎?

關於汽車以新換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09年就曾經來過一輪。當時補貼標準為每輛3000~6000元不等,後來因為反響不佳,當年年底,補貼標準由3000~6000元調整到5000~1.8萬元。調整之後的2010年車市表現亮眼,全年以舊換新補貼車輛45.9萬輛,當年乘用車銷量達到1375.78萬輛,‌創下了歷史新高。而2009年乘用車銷量為1033萬輛。

如今看來,2024年和2009年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先補貼一輪,然後再加碼一輪。只不過,當年還可以實作銷量的同比大幅增長,而2024年,這樣的情況可能不會再出現。

因為2009年前後,中國車市正處飛速上升階段,中國汽車銷量從2007年的879.2萬輛到2016年的2802.8萬輛,10年放大3倍多,同比增長13.94%。2009年、2010年這兩年,正處於增速最迅猛的時候。

我們今天回頭來看,即使沒有以舊換新的政策,中國車市的增速也不會太慢。有了以舊換新,在相當程度上加速了這一行程。但是2024年的中國則有些不太一樣。

前幾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再加上現在的消費降級,非剛需消費者對於買車的熱情早已不再;再加上價格戰一直都在延續,又導致部份消費者存在著嚴重的持幣觀望情緒。更關鍵的是,現在新能源車市的銷量規模並不是增量發展,而是取代燃油車,導致消費者現在非常割裂,喜歡新能源車的確實是喜歡,懷疑的人也大有人在,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整個市場的消費上升態勢。

即使,現在有關部門祭出了一輪又一輪的刺激政策,但也難以獲得之前的快速增長。現在能保持住現有乘用車2600萬輛的規模,就已經不錯了。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2024年是存量競爭階段,而非增量時代。

想方設法刺激銷量!

除了提高「以舊換新」的補貼標準外,近一段時間內,杭州放開指標限制、北京增發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老生常談的「汽車限購」重回話題焦點。

汽車限購是前幾年中國車市增長過於猛烈而產生的「怪胎」產物。起因是一線城市工作機會多,薪金水平高,在全國範圍內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匯集。而一線城市和重點城市因為承載量有限,道路規劃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就出現了交通嚴重擁擠的情況。相關管理部門迫於無奈,只能采取限購、限行的方式。2010年以來全國多地開始實行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汽車限購政策。

目前國內限購政策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等。在這些城市車,消費者想要購車,要先透過搖號或競拍的方式獲取牌照指標,部份城市政策過於嚴格,還要求一定的社保年限,即使這樣,搖不上號的人數仍然居高不下。

以北京為例,截至2023年10月8日24時,經稽核,家庭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共計673181個有效編碼,個人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共計2621649個有效編碼,而北京指標年度配額為10萬個,其中普通指標額度為2萬個,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19200個,家庭和個人同池搖號;新能源指標額度為8萬個,家庭和個人指標額度共計73000個,其中家庭指標額度58400個,個人指標額度14600個,單位指標額度4000個,營運指標額度3000個。

大家可以算算這個比例,個人和家庭指標一共為92200個,而申請指標則是超過了300萬,這樣的比例堪稱驚人。在北京,有人搖上10多年號沒中簽的大有人在。

僅從北京一地就能看出端倪,一邊是市場需求低迷,一邊是強壓消費,這樣的場景確實很魔幻。

從因果關系來看,放開汽車限購,自然會增加汽車銷量。所以,業內要求放寬限購,擴大汽車消費的聲音愈演愈烈。

業內觀點認為,當前中國車市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釋放過度與需求相對不足。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單靠拉動需求只能一時緩解問題,要想從根上解決,還需要從結構上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