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理解摩托車變速箱的換擋原理和汽車不同。離合器原理是一樣的,起到切斷發動機和變速器輸入軸的作用。動畫影片我就不貼了,自己去看。簡單講各個檔位成對齒輪有其中一個是空套在主動或被動軸上,只有換擋機構鎖住了個檔位的齒輪和軸,才能傳遞受力。
從低檔位換到高檔位時,比50kph 如2換3。
假設該車速下,2檔對於發動機轉速5000轉,3檔對應發動機轉速3000轉。2檔嚙合傳動時,三檔傳動齒輪和軸空套打滑並有轉速差。
換擋時,捏下離合約時松開油門,發動機轉速自然下落,緊接著掛入三檔,在發動機穩在3000轉並松開離合器。如果做得精準,轉速匹配好,換擋平順無沖擊。一般不熟練可以延長半離合,利用滑模調和需要的發動機轉速。
連續加速換擋動作為:同時捏離合收油—掛檔—放離合加油。
下面講講降檔操作,所有步驟都是一樣的,唯一不同是發動機轉速自己不會從3000變到5000,因此在2檔結束掛入3檔後放開離合器前,需要加油門把發動機轉速提高。當然,也可以不加油門利用慣性把發動機倒拖到對應轉速,那樣的話車輪會受到強烈的發動機倒拖力矩。造成車子串動和輪胎接地摩擦力劇烈變化。嚴重時候會車輪打滑。這就是降檔補油的意義所在。當然,也可以透過慢慢松離合減輕扭力波動。那樣的話換擋時間很長。
連續減速降檔操作:松油門—捏離合稍加油門同時—掛檔—松離合
不熟練前先放慢動做,感受各個步驟的先後順序,形成肌肉記憶後再嘗試加快。
在變速器端,汽車各個檔位是常嚙合齒輪,利用檔位齒輪的同步環摩擦同步檔位轉速差。
而摩托車沒有同步環,依靠卡爪端面
摩托車變速器和汽車的差別在於,新的檔位齒輪和軸套成剛性連線前,汽車利用同步環摩擦同步後卡入。而摩托車沒有同步環,直接強行卡入,由於新的齒輪和軸的鎖住前轉速差,常常聽到鐺的一聲。為了改善檔的一聲,捏離合補油掛檔這三者的操作間隔精度要求很高。由於摩托車常常為濕式離合器,具有一定粘滯拖滯力矩,完美的操作是: 在松油門瞬間踩檔桿,離合器快捏到低時補油門,離合器分離過程中的剩余粘滯力矩在舊檔位已脫出進入新檔位間隔過程中把轉速差補償了,順利卡入新檔位,此時沒有掛檔鐺的一聲。掛檔力也會最小。 因為滑檔卡爪切換過程在毫厘之間,要想完美補油多加練習。如果補油只是為了補償離合器兩端轉速差,補油和掛檔先後關系不大。高階技巧是補償卡爪兩端轉速差。
怎麽說呢,降檔補油是為了快速換擋中能夠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並提前準備好下一次加速的合適檔位,如果不是激烈競技駕駛,完全沒有必要。現在好一點電子油門的摩托車配備了快速換擋功能,除了起步,行駛過程中,不用捏離合,不用補油,發動機管理系統自動根據換擋訊號匹配發動機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