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別覺得題主好笑,這是個嚴肅的問題。一個人一次性開車120km,照道理來說,那確實會損傷汽車!
前面一些答主已經提到了,一般來說像我們各種主機廠在為消費者研發產品時,最開始都會有個效能目標,會有整車設計任務書,其中包括專案背景、市場定義、開發周期、需要滿足的標準、整車基本參數、整車重量目標、整車效能參數、各系統效能參數、車型配置、開發方案等等均會有涉及,說白了也就是要定義我們想給消費者造一台什麽樣的車,為後續研發提供努力目標,其中也包括耐久可靠性的要求。
通常,一台車整車設計壽命都在30萬km左右,簡單理解就是這車交到消費者手裏後,在一般道路的壽命要達到30萬km以上,不能讓各位開到120km的時候車身就斷了或者發動機掉了(電機也不能掉)。如果按照30萬km的整車壽命來算,這一次性開120km,車輛就已經損失了0.04%的壽命了。同時如果按照跑高速並且平均車速120km/h計算,人的壽命也減少了至少1h,人生無常,誰知道車或者人到底有幾個1h呢,這麽看來損傷可大可小啊。
上面只是從整車壽命出發進行計算,除去整車壽命要求,各零部件、各系統還會有自己的耐久設計要求。舉個例子,譬如整車中的減振器,在設計時除了搭載到整車上做耐久試驗的要求外,還有台架耐久要求,同時還有腐蝕要求,綜合下來,對零部件的耐久要求其實挺苛刻的。
在我們主機廠中,有一群特別「討厭」的工程師,他們每天吃完飯幹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找茬」,給車找茬,一般叫他們做「道路試驗工程師」。 每次在一個新車型造出來之前,這幫人都把我們工程師辛苦設計的車,想方設法的拿去「造」。
為了讓車交到消費者手上之後不出問題,這群人要會把車輛拿到專門的試驗場「造」、要拿到高溫環境「造」、要拿到高寒環境「造」、要拿到高原環境「造」、還要拿到全國各地各種造。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哎,就是玩兒!」
試驗場耐久可靠性
關於耐久可靠性路試,主要就是在開發的不同階段驗證試驗樣車的問題,以發現整車開發中的不合理之處、驗證零部件耐久性或者軟件可靠性等,來反饋給專案及DRE(設計釋出工程師),以進行整改摸底,以期能夠讓車輛到達使用者手上時是一個非常好的狀態。
試驗場耐久可靠性試驗都是在試驗場進行(proving ground),一般道路試驗會在一些特定的特殊路面進行(強化道路,高速環道等),其中強化道路路麪包括搓板路、長波路、振動路、車身扭轉路、沖擊路、井蓋路、碎石路等等等。 為什麽要弄出這麽多的爛路出來呢?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怕是除了跑工地也難得遇到這些路況(跑工地都不一定能遇到),其實也可以理解,就咱們的道路,那井蓋從來就沒有修平整過,今天路上挖個溝,明天刨個坑,想走個好路也是不易 。再就是現代人總有詩和遠方, 遠方就意味著除了詩情畫意,總還有溝溝坎坎,不可能一帆風順、平平坦坦,不經歷點崎嶇何來悠閑自在。
工程師為了滿足各位小夥伴能夠實作詩和遠方的夢想,就不得不上點非常手段。為達到快速驗證的目的,能夠在有限的試驗裏程裏強化成使用者的整個生命周期裏程,我們就必須用這種快速驗證方式縮短周期,要不然等我們驗證完,使用者就只能在10年後再提車了。
三高試驗
很多人都以為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三高,主機廠的三高是「高溫,高原,高寒」試驗的簡稱。 類似於人類三高,「身體不好」的汽車去了這些地方,同樣也會出現些毛病。為了讓汽車有個好身體,工程師就會把汽車拉到這些苦寒之地進行訓練。 道路試驗的三高,一般是以環境適應力試驗為主,輔以其它各種驗證性、評價性的試驗。主要為了暴露車輛在高溫、高寒、高原這些極惡劣環境下的問題,為消費者保駕護航,同時驗證各標定部門的工作成果,並且為標定提供參考。 以便以後賣給客戶時,客戶來到這些地方人不行了也不能車不行 。 當然了,工程師們常年在這些「鳥地方」待著,也確實免不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詳情請參照常年居住高原高寒地區常見病。
其中高溫試驗空氣溫度最高會達到50℃以上,高寒試驗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45℃左右,高原試驗海拔最高能到5000m以上,對於人和車都是巨大考驗, 不過經過此試驗後,一般都只會考驗人,你想去哪車就帶你去哪。
全國道路試驗
全國道路試驗可以說是最接近消費者真實使用場景的道路試驗,試驗中一般會選取典型城市典型工況進行試驗驗證,包括城市一般道路、城市快速路、城市山路、國道等等,幾乎涵蓋消費者所有的使用場景,只有消費者想不到的路,沒有路試工程師找不到路。 正所謂,世上本無路,有路就有我們的試驗車!
之前也有朋友提問,「汽車在高速上跑了3個小時,有必要停車給發動機散熱嗎?」其實透過上面的介紹也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問題,兩個問題異曲同工,無非都是擔心自己的愛車扛不住折騰。 這裏我們可以打包票,我們的車都已經被上面那幫工程師折騰過了,而且折騰的更狠,大家可以放心大膽開,安心去造,該去西藏洗滌心靈就去,想去北極看雪就走,願去吐魯番吃葡萄就出發。
在新能源領域,大眾集團早在1972年就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測試,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具有超過47年研發制造經驗。 MEB平台由大眾汽車集團於2015年推出,它是純電動(BEV)汽車的全新制造平台,是基於未來移動出行、智能網聯等方向全新設計的平台,具有高度整合化、標準化、長續航的優點, 大家可以放心的連續開幾個120km,只要有時間,學習某奶茶繞地球幾圈也不是不行 。
上汽大眾MEB平台下的車型,在整車及零部件耐久可靠性方面都下足功夫 ,透過多項測試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1、高嚴苛整車耐久驗證
每個車型配置要經過相當於使用者使用工況超過100萬公裏的交變道路耐久試驗和強化道路耐久試驗、要在城區進行為期一年多的真實使用者使用工況測試、同時在為期一年的全國極限氣候條件下(幹冷,幹熱,溫熱等氣候條件)進行相當於使用者工況30萬公裏的異響交變耐久試驗、進行為期4個多月試驗裏程超30萬公路的極寒耐久試驗、還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充電測試。進行如此嚴苛復雜的試驗,那是因為畢竟中國之大,而我們的客戶之多,為了滿足各地客戶,不得不在源頭上解決後顧之憂。不能因為使用者在冰天雪地的東北或者熱到冒油的吐魯番亦或者是條件惡劣的青藏高原,我們就不管不顧,只要使用者看得上咱,那必須盡力滿足需求。
2、整車密封耐久驗證
吐魯番是個好地方,不光夏天天氣熱,還有大片戈壁灘!戈壁灘意味著灰大石塊多,這種道路環境對車輛考驗不小。 大部份地區日常生活中還是很難遇到這種情況,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也會進行相關驗證。我們會在吐魯番進行嚴苛石擊灰塵試驗(200km灰塵道路 + 1500km 碎石灰塵道路+2000km全碎石道路),保證極端工況下的整車密封以及車身表面油漆的保護,使車輛擁有超強整車密封性和抗石擊性。
密封性好壞除了灰塵試驗以外,淋雨試驗也是一項必備的驗證,我們會進行各種極限工況雨淋試驗(10分鐘常規雨淋、60分鐘強化雨淋、10分鐘負壓霧化雨淋、60分鐘霧化雨淋、60分鐘無內飾雨 淋、60分鐘傾斜雨淋),來保證各種工況的密封性。
防住了灰塵、防住了雨水才不至於讓大家在旅途中受盡唐僧取經之苦,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車中哈哈笑。
3、16通道試驗驗證
為了讓工程師們能夠不那麽辛苦以及多在家陪陪家人(悄悄告訴大家是為了節約差旅費用) ,我們會采用16通道橋試驗台來驗證MEB前、後橋系統的組成部件的疲勞可靠性。除了作用在車輪上的六分力,還增加了電機單元載入通道,全面校核系統的安全壽命。同時試驗結果一致性會比道路試驗更好,條件更可控。
這項試驗的目的主要也是為了驗證車輛底盤「抗造性」,也就是車架的彎曲疲勞及扭轉疲勞可靠性,經過這項試驗的測試後,車主再也不用擔心經常上下馬路牙子了。
4、濫用工況驗證
濫用工況可以說是最具破壞性的一項驗證,平時咱們開車難免會遇到不可預知的路況,比如突然出現的坑還有坎。 還有就是不是所有人眼神都好使,也不是隨時腦子都清醒(這裏請不要對號入座,咱們的客戶都清醒),也有客戶總是有各種馬路牙子要上下,要不就是喜歡刺激超越極限,所以需要進行一些極端的驗證,把這一部份客戶服務好。
濫用工況就是透過一些極端的工況來模擬使用者激烈駕駛或意外情況下車輛的可靠性驗證,試驗中車輛滿載,以60km/h的速度,連續透過80mm高的坎和120mm深的溝,各三次。最終要求為底盤零件不能有斷裂或裂紋,並保留足夠的螺栓夾緊力,試驗後能保證不趴在路上,能自行行駛到維修車間。 我只想說一句:我太難了!誰讓使用者就是上帝!
透過以上試驗專案介紹,可以看到我們在車輛耐久方面下的功夫,不僅包括常規的驗證,也包含一些特殊的驗證。除此之外,諸如底盤零部件的耐久測試、座艙耐久測試、四門兩蓋耐久測試、腐蝕試驗等等測試專案也不缺席。
之所以我們的工程師們辛辛苦苦進行各種驗證,也就只是為了讓每個消費者選擇我們產品時能夠完全信任,能夠買到一台省心可靠的車, 再也不需要擔心車輛一次性開120km或者連續開3h會不會損傷車輛的問題。
雖說各項驗證涵蓋方方面面,但是誰要是非得去學柯受良飛個坡或者為了考驗強度去撞個電線桿,那各位當我沒說,臣妾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