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部份地區,科二都只有5項,而科三卻有十幾項。在練習科目三的時候,不少學員會對教練約考後才給練車的安排感到費解。為什麽科二會給大把時間練習,科三的練習節奏卻這麽緊湊,其實教練這樣安排,是為了學員更快拿證。
1、已經熟悉基本操作
科目二要用更久的時間去練習,是因為那時候的你都還只是「小白」,對車一竅不通,所以學的要慢一點。
![](https://img.jasve.com/2023-12/be9ed617613f2e88fafb4852479b16a2.webp)
等到了練習科目三的時候,學員已經熟練的掌握了車輛的基本操作。
另外,科三專案雖然看著多,但很多專案其實沒啥難度,只需花些時間去熟悉考試內容與考試路線。故在練車時間上也要有相應調整,避免長時間練車而產生練車懈怠、效率低下。
2、增加學員的緊迫感
人們常說:適度的緊張更有利於專註。科三亦是如此。
科三最大難點便是細節繁多,容易疏漏。而教練鑒於過往教車經驗,傾向讓學員在考前幾天突擊練習,當得知自己幾天後就要考試時,學員的緊迫感會大大提升,整個人的訓練狀態也會完全被調動出來也能對各專案操作細節記憶更深,帶著這種狀態參加考試,更容易透過。
3、壓低學員學車成本
現在的去學車,大家都希望拿證越快越好、越便宜越好。
![](https://img.jasve.com/2023-12/e1cdac968454d9693d93feed1fffa133.webp)
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為教練,拉長科三訓練周期是可以的,但是多出來的時間、人工、油耗成本,最終都會轉移到學員頭上。
在考試透過率不會明顯增高的情況下,增加學員拿證的時間成本、費用成本,作為學員來說真的想看見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