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比亞迪旗下方程式豹汽車宣布,豹 5 全系降價 5 萬元,車市價格戰還要打嗎?

2024-07-30汽車

就我個人觀點,方程式豹降價是事實,但這不是比亞迪在打價格戰, 恰恰相反是比亞迪被卷入價格戰後的應對

雖然被扣上「內卷」的名頭噴了這麽久,但從近期部份新車型定價來看,比亞迪並不想對友商趕盡殺絕。

不論是海獅07EV、元UP還是新款宋Plus Dmi,個人感覺近期笛子新車的定價或多或少都有所保留。

這既是給自己留了一點余地,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是順應某些激烈抨擊價格戰「內卷」的呼聲,給友商留更多空間和體面。

方程式豹作為笛子的中高端品牌,釋出時的定價多半有考慮品牌調性等因素,自然也沒有特別激進。

方程式豹釋出時的定價明顯是沖著合資和BBA的市場打 ,SiC、雲輦、豹式掉頭等等賣點也撐得起售價。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行業競爭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

硬派越野本身就是細分市場,賽道並不是太寬敞。

部份友商的降價和新能源化,使得方程式豹的相對有利競爭有一定削弱。

尤其是深藍G318用精準的刀法將新能源硬派越野的起售價直接打到20萬以內,定位很精巧,殺傷力非常強。

方程式豹銷量其實並不差,但在友商沖擊下不可避免還是出現下滑。

笛子銷售目標和產能可能定的比較高,全系官降5萬也是無奈之舉。

方程式豹這波官降,對比亞迪來說可能也是一個教訓,我猜笛子內部不少人恐怕也憋了一口氣。

真要打價格戰,誰敢說自己比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比亞迪更有底氣?誰敢說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比核心系統全棧自研自產的比亞迪更強?

真要打價格戰,方程式豹降價5萬仍然有可能盈利,到頭來難受的是誰?

我覺得對笛子來說,可吸取的教訓有兩點:

一方面,該出手時就應該出手。

某些人嘴上天天抨擊價格戰,動輒把定價較有殺傷力的友商貶低成「無底線內卷」、「低價無硬貨」,自己卻說一套做一套。

乍一看這種行為很諷刺,但市場是殘酷無情的。

行業競爭激烈,市場熱度更是瞬息萬變,率先出招就是有相當程度的先手優勢,失去先手疲於應對效果往往不是太好。

另一方面,比亞迪的中高端品牌建設亟需加強。

說實話,比亞迪有行業最強的垂直整合能力,二十萬以內市場的統治力行業內無人能及;

同時比亞迪有多年積累的三電和混動技術,超高端的仰望品牌也已經立住。

偏偏是走量的中高端市場,比亞迪的表現一直有所不足。

原本王朝系列的漢唐在二十萬以上有很好的積累,但比亞迪選擇王朝主攻大眾豐田,高端交給騰勢方程式豹。

漢唐的定位略有下降,近幾代產品更專註於控制成本,這種選擇本也談不上錯。

但奈何騰勢遲遲起不來,而且說實話漢唐也該盡快換代了。

尤其是騰勢等高端品牌的發展,簡直堪稱比亞迪高端建設的一塊心病。

之前騰勢D9和方程式豹賣的不錯,但本質上都是細分市場競爭相對匱乏的因素。

如今新能源硬派越野競爭加劇,方程式豹不得不官降,就是比較典型的體現。

不得不說,上市不久就大幅官降,對於中高端品牌建設來說並不太有利。

我覺得,後續笛子有兩方面需要針對補強:

一是產品能力,笛子有技術有人才,卻總是難以轉化成足以打動中高端使用者的產品,這方面真的需要向理想問界等學習;

二是智駕技術,這方面我說過很多次了,笛子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短板。

高端產品相比中低端車型更看重智駕,不過好在笛子也已經大規模投入,預計後續成果會逐步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