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內媒體今日訊息,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日前投資成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將建設新的生產基地,是面向未來10年的規劃。
1月12日,安慶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金濤,註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含: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部件研發;汽車零配件批發等。
根據企查查提供的資訊,安慶威靈由廣東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間接全資持股,而廣東威靈由美的集團、佛山市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這意味著,美的集團正式投資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
。而此舉也進一步證明「美的只做汽車部件,不會直接造車」。
但是需要提及的是,尚且沒有準確資訊源證明,此次被報道的即將建設新生產基地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就是「安慶威靈汽車部件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美的威靈汽車
去年5月,美的釋出新能源汽車新品。但此處的新能源汽車新品並不是此前大家猜測的整車產品,而是旗下威靈汽車部件研發的源動力能量倉、激光雷達等汽車零部件。
實際上,這也並非美的首次入局汽車行業——早在2003年,美的集團便進軍商用車領域。此後,其透過收購雲南客車廠、雲南航天神州汽車及湖南省三湘客車集團,新建昆明和長沙兩大生產基地,一度實作了萬台客車整車和專用底盤制造能力。不過最終由於多方面原因,美的於2009年喊停造車業務。
在當下造車浪潮裏,美的這次的選擇並不是整車制造,而是汽車增量部件。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或許是吸取此前的經驗教訓,進而對汽車行業有了新的認識。
據了解,
美的集團已擁有熱管理、電驅動和智能駕駛三個產品線,今年將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車客戶的供應鏈,未來計劃提供新能源汽車整車系統級的解決方案。
公開數據顯示,到2025年,電驅動、熱管理以及智能駕駛在中國的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全球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其中,美的威靈汽車部件的目標是爭取未來5年內營收規模做到100億。
美的威靈汽車部件公司內部提出「333戰略」,即過去3年專註核心零部件,未來3年著眼整合元件,再接下來3年則致力於成為新能源車系統級解決方案供應商。
圖片來源:美的威靈汽車
誠然,無論是美的成立汽車零部件公司,還是創維跨界造車,這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行業巨頭都在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希望實作品牌價值最大化。尤其,當下智能網聯汽車處於起步階段,恐怕大家都想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抓住歷史性機遇。
但是細分來看,即便家電龍頭企業入局汽車行業的例子不在少數,美的現在選擇的路線與格力、創維不盡相同——從汽車零部件入手。就某種程度上來看,美的和華為的路數較為相似。
一般來看,汽車零部件的利潤率要高於汽車整車,這也為美的的發展路線提供了理論支撐。根據蓋世汽車對中國26家汽車整車上市公司和60家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2008-2010年凈利率統計,三年來零部件上市企業平均凈利率均高於整車企業平均水平,且二者的凈利率差距在2009和2010年進一步擴大。
但是,無論是從零部件入手的美的還是從整車市場開始的創維,未來的道路都有各自需要應對的挑戰。最終,什麽樣的路線更適合家電巨頭,恐怕還需實踐給出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為蓋世汽車原創文章,如欲轉載請遵守 轉載說明 相關規定。違反轉載說明者,蓋世汽車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