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同品牌同價位相比,轎車的穩定性明顯比SUV更好。
我自己的經歷是參加奧迪的雲南試駕活動,同樣的多彎山路和高速山路換著開,100多萬的奧迪Q7和40多萬的 A6 Anant (A6旅行版,效能類似於三廂A6)換著開,盡管 Q7 這款SUV比 A6 Anant 這款轎車價格高了兩個級別,但在激進駕駛下,Q7穩定性、駕駛感和舒適度都不如40多萬的 A6 Anant。Q7 開起來會比 A6 Anant 緊張好多。
這是我當時的描述 [1] :
開著 Q7 跟 A6 Anant 跑,同樣的速度山路過彎,需要「使勁認真開」才能趕上的感覺,而乘客也要緊握扶手了,SUV的側傾完全是兩個水平,操控上旅行車也是更有信心,無他,旅行車重心比轎車還低啊。SUV的底盤高導致重心較高 ,導致穩定性和操控性更差,這是主要影響。
但SUV重心不一定高,也可以看到像特斯拉 Model Y這樣的純電SUV,由於將最重的電池都放在車底,整車重心並不高,賽道成績也很亮眼——但依然比不上重心更低的轎車 Model 3。
![](https://img.jasve.com/2024-4/1974fedbca4a6f03185334b3805266f1.webp)
像馬自達CX-4這樣的「轎跑SUV」是另一類,總高度僅為 1524mm,和轎車差不多,比飛度的 1537mm 車高還要矮 1.3cm,盡管離地間隙較高提高了底盤,但車身低矮,讓整體重心相比轎車差別不大,開起來感覺也很接近轎車。這種更像轎車的車款,在某些地區不叫SUV,叫 CrossOver 跨界車。
![](https://img.jasve.com/2024-4/5a1890b68556704db73ff2a8e8e94df3.webp)
另一方面, 同價位的SUV軸距比轎車短 ,對穩定性也有一定影響。總說小車沒有大車穩,大車沒小車靈活,實際上是長車直路更穩,短車彎道更靈活,這個很好理解。
同為20萬級別:
(轎車)雅閣軸距:2830mm
(SUV)CR-V軸距:2700mm
(15萬級別轎車)思域軸距:2735mm
CR-V的軸距甚至比更低一檔的轎車思域更短。
物理定律是硬道理,對穩定性要求最高的賽場,就是清一色的轎車和更低矮的跑車,當然也有例外,2016年豐田就用C-HR這款SUV跑紐博格林耐力賽,但這輛「賽道版」C-HR的車身高度也降到和轎車一個水準,單看外觀已經不是SUV了,更像一輛兩廂轎車 [2] 。
![](https://img.jasve.com/2024-4/3f1eda35960f2bb025d68d7686919edb.webp)
可能我開過的車還不夠多,哪位開過同品牌同價位SUV穩定性和操控性比轎車更好的,可以在評論區說說。
參考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232590
- ^https://paultan.org/2018/02/26/toyota-siapkan-litar-ujian-nurburgring-mini-di-jepun/toyota-c-hr-racing-nurburgring-e1519619991649-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