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這段時間老出汗,還總覺得累,渾身沒勁兒。朋友跟李女士說,這可能是氣虛,讓她多喝點黃芪水。李女士就買了點黃芪回來泡水喝。
一段時間後,李女士看上去比之前好多了。但她感覺身體越來越熱,喉嚨也有點痛,甚至還心慌,就去醫院檢查,結果血壓也高了。
醫生詢問後,李女士血壓高是喝了過量黃芪水導致的,情況不嚴重。醫生告知她黃芪水不能亂喝,回去最好減少食用量,以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李女士很疑惑,都說黃芪水好,為何喝了血壓會升高?難道黃芪水還挑人?
【黃芪水究竟是什麽水?為何不能隨便喝?】
黃芪是一味常見的中藥,性甘溫,常被用來補氣,它含有多種胺基酸、硒、鋅等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頗高。在臨床上,黃芪的功效也不少,有「小人參」的美譽,民間還有「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說法,那喝黃芪水具體都有些啥功效呢?
第一,黃芪水能補氣,對身體好。黃芪入脾肺經,能補氣升陽,對脾虛肺虛或氣血不足的人有幫助。而且,喝黃芪水能緩解疲勞、血虛,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如果本身有面色蒼白、發黃,身體消瘦、便秘等問題,可以喝些黃芪水,能有效改善。醫學上有記載,黃芪水能補氣固表,而且黃芪多糖能促進人體 RNA 和蛋白質合成,也就是說,黃芪能提高免疫力,緩解體虛癥狀,抗疲勞。特別是對一些身體發虛易出汗的人,黃芪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如果身體有尿少、水腫的問題,可能是因為體內的水氣運化不好,尿量才變少。黃芪水補氣,可以改善脾經,所以對氣虛引起的水腫、尿量少等情況有幫助。
黃芪水除了能增強免疫力,還能讓傷口好得更快。要是傷口老不好,還流膿,可能是氣血不足,毒素排不出。而且,黃芪水裏的生物堿和黃酮有殺菌作用。所以啊,黃芪既能補氣固表,又能殺菌生肌,促進傷口愈合。
黃芪能調節血壓和血糖,緩解苯乙雙胍和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還能強心,保護心血管健康。
第二,黃芪性溫味甘,是溫補藥,大量服用或服用方法不當,會使患者上火,出現喉嚨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癥狀。
黃芪補氣升陽,常吃可能血壓高,不好控制。而且黃芪助火,會生濕氣、熱毒,喝多了會加重。
所以說,黃芪水雖然有不少益處,但也不能亂喝。那喝黃芪水時還得註意啥呢?
【喝黃芪水時,都有哪些需要註意的?】
黃芪水不能多喝,不然可能會有副作用。有人覺得黃芪好,就覺得泡得越多越好,其實這是錯的,每次用黃芪最好別超過 10 克,而且要分幾次喝完,別一次喝太多,免得身體不舒服。剛開始喝黃芪水的人,最好從小劑量開始,免得有啥不舒服的。
此外,黃芪水不能天天喝。黃芪是溫熱性藥材,天天喝可能會上火,引起身體不適。如果適當加一些滋陰下陽的藥材,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火癥狀。
想透過喝黃芪水增強體質,得長期堅持,食療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是斷斷續續的,沒有個合理的飲用規律,那肯定效果不好。而且黃芪最好煮著喝,能更好地把營養成分釋放出來,效果也會更好。
需要註意的是,黃芪是藥材,吃它得遵醫囑。
那黃芪雖然是好東西,但也別吃太多,而且也不是誰都能吃黃芪的。
【哪些人群不建議喝黃芪水?】
黃芪對健康有益,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黃芪,因為它的功效有特殊性。
【處於月經期或者孕期的女性】
黃芪性溫熱,女性經期應避免食用,以免影響氣血和經期經量;孕婦也應避免服用,孕期盡量不要服用藥材。
【容易上火或者肝火旺盛的人群】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長痘、便秘或者有炎癥,那很可能是容易上火的體質,體內可能還殘留熱毒。這時候要是再喝黃芪水,不但熱毒會繼續留在體內,還可能會助長火氣,讓熱毒更嚴重,出現咽喉幹痛、口苦口幹、便秘加重等情況。
如果一個人肝火旺盛,本身就會有口苦、尿黃等不良癥狀,那他喝了黃芪水,會讓身體更不舒服。
【感冒人群】
黃芪雖能增強抵抗力,但感冒時吃它不利於恢復,甚至可能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