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肚皮上打一針就不疼了?剖宮產術後止疼針,孕媽們了解一下!

2024-09-15女人

「麻醉醫生,我想要打TAP!我很怕痛!」

「您是怎麽知道TAP的?」

「小紅書上看到的,聽說在肚皮上打一針術後沒那麽疼!」

「但您今天做的是半麻,不需要呀!」

準媽媽臨近預產期一般都比較焦慮,會在網絡上瀏覽各種關於麻醉與手術的資訊。不少孕媽了解到「肚皮針」可以減輕剖宮產術後疼痛,都想讓醫生給自己打上一針。但是,並不是所有情形都需要用到這「肚皮針」。

今天

小紅就給各位準媽媽科普一下

這個「肚皮針」到底是什麽

肚皮針是什麽針?

準媽媽們常提到的「肚皮針」實際上是麻醉醫生常用的一種鎮痛技術——腹橫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滯。它是將局部麻醉藥物註射至腹橫肌與腹內斜肌之間的筋膜平面進行阻滯。若進行肋緣下腹橫肌平面阻滯,則需在腹橫肌與腹直肌後鞘之間註射局部麻醉藥物。腹橫肌、腹內斜肌、腹直肌均位於我們的「肚皮」上,因此這種註射方式常被形象地稱為「肚皮針」。

腹壁肌肉層次示意圖,EO:腹外斜肌;IO:腹內斜肌;TA:腹橫肌。

腹橫肌平面阻滯的作用靶點源自胸腰段脊神經(胸神經T6至腰神經L1)前支的神經。這些神經穿過腹橫肌平面,能夠為腹部外科手術提供鎮痛作用。

穿行在TAP的神經(黃色)

但是,局麻藥是註射在「肚皮上」的,它並不能止住「肚子裏面」的疼痛,比如剖宮產術後常見的子宮收縮痛則通常需要額外使用靜脈鎮痛泵。鎮痛泵內的藥物透過類似平常「打吊針」的方式進入人體血管內,從而實作全身的止痛效果。

半麻後

為何不需加這個「肚皮針」?

椎管內麻醉,即人們口中常說的「半身麻醉」或「半麻」,是將局部麻藥註入脊椎內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間隙,透過阻斷脊神經根讓患者痛覺喪失,經常用於下肢手術、剖宮產手術、肛腸外科手術等。‍半麻後,患者表現出下半身「沒有感覺」,但神誌保持清醒。

椎管內麻醉(半麻)與腹橫肌平面阻滯麻醉,是兩種不同的麻醉方式。它們所阻滯的神經軸位置大概如下圖:

神經軸阻滯位置示意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半麻已經在更靠近源頭的位置有效阻滯了神經,且在此位置進行阻滯後,能夠很好地止住「肚子裏面」的疼痛,因此不需要額外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大家可以將神經軸想象成一棵樹,大樹的枝幹已經被搞定,樹梢就不用進行處理。

目前,在南方醫科大學第十附屬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麻醉手術中心,為了確保孕婦及胎兒的安全,當擬行剖宮產的產婦無椎管內麻醉禁忌時,醫護人員會優先選擇椎管內麻醉(半麻)方式。術後,醫護人員會為患者鞘內註射嗎啡並留置自控鎮痛泵,以提供良好的術後鎮痛效果。

部份產婦可能會由於各種特殊原因需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剖宮產術,無法采用椎管內阻滯實施術後鎮痛治療。在這種情況下,腹橫肌平面阻滯則成為一種有效的可選方案,而且為了達到滿意的術後鎮痛效果,這種方法通常需要與靜脈鎮痛泵聯合使用。

簡言之

半身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的準媽媽

麻醉醫師會制定

完善的術後鎮痛計劃

不需要額外打「肚皮針」

而全麻下行剖宮產術的準媽媽

則可以選擇「肚皮針」

與靜脈鎮痛泵的鎮痛方案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