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蝌」普
凜冬來臨,天氣越來越冷了。俗話說「寒從腳下起」,不少人開啟了冬季泡腳養生模式,「天冷了,泡泡腳暖一暖」。但泡腳真的就是拿熱水泡一泡就完事了嗎?有哪些地方需要註意呢?
俗話說得好:「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因為腳上有大量與腦和中樞神經緊密連線的神經末梢,當腳泡在適當的熱水中時,毛細血管會受到相應刺激,加速下身血液迴圈,以致平衡全身血液的回流。
冬季泡腳可以起到促進氣血通暢、逼出體內寒濕之毒、調整臟腑功能,增加免疫力,增強抵抗力、還可以起到滋陰養腎,保證精力充沛的作用;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促進腳部血液迴圈,降低局部肌張力,還可以消除疲勞、對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但冬季泡腳又有什麽講究呢?
時間不能過長,水溫不宜過高。泡腳水溫以40-45℃為宜,最好不要超過50℃,泡腳時間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
泡腳的時間晚上7-9時為宜。此時為腎經氣血最衰弱的時候,足底血管會因為溫水的刺激而擴張,有利於活血,進而加速全身血液迴圈,達到滋養肝腎的效果。然而,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導致消化不良。
泡腳最好選擇木桶。因為木桶的保溫效果較好,降溫慢。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使藥物的療效大打折扣。
泡腳後記得按摩和保暖。在雙腳發熱時加以按摩,再穿襪子進行保暖,喝一杯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等全身熱度緩緩退去之後入睡效果更好。
泡腳養生效果雖好,但以下幾類人需要註意。
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熱水泡腳時,下肢動脈擴張,皮膚充血,更多的動脈血液進入下肢。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但不會改變靜脈回流的速度,反而會加重靜脈回流負擔,可能會加重血液瘀積,加重病情。
嚴重心臟病、低血糖患者。嚴重心臟病、低血壓的患者,不宜用太熱的水泡腳或長時間泡腳。因為患者本身心臟和心血管功能較差,高水溫可使神經受到刺激,毛細血管擴張。
高溫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加重心臟負荷,致使心跳加快、耗氧量提高,容易發生供氧困難,導致暈厥等意外發生,增加發病危險,所以這類人群泡腳或者足浴藥療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足部皮膚病患者。足癬是一種真菌感染,需要進行抗真菌治療。以熱止癢的做法,往往起不到效果,泡過之後,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皰等。此外,熱水使足部毛細血管擴張,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
END
參考來源:科普中國、廣東省中醫院、CCTV生活圈
來源:蝌蚪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