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近日,中國國際時裝周在北京閉幕。本季時裝周以「盛」為主題,來自俄羅斯、美國、澳洲、越南等6個國家的近260個品牌和400多位設計師參與,呈現近160項時尚活動。聚焦中國美學、非遺創新、產業帶連結、商貿消費、趨勢引領、綠色可持續、數智時尚、多元業態升級、國際交流等熱點,創新演繹中國文化和工藝。
![](https://img.jasve.com/2024-9/33515e4096ef9acb483460f88824b0ae.webp)
中國國際時裝周秀場。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本季有更多設計師和品牌將傳統文化作為表達自我態度的新生活方式。時裝周眾多品牌從少數民族文化、非遺、中國歷史、古文學等萃取靈感,展現國潮非遺可以穿在身上、可以融入社交。一些設計師用中國畫的寫意色彩暈染春夏的時髦氣息,又借鑒傳統服裝結構的處理,透過細節變化展現新中裝的雅趣。還有設計師將非遺桑蠶絲織技藝、香雲紗染整技藝、蘇繡、非遺蕪湖漿染等手工技藝,融入服飾之中,讓中國元素更加貼近當下年輕人的設計。
![](https://img.jasve.com/2024-9/9eeda8842fcce9e3c01fcf176af8761f.webp)
中國國際時裝周展區。主辦方供圖
創立於貴州苗寨的古阿新,本季透過舊布改造,老繡新用等可持續綠色環保概念對苗族、侗族等多個少數民族非遺元素進行時尚創作,並從家鄉帶來幾十位各族老鄉,將貴州「村T」搬上時裝周。時裝作品中,苗族刺繡、侗族繡、水族馬尾繡、布依族貼布繡、苗族銀飾、苗族蠟染等多種少數民族非遺元素,被設計師用時尚賦能。
![](https://img.jasve.com/2024-9/75f3e1154e8e7406ae3a690e1c35bc49.webp)
貴州「村T」被搬上時裝周。主辦方供圖
本季中國國際時裝周數碼時尚以6場數碼釋出、30套數碼時裝,匯集了中式山水數碼藝術、昆曲等藝術。秀場外,中國國際時裝周數碼全像互動體驗吸引了眾多時尚博主與普通觀眾前來打卡,孿生數碼人「凰煌 Phoenix」以虛擬模特身份,演繹數碼時裝,同時展示時尚換裝體驗,動態捕捉,實作數碼人模擬聯動效果。
![](https://img.jasve.com/2024-9/1d1856493ba3935e69ef7dc7de83db01.webp)
數碼人模特。主辦方供圖
時裝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時裝流行趨勢和原創設計作品的正選平台,中國國際時裝周深度聯動中國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地,推出專業品類的面料流行趨勢釋出,打通原產地設計師、品牌、供應鏈、行業平台等上中下產業鏈條。
「中國國際時裝周作為時尚設計、文化藝術交流合作平台,持續透過原創設計賦能產業發展,引進和啟用新質生產力,對時尚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創新性的重塑與最佳化,成為時尚產業升級與價值升級的破題者、時尚產業的創新載體。」相關負責人說。
![](https://img.jasve.com/2024-9/53879e64157914ce88e087f85de507ad.webp)
中國國際時裝周閉幕式。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