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在古代,沒有先進科技和醫療技術,那古人得了近視眼該怎麽辦?

2024-07-18女人

如今啊,市場上的電子產品老是更新,新花樣一個接著一個,差不多成了每個人都得帶在身邊的東西。

雖說這類產品能帶來極大的方便快捷,可與此同時,人們的雙眼每天都被電子螢幕釋放的輻射傷害著。

時間長了,眼睛視力逐漸變得不清楚,最後得靠重重的眼鏡才能看清東西。

不過呢,「兩米之外分不清親人朋友,五米開外連人和動物都分不清」這種「尷尬狀況」,不管是在當下還是古代,全是所有近視眼的老毛病。

但是,「近視了就配近視鏡」,這是咱們現代人的處理辦法,那要是擱古代,古人視力變差了,他們會用啥招兒來應對那些不方便呢?

也許大家心裏會犯嘀咕:

古時候可沒有先進的電子產品,那古人咋就得了近視呢?

實際上,電子輻射只是導致近視的一個原因罷了,就算沒有它,像光線、用眼疲勞的情況等,也都會讓近視出現不同的程度。

打個比方,宋朝的知名詩人陸遊,年輕那會特別愛學習,拼命讀書,把眼睛給累壞了。

再就是那時候條件不行,白天就靠自然光,晚上點燈的光還特別暗,結果他就近視了。

時間一久,近視變得更嚴重了,等年老的時候,陸遊就連在燈下看書都不敢嘍。

一樣深受近視困擾的,還有宋代的「大文豪」歐陽修,他近視度數挺高的,就算是挺大的字,他看起來也跟「霧裏看花」似的,特別費勁。

在南宋的【石林燕話】裏,有關於歐陽修視力不佳這事的記載。

不過呢,跟陸遊不一樣,歐陽修給自己找到了一個管用的解決辦法,直接從根兒上把問題給解決嘍:

自己不讀書,叫跟著的書童給他念。

這個法子確實能減輕一點因為近視看不了書的麻煩,可並非對所有人都管用,書童也不是誰都能雇得起的,通常來說,最常見的辦法還是去找醫生看看。

那時候,「近視」被當作是「眼疾」的一類,常見的治療辦法像喝決明子泡的水,要不就用青皮水來洗眼睛。

除了前面說的那兩種辦法,「針灸」也是挺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

宋代的竇漢卿在【針灸標幽賦】裏,把「光明」當作攢竹穴的另一個稱呼,還記錄了它在治療眼疾上的作用,一直流傳到現在,這其實就是咱們平常說的「眼保健操」。

不過呢,「近視」跟別的病種不一樣,它沒啥疼啊癢啊的感覺,是一天天慢慢形成的。

再瞧瞧咱們現代人對近視的認識,要是有了近視的情況,基本上就沒法變回原來的視力啦。要是高度近視,不做手術的話,自己恢復的可能性那是特別特別小。

那麽,古代既沒有先進的醫療器材,也沒有科學技術,沒法做近視手術,而且近視是千年都難治好的毛病,那該咋整?

這時候,該「眼鏡君」亮相啦。

實際上,眼鏡可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東西,早在北宋那會兒,咱們老祖宗就把眼鏡給發明出來啦。

在那個時候,眼鏡可不叫眼鏡,而是被叫做「叆叇(ài dài)」,是用水晶、象牙、金絲這類材料做成的,樣子跟防盜門上的貓眼有點像。

這種眼鏡的鏡框通常是用木片或者牛角做的,中間有根橫梁,擱在鼻子那兒,沒鏡腿,佩戴的人能拿細繩把它固定好,把鏡片綁到自己眼睛那。

不過呢,就算有能解決近視的眼鏡,單從原材料這點,咱就能知道這種眼鏡成本可高啦,高到都能換一匹名貴的汗血寶馬了,而且重量也遠超正常能承受的了。

到了元朝的時候,有著現代樣子雛形的眼鏡才傳到中國,可只是在皇室貴族那裏,還有江南那一片富庶的地方比較盛行,還沒在整個社會大眾裏完全普及。

並且,當時的眼鏡就一個鏡片,既沒鏡架也沒鏡腿,得用手拿著放在眼前才能用,很不方便。

到了明朝的時候,人們才給前朝的眼鏡片配上鏡托、腦後系帶之類的東西。不過即便有了現代眼鏡的初步樣子,整體技術上還是不行。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叫孫雲球的人,在中國眼鏡制造這方面貢獻特別大。

他不僅繼承了之前眼鏡制作的成果,而且還創造出了鏡片研磨機和驗光技術,如此就能依照不同人的近視狀況做出不一樣的眼鏡。

在明末清初那會,眼鏡已經能夠客製度數啦,還能做出不同顏色的鏡片,民間的眼鏡作坊也變得越來越多。

除了自己戴眼鏡,古人還會借助放大鏡,來把想看的東西看清楚。

東漢廣陵王劉荊墓裏出土的放大鏡,是咱們國家當下所知道的最早存在的放大鏡,是用水晶做的。

在唐朝那時候,咱們國家跟外面經貿交流頻繁,好多西域生產的放大鏡進到了咱們國家,這些放大鏡大多是玻璃做的,被叫做「火珠」或者「火齊珠」。

就單說這樣的名字,咱們就能明白,在唐朝,放大鏡主要是用來「聚光點火」的,可不是給近視的人幫忙的。

同樣在北宋那時候,放大鏡才被人們用來檢視文字,而且這種做法慢慢變得常見了。

要說能普及的緣由,或許是宋朝科舉制大幅擴招,好多學子為了能考中功名拼命讀書,結果因為用眼太厲害得了近視的人就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