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張亮帶領團隊,為一名60歲心力衰竭的退役老兵開展CRT-D術(植入式心臟再同步治療心臟轉復除顫器),有效緩解患者心衰癥狀,使病情迅速穩定下來。
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張亮團隊為患者手術。院方供圖
12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獲悉,退役老兵唐先生已有多年心衰病史,曾求助於多家醫院,均未能有效緩解。近一個月來他的病情加重,出現胸悶、氣短,甚至夜間平臥就會出現悶喘。家屬多方咨詢後,來到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內科就診。
張亮將患者唐先生收治住院,復查其心臟彩超及心電圖,顯示心臟大,心衰重,病情危重,診斷為終末期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險。張亮說,終末期心衰在世界範圍內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內科藥物保守治療、心臟器械治療和心臟移植術。藥物治療對終末期心衰作用有限,心臟移植又不現實,所以該患者適合三腔起搏器來糾正傳導阻滯,改善心衰,而帶有除顫功能的起搏器能夠明顯降低死亡率,因此醫生決定為患者行CRT-D植入手術。
患者造影球囊的造影影像。院方供圖
CRT-D植入術屬於四級手術,目前是起搏領域難度系數極高的手術,醫生不僅要掌握常規起搏器植入技術,還須掌握冠脈介入技術。張亮說,難點集中於左心室電極植入,需要借助二維X線影像指導,透過復雜的導管操作,將導絲和電極置入細小的左心室側壁靜脈。受各種因素影響,手術失敗的可能性不低。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張亮帶領團隊在心導管室為患者實施局麻下手術,穿刺左側鎖骨下靜脈後,經左室長鞘中置入Amplatz導管找到冠狀竇;隨後團隊使用造影球囊進行冠狀靜脈造影,經仔細評估確定靶向左室靜脈支後,透過精準的導絲操作置入電極,最終順利完成手術。
術後第二天,唐先生的精神狀態煥然一新,能自己下床走動,並且明顯感覺胸悶減輕,氣喘緩解了許多。術後第7天,患者隨訪心肺運動耐量較前明顯改善,心電圖QRS間期縮短為152ms ,復查心超提示射血分數已由術前的19%躍升至30%。目前,唐先生在植入CRT-D後病情穩定,身體逐漸康復,他感慨自己可以外出逛逛上海了。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通訊員 陸裕文 曹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