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30日,軍委向全軍公布了李德生為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命令。不過在之前政治局開會討論的時候,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公安部長的 謝富治 卻表示不同意。
主持會議的毛主席對李德生在安徽期間所做工作的印象很好,他聽了謝富治的發言後十分不高興,當即批評道: 「李德生不合適,難道你比他更合適嗎?」
那麽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毛主席為何選定李德生擔任總政治部主任?謝富治又因何反對?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又是什麽呢?
![](https://img.jasve.com/2024-9/c3ddc5d89dbb422f24fc9698d4dfbfa2.webp)
解放戰爭,奪取襄樊之戰
李德生1916年出生在河南新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中,1930年初,鄂豫皖紅軍在新縣擴大武裝力量,早已接受革命思想並在當地參加過革命活動的李德生連忙報名,參加紅軍。
李德生參軍後被編入紅四軍11師32團2營4連當戰士,經過短時間的軍事訓練,他就跟隨部隊參加實際戰鬥。 李德生不僅作戰勇敢,人也十分機警,在戰場上,他表現得機動靈活,完成一個又一個艱巨的任務。
李德生的良好表現很快就被部隊首長發現了,部隊首長了解到他出身貧寒,階級立場堅定,人又很機警,便決定將李德生調到營部當通訊員。當上通訊員以後的李德生更加努力工作,因為頭腦靈活,走路快,記憶力也好,所以他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李德生表現優秀,在營裏當了一年通訊員後,又被調去團裏當通訊員。由於李德生總能完成任務,部隊裏也十分重視對他的培養。1932年2月,參加紅軍整整兩年的李德生光榮地加入了共產黨。
在李德生入黨一年半後,他當上了團交通隊的班長,沒過多久就參加到「六路圍攻」的戰役中。一年後,李德生被調往紅10師34團供給處當政治指導員。
盡管李德生的職務越來越高,但他想要的卻不是這個,他想和戰士們一樣上陣殺敵,於是李德生向首長請示: 「首長,我不想當幹部了,我想去基層當班長,好直接參加戰鬥。」 首長同意了李德生的請求,並安排他去第10師交通隊當班長。
![](https://img.jasve.com/2024-9/b6eb0db29357b8befe48bc89ac59f11c.webp)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李德生所在的紅10師被改編為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他擔任該團通訊排長。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場上,李德生靈活機動的指揮戰士們和日軍作戰。
在作戰過程中,李德生不僅殲滅大量日軍,還特別註重每次戰役中的繳獲。他除了武裝自己的通訊排以外,還給全團其他部隊送去大批武器彈藥。
在劉伯承、鄧小平領導下的129師十分註重作戰的實績,也十分註意培養和提拔那些在戰鬥中成績突出的人。正因如此,李德生很快就引起了上級的註意。
1943年,李德生被提拔為營長;組建太行軍區的時候,他再次得到提拔,被任命為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第30團團長;1945年,李德生又被調往129師385旅769團擔任團長。
在李德生的領導下,769團在129師以「敢打硬仗」聞名,也成為129師的主力團之一,日軍對769團十分懼怕。
1946年,解放戰爭剛開始,李德生就被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和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團長,不久後又被任命為旅長。此時的李德生剛剛30歲,在我軍中也是一位比較年輕的高級指揮員。
在解放戰爭中,李德生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的麾下打了許多漂亮仗,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奪取襄樊之戰。
![](https://img.jasve.com/2024-9/7f7b46e7745db64fb527fad96a80c2ce.webp)
1948年7月初,劉伯承和鄧小平經過研究後,決定調動桐柏軍區的主力和陜西南部的部隊攻下襄樊,進可以威脅長江以南的國民黨統治區,退則能為大別山附近的解放軍作掩護。
劉伯承和鄧小平將這一重要任務交給二野第六縱隊王近山負責,王近山經過思考後認為襄樊易守難攻,便決定從最容易進攻的西部入手,先奪取城西的外圍,占領襄樊城西的琵琶山等,然後再攻打襄樊的西門。
不過琵琶山等地也是地勢險峻,敵人防守嚴密,不管是由哪個旅來擔任主攻,都會遭到重大的損失。 就在王近山不知道該派哪個旅的時候,第17旅旅長李德生主動要求擔任主攻。
接受任務後,李德生和其他指導員一起來到前線勘察地形,了解敵軍防禦情況。回來後,李德生等人決定采取集中部隊兵力和火力,搞中間突破的方針。
在進攻琵琶山作戰中,李德山命令集中全旅的精銳部隊,向敵軍防守薄弱處進攻, 李德生部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就殲滅了據守在此處的敵軍 。緊接著,李德山又率部朝真武山進攻。
李德生命令部隊集中炮火向敵軍工事轟炸,隨後又命令突擊隊發起進攻, 我軍僅用20分鐘就接連攻克敵軍18座地堡,占領了真武山 。李德生判斷敵軍會趁機發起反擊,於是命令戰士們不要松懈,準備擊退敵人的反撲。
果真如李德生所料,敵軍向我軍發起了反撲,不過由於我軍早有準備,給予敵軍統計,打退敵軍的多次反撲。李德生部不僅守住了陣地,還趁機占領襄樊城西的要塞張家堂,殲滅敵軍一個排的兵力。
![](https://img.jasve.com/2024-9/0518a72aced624b85b701fc78947a90c.webp)
占領真武山後的第三天,李德生就準備率部進攻襄樊城西重要據點——鐵佛寺。不過這次進攻沒有之前那麽容易,敵人防守十分嚴密,還埋下了大量的地雷。
如果硬攻的話,我軍會遭到嚴重的損失,李德生經過思考後決定用計奪取。他命令戰士們白天休息,給敵人一種「我軍正在休整,不著急進攻」的假象,然後在夜間集中一個團的部隊,從地下挖掘地道。除此之外,李德生還命令工兵日夜排雷,將敵人陣地前十幾米的地雷區都給排幹凈。
一切準備就緒後,李德生命令戰士們從地上、地下同時發起進攻,給敵人來了個措手不及,成功控制城西關地區。 李德生接連攻占了敵軍三個重要據點,開啟了襄樊城西的閥門,在中原野戰軍被傳為佳話,被稱為「刀劈三關」。
王近山見李德生有勇有謀,便命令他率領第17旅為攻打襄樊的主力,由他擔任攻城指揮員。李德生接受命令後,調以能打狠仗著名的第49團擔任主攻團,還將主要火炮都集中在主攻方向上。
發起進攻時,李德生部很快就占領了襄樊城西門,緊接著他率部進入城內和敵人展開巷戰。 我軍僅用一晝夜的時間,就全殲襄樊守敵,活捉第15綏靖區中將司令康澤和副司令。
![](https://img.jasve.com/2024-9/a5ba4826fd44d51ca29b93004d6673fd.webp)
毛主席:你戴老花眼鏡嗎?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主持召開安徽省黨的核心小組會議。就在這個時候,秘書急匆匆走進來悄悄對李德生說:「總理電話。」
李德生連忙出去接電話,誰曾想電話那邊傳來的不是接線員的聲音,而是周恩來那特別的蘇北口音。周恩來直接進入主題: 「德生同誌,中央決定調你到北京工作。」
李德生怎麽也沒有想到會是這件事,他一時間反應不過來,隨後才說:「總理,我長期在部隊工作,經驗不多,水平也不夠高,我比較適合在下面工作。」
周恩來親切地說:「這是中央的決定,還請你盡快安排一下在安徽的工作,早點到北京來。」
7月28日上午,李德生告別了準備為他送行的軍隊和地方領導,帶著一名秘書和警衛員來到合肥機場,乘坐飛機前往北京。抵達北京,剛吃完午飯後,李德生就接到中央辦公廳的電話,說是讓他下午3點到懷仁堂,周恩來要見他。
![](https://img.jasve.com/2024-9/ea8aca5d2c72d49f0b55115946a541ef.webp)
當天下午,李德生準時來到懷仁堂,周恩來見李德生來了,站起來和他握手,然後請他坐下。周恩來親切地說:
「德生同誌,毛主席和黨中央決定讓你到中央工作,從現在開始,你將參加中央政治局的活動。除了黨的工作以外,還有軍隊和政府的工作。現在我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見,你覺得主要是在軍委工作,還是在國務院工作?」
李德生想了一會說:「我在部隊呆的時間太久了,我願意幹地方的事。」他的回答讓周恩來有些意外,隨後微微一笑說:「德生同誌,中央決定你除了參加中央政治局的活動和中央臨時交代的任務外,還需要參加軍委辦事組和國務院業務組的工作……」
就在李德生到北京幾天後,周恩來通知李德生,說毛主席要會見他。這天下午,李德生跟著周恩來進入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這是李德生第一次近距離觀察毛主席,只見主席有著寬闊的額頭、充滿智慧的雙眼和被陽光曬得黝黑通紅的皮膚。
李德生連忙上前問候道:「主席好!」毛主席用寬厚的大手緊緊地握著李德生的手,然後拍了拍一旁的沙發,讓他坐下說。此時的李德生不知道毛主席要和自己談些什麽,因此顯得有些緊張。
![](https://img.jasve.com/2024-9/288a850995dedd0c3524297432852989.webp)
毛主席看出李德生的不自然,他隨手拿起周恩來放在茶幾上的老花鏡,戴在臉上試了試,很隨意地問: 「你今年53歲了,是不是也要戴老花眼鏡了?」
李德生沒想到毛主席還記著自己的年紀,他回答道:「是的,看檔、看書都需要戴眼鏡。」李德生緊張的心理開始消除,隨後毛主席和周恩來從人文地理聊到黨的歷史上的路線鬥爭,李德生能接上的話不多,他便在一旁靜靜地聆聽。
毛主席看出這位放牛娃出身的紅軍將領很實在,可惜知識面有限,但他不隨聲附和,是一位很坦誠的人。於是毛主席便問李德生:「你平時喜歡讀什麽書?」
李德生不好意思地回答道:「主席,我文化程度很低,除了學文化,只是讀一些軍事方面的書籍。」毛主席提醒李德生: 「你打了很多仗,唯讀軍事書籍可不行啊,還要多讀一點歷史、文學、科學技術方面的書籍。做領導工作,什麽多要知道一些。」
李德生趁機說:「主席,我感到身上的擔子太重了,擔心不能幹好。我想安徽省和南京軍區的職務是不是能免掉?」
![](https://img.jasve.com/2024-9/90d98aaf410b1861b5332227b19855d1.webp)
毛主席擺了擺手,說:
「我看一個都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德生同誌,你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我建議你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的時間讀書學習,剩下三分之一的時間則到下面做調查研究。」
此時的周恩來插話說:「德生同誌,就按照主席的指示大膽工作吧!」
會見持續了將近一個小時,李德生也從這次談話中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點撥。
謝富治反對李德生當總政主任,毛主席:他不適合,你適合?
李德生來到北京後,正式參與到國務院業務組和軍委辦事組的工作當中。而在李德生進京之前,中央曾召開了一次會議。 當時毛主席決定讓李德生擔任政治部主任,沒想到卻遭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國務院副總理謝富治的反對。
主持會議的毛主席對謝富治的發言十分不滿意,他不高興地說: 「李德生不適合,難道你比他更適合嗎?」
![](https://img.jasve.com/2024-9/ea9951448f0ea127816a08f238de5493.webp)
其實李德生之前長期在謝富治的手下工作,抗日戰爭時期,謝富治是385旅的政委,而李德生則是排長;解放戰爭時期,謝富治是第四縱隊的政委,李德生則在第六縱隊擔任旅長;到了解放戰爭後期,謝富治是第三兵團的政委,李德生則是第三兵團第12軍35師師長。
按理說李德生長期在謝富治手下工作,他應該支持李德生才對,那麽謝富治為何要反對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謝富治在會議上說: 「李德生是帶兵打仗的人,他在政治方面經驗欠缺,不適合做政治工作。」
可能大家覺得謝富治這樣說確實沒有錯,一個只打過仗,沒搞過政治工作的人,如何讓他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呢?但大家要知道,這是毛主席下的決定,毛主席的眼光一向很準,就連李德生也不例外。那麽,毛主席為何獨獨選擇李德生擔任總政治部主任呢?
首先,李德生是一位忠實可靠的人,他對黨忠心、對毛主席忠心。 李德生是一位「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人,從不阿諛奉承,也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說一些假話,這是毛主席看重他的一點。
其次,李德生粗中有細,擅長做群眾工作。 而毛主席之所以註意到李德生,就是因為他將安徽武鬥問題解決的很好。
![](https://img.jasve.com/2024-9/cabf566d4639746b0da573bb51a69004.webp)
1968年10月的一次會議上,周恩來在宣布分組名單,念到李德生名字的時候,毛主席打斷說;「哪個叫李德生?」
周恩來介紹說:「李德生同誌是安徽的省革委會主任,也是12軍的軍長。」緊接著周恩來向李德生招招手,說:「德生同誌,請你站起來。」
李德生連忙站起來向毛主席敬禮,主席笑著說:「不認識你呀,你這個同誌。」毛主席又問:「你是哪裏人啊?」
李德生回答道:「我是河南省新縣人。」周恩來插話道:「是和許世友同誌一個縣的吧?紅四方面軍的老家?」許世友接過話說:「是的,德生同誌和我是一個縣的。」
毛主席點點頭,對大家說: 「我看安徽的事情辦得很不錯,我們不是還通報了他那個整蕪湖嗎?事情辦得很不錯,那個蕪湖問題很復雜的。」 毛主席轉過頭來繼續問:「你們是怎麽搞的呀?」
李德生沒想到毛主席會在這種場合向自己提問,他回答道: 「其實就是大造輿論!」
![](https://img.jasve.com/2024-9/60dc3b8bcc7185d226ea63df50b3015e.webp)
毛主席對他的回答十分滿意,然後說:
「是啊,就是要制造輿論,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幾十年來就是靠造輿論。不然怎麽能搞那麽多隊伍呢?不做群眾工作,你就沒有群眾,也就沒有軍隊,沒有黨,沒有無產階級政權了。」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毛主席才選擇由李德生擔任總政治部主任。 1970年4月30日,軍委向全軍公布了任命李德生為總政治部主任的命令。
解放軍總政治部是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負責管理全軍黨的工作和組織全軍進行政治工作的最高統帥機關。戰爭年代先後擔任過此職務的有毛主席、王稼祥、任弼時、劉少奇等人。新中國成立後,只有羅榮桓元帥、譚政大將和蕭華上將三人擔任過總政治部主任。
李德生是第一位擔任過總政治部主任的開國少將,也是唯一一位擔任過此職務的少將。 最重要的是,李德生和之前的總政治部主任都不同,他是第一位軍事幹部出身的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李德生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他上任後兢兢業業,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任用幹部,還解決了很多老幹部的問題。
![](https://img.jasve.com/2024-9/c555c24918e8d057c3501f4544d1f89b.webp)
毛主席屬意李德生當副主席
1970年12月下旬,李德生突然接到中央辦公廳的電話,讓他立刻回北京,毛主席要找他談話。第二天,李德生就乘坐飛機從合肥趕到北京,下飛機連忙奔向中南海毛主席的住處。
毛主席先是簡單詢問了李德生去安徽的情況,然後說: 「我決定讓你到北京軍區當司令員。」
李德生一楞,既感謝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又感到身上擔子實在是太重了。從他調到中央工作,毛主席就說他在南京軍區、安徽省軍區和地方的職務一個也不能少,李德生身兼數職,如今又要擔任北京軍區司令,這令他感到壓力格外大。
一想到這裏,李德生就說:「總政的事情還管嗎?」毛主席很幹脆的說: 「管!不過要將主要精力放在北京軍區,把屁股坐在北京軍區,兼管總政的工作。」
![](https://img.jasve.com/2024-9/c66d21bd085c3514133a9756f244099a.webp)
1973年春,在籌備召開中共十大的時候,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提名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的人選。在討論主席人選的時候,毛主席說:「可以組織一個中央顧問委員會,我來當主席。」不過當時大家都不贊成毛主席這個提議。
毛主席說:「既然你們都不贊成的話,那我只好繼續當主席。」主席頓了頓繼續說:「那由誰來擔任副主席呢?」周恩來詳細匯報了中央政治局開會的情況,毛主席聽完,覺得周恩來、王洪文、康生和葉劍英可以作為副主席人選。
緊接著,毛主席沈思了一會說: 「我看在候選人當中,有老的,有青年,唯獨沒有中的。咱們不是講究老、中、青相結合嗎?」
當時年齡在40歲以下為青年,40歲以上、60歲以下為中年,60歲以上為老年。周恩來和葉劍英都屬於老年,王洪文屬於青年,唯獨沒有中年。
毛主席繼續說: 「我看這個‘中’應該從軍隊裏挑選才是。」 毫無疑問,此時毛主席心中「中」的最佳人選便是李德生。
周恩來和毛主席共事幾十年,自然明白他在想什麽,於是說: 「我同意主席的意見,我建議可以將李德生同誌作為一位候選人,他是軍隊的,今年57歲,符合候選標準。」
![](https://img.jasve.com/2024-9/dd08294474abb2e1999ccdea38cf81d2.webp)
在場的李德生沒想到自己可以成為中央副主席的候選人,他當即站起來說:「主席,我不合適,不管是從資歷還是從其他方面來看,我都不夠格。」
緊接著李德生補充道:「我覺得李先念同誌可以作為候選人。」李先念能力很強,不過非常可惜的是他當時已經64歲了,屬於老年,不符合毛主席心中「老、中、青」的想法。
李先念就坐在李德生旁邊,他拉了拉對方的衣袖,說:「主席都表態了,你就不要說了。」 就這樣,李德生擔任中央副主席,這也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最高點。
1985年9月,李德生因為年齡原因,結束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擔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1988年9月,解放軍恢復軍銜制,李德生被授予上將軍銜。
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