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婦產科工作的表嫂說,今年的新生兒數量越來越少了。
我看了一下近些年人口出生數量,竟然逐年下滑,也是奇怪了,為了鼓勵生育,2016年中國就放開了二胎政策,
2021年又放開了三胎政策,為什麽生育人口不升反降了呢?
我想了一下,覺得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懷孕太難。
發現沒有?現在結婚兩三年,都沒懷孕的人太多了,我身邊十對兒就有3對兒沒孩子的。
一問,都說不著急要,其實背後偷偷去大醫院看病,最後好多都做了試管嬰兒,才有了孩子,還有做了試管也懷不了孕的。
現在的女孩懷孕怎麽這麽難呢?有人說工作壓力大、有人說生育年齡太大,有人說現在吃的不健康、有人說環境汙染嚴重。
可能這些因素都有吧!
2、養孩子成本太高。
發現沒有?現在把一個孩子撫養長大至少要200萬。
0—3歲(嬰幼兒):保姆費、醫療費、早教費、奶粉錢,一個月平均6000,一年72000,三年216000。
3—6歲(幼稚園):托兒費、醫療費、玩具費、服裝費、興趣班,一個月平均4000,一年48000,三年144000。
6—12歲(小學):學費、補課班、醫療費、生活費,一個月平均2000,一年24000,三年144000。
12—15歲(中學):學費、補課費、醫療費、生活費,一個月平均4000,一年48000,三年144000。
15—18歲(高中):學費、補課費、服裝費、醫療費、生活費,一個月平均6000,一年72000,三年216000。
18—22歲(大學):學費、生活費,一個月平均4000,一年48000,四年192000。
結婚(男孩):房子(60萬)、車子(20萬)、彩禮(20萬),最少100萬。
結婚(女孩):車子(20萬)、嫁妝(20萬),最少40萬。
這都是按我們這小城市的基本標準計算,如果是男孩,養孩成本270萬,女孩210萬。
你說沒有點經濟實力敢生嗎?一個孩子養大成本這麽多,兩個孩子呢?三個呢?
3、思想觀念變了。
原來50、60年代的人,可能還有養兒防老、多子多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但他們已經老了,錯過了生育年齡,現在就連70後都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
現在的80、90、00後,是生育的主力軍,可是他們這一代,別說是生兩個孩子、三個孩子,她們連結婚的願望都很低。
這些年代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男孩女孩都不缺錢,有房有車有存款,自己一個人過得逍遙自在,誰想結婚生子,每天圍著孩子轉,放棄自己美好的生活呢?
獨生子女的自私體現在:連自己生的孩子都要跟著爭寵的地步,誰願意給自己生一個對手呢?
而且,他們認為現在無論是有沒有孩子,將來都指望不上孩子養老,都是要去養老院,那有養孩子的錢還不如留著去一個好的養老院呢!
綜上,這三條每一條對生育率都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激勵人們生孩子,不是靠簡單的政策推動就會實作的,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