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2月11日訊
(通訊員 彭彬)近日,在長沙市第三醫院(湖南大學附屬長沙醫院)內分泌代謝科病房,護士給住院患者王阿姨測得空腹血糖10.8毫摩爾/升。王阿姨很著急:昨天晚餐後血糖還只有7毫摩爾/升,一整晚沒有吃東西和喝水,晚上睡覺也很好,怎麽早上空腹測量,血糖不降反升了?
在臨床上,與王阿姨有著同樣情況的患者不在少數:明明什麽也沒有幹,降糖藥或胰島素按時用了,餐後血糖都很好,就是空腹血糖居高不下。
「引起空腹血糖高的原因有很多,在排除了前一天有進食、失眠等情況下,患者有可能發生了‘黎明現象’或‘蘇木傑現象’這兩種情況。」內分泌代謝科主任黃德斌解釋。
「黎明現象」是指夜間血糖控制得很好,也無低血糖發生,但在清晨一段時間內(淩晨3時至早餐前)血糖升高。之所以會出現黎明現象,是因為人體內很多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長激素、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等,從午夜到早晨分泌量逐漸增加,正常分泌的胰島素可以拮抗這種狀態所導致的血糖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不足,不足以抵抗這些激素升高血糖的作用,導致黎明時血糖逐漸升高。究其原因,「黎明現象」的出現仍然與藥物治療劑量不足有關,多見於病程較長的糖尿病患者。
「蘇木傑現象」則是指某種原因導致夜間發生了低血糖,機體為了維持血糖穩定,便產生了大量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使血糖升高,導致空腹血糖升高,即低血糖以後的高血糖反應。一般低血糖發生在0點~3點左右,導致清晨出現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出現「蘇木傑現象」大多見於胰島素用量過大,或沒有按時加餐,或病情控制較好時體力活動增加等情況。
如何鑒別患者是發生了「黎明現象」還是「蘇木傑現象」?黃德斌表示,臨床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監測患者0點、3點的空腹血糖。如果夜間未曾有低血糖發生,血糖在淩晨後逐漸升高,則為「黎明現象」;如果在黎明前後曾發生過低血糖(≤3.9 毫摩爾/升),或患者出現了心慌、胸悶、多汗、饑餓、煩躁等低血糖癥狀,同時空腹血糖>8.0 毫摩爾/升則為「蘇木傑現象」。
「黎明現象」和「蘇木傑現象」雖然同為高血糖,但由於引起的原因不同,在臨床上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黃德斌介紹,對出現「黎明現象」的糖尿病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降糖藥的用量或者更換種類,使用胰島素者則可以進行註射部位的輪換;出現「蘇木傑現象」的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酌情減少晚餐前(或睡前)胰島素的劑量,或調整口服降糖藥的用量,並註意睡前適當加餐,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生,禁止自行停藥、換藥。
黃德斌提醒,對待升高的空腹血糖,既不可忽視大意,也不可隨意加藥。在排除飲食過量或者運動量少,同時降糖藥沒有增減的情況下,註意監測夜間(0點、3點)的血糖,辨別是否出現了「黎明現象」還是「蘇木傑現象」,從而指導藥物的調整。很多老年人夜間出現低血糖時往往沒有明顯癥狀,如果是夜間低血糖後出現的反跳性血糖升高,更加需要引起重視,避免出現低血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