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因為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難忍而去看醫生?是否聽到過醫生提到「封閉針」這個詞?封閉針,聽起來好像是一種神奇的療法,能夠迅速緩解疼痛,但它究竟能管多久?會不會復發?這些疑問困擾著許多患者。
首先,什麽是封閉針?封閉針,醫學上稱為局部封閉療法,是一種透過向病變部位註射藥物,達到緩解疼痛、消除炎癥的治療方法。它透過在病人的痛處註入普魯卡因等藥物,阻斷病變疼痛刺激到大腦,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同時,這些藥物還可以加快病變部位的新陳代謝,促進病情的恢復。封閉針主要針對於肌肉及韌帶的勞損性疾病,如筋膜炎、腱鞘炎、肌腱炎、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
很多人對封閉針抱有疑問,最大的疑惑莫過於它的效果能持續多久,以及治療後會不會復發。確實,這些問題關系到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後續生活質素。我們先來聊聊封閉針的效果能持續多久。
封閉針的效果持續時間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患者個體差異、病情嚴重程度、藥物種類及劑量等。一般來說,封閉針的效果可能是2-3天,也可能是幾周、3個月、半年或半年以上。部份患者可能對藥物敏感,藥效持續時間較長,而另一部份患者可能對藥物不敏感,藥效持續時間較短。
例如,對於腱鞘炎患者,使用封閉針的情況,一般可以考慮長時間的有效果,甚至達到1到2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時間更長。但也有一些患者,半年左右就可以出現復發的情況,有的1到3個月就可以出現復發。每個人的病情不完全相同,是否有很好的醫囑依從性,是否有好好保護也不一樣,所以管多長時間並不能確定。
封閉針中包括局麻藥物和激素類藥物,其中激素類藥物的種類和劑量直接影響藥效的持續時間。比如使用醋酸潑尼松龍等短效激素,藥效可能維持數周至數月,而使用長效激素如得寶松,藥效可長達半年至一年。如果封閉針成功地將局部炎癥消退,疼痛應該可以得到長時間的控制。
然而,封閉針的效果並不是一勞永逸的。很多疾病如勞損和退變,是不可逆的,這些疾病的復發可能再次誘發疼痛。如果患者在治療後沒有註意適當的休息和保養,過度勞累等因素可能導致疾病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發,如3個月或半年內。因此,打了封閉針的患者,在治療後一定要註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病情復發。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封閉針治療後會不會復發的問題。一般來說,打了封閉針後,病情是有可能復發的。這是因為封閉針只是透過藥物暫時緩解了疼痛和炎癥,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治愈疾病。如果患者在治療後沒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沒有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病情就有可能再次發作。
比如,對於筋膜炎患者來說,封閉針可以暫時緩解疼痛和炎癥,但如果患者沒有改變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缺乏運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病情就有可能再次發作。同樣,對於骨性關節炎患者來說,封閉針可以暫時緩解疼痛和腫脹,但如果患者沒有針對關節退變進行有效的治療,病情也有可能再次發作。
因此,打了封閉針的患者,在治療後一定要註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以減少病情復發的風險。同時,患者還要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病情的變化。
在了解了封閉針的效果和復發問題後,我們再來聊聊一些特別需要註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