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陸慧:技術革新的先鋒 人才培養的典範

2024-07-22女人
心懷患者、熱愛醫學,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陸慧投身骨科領域耕耘已20余年。憑借堅韌不拔的精神,他一路完成了學士到博士的學術深造,實作了從技術「萌新」到首批重慶市區縣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的華麗蛻變,成為患者信賴、團隊信服的好醫生、好主任。
陸慧(左一)/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
引領技術「飛躍」 惠及一方百姓
2014年,陸慧被外派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關節及運動醫學進修,掌握了關節鏡微創技術。回到江津後,他帶領團隊成功實施了多例關節鏡手術,讓當地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治療,免去了來回奔波之苦。漸漸地,陸慧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良好的聲譽,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的患者。
工作中,陸慧觀察到許多中老年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癥飽受痛苦,而醫院此時的脊柱微創治療與前沿水平有較大差距。為了縮小差距,他決定再次去深造。2018年7月,他帶領團隊開展了江津區首例椎間孔鏡微創手術,醫院的脊柱外科技術也向高水平邁進,陸慧也轉向脊柱外科發展。
偶然一次,陸慧關註到了一種新興的脊柱內鏡微創手術——雙鍊結技術(UBE),它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並行癥少等優勢。「這項技術一定能造福患者。」他透過查閱文獻、觀看教學影片和反復實踐等方法,迅速掌握了該技術。2021年,UBE技術成為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脊柱外科常規開展的特色技術之一。
首屆脊柱微創論壇暨UBE技術研討會上,陸慧正在進行實操演示/圖源 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
為進一步推廣UBE技術,2023年5月,陸慧發起了「首屆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脊柱微創論壇暨UBE技術研討會」,並在次年5月成功主導了「微創脊柱外科賦能行動暨第二屆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數碼導航與UBE技術學術會議」的舉辦,會議極大地推動了區域內脊柱微創技術的發展,為轄區及周邊的民眾帶來了更加高效、安全、優質的脊柱健康醫療服務。
微創技術治療 「撐」起患者希望
85歲高爺爺,UBE技術的受益者之一,他曾飽受雙下肢反復疼痛與麻木的困擾而來到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求醫。痊愈後,他為陸慧及其醫護團隊送去了錦旗和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
在來該院就診前,高爺爺已出現間歇性跛行,行走200米後就感覺雙下肢麻木、無力,需休息才能稍有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嘗試了多次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後,他準備放棄治療,依靠輪椅度過余生。
然而,當從網上看到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有脊柱專科,且有博士級醫生主持工作時,他又燃起一絲希望。
經檢查,高爺爺被診斷為腰椎管狹窄癥(L3/4,重度)。就診過程中,陸慧看出了他的擔憂,便親切地安慰了他一番,並承諾采用微創治療。
考慮到高爺爺有20余年的高血壓病史和多年的冠心病史,陸慧與多學科團隊會診後,迅速制定了手術方案。為高爺爺安置了心臟臨時起搏器後,在全麻下,陸慧成功為高爺爺實施了單邊雙鍊結內鏡下的腰3/4椎管減壓和神經根松解手術。
術後,高爺爺的雙下肢疼痛、麻木等癥狀得到了顯著緩解,第三天就能下床行走,第五天便順利出院了。
多元、個人化培養 打造「群星閃耀」的隊伍
在陸慧看來,作為脊柱外科負責人,培養學科人才是職責所在,且要具備愛才、識才和用才的能力。
除人才的引進外,陸慧也重視內部人才的深度挖掘和個人化培養。他透過能力評估、性格觀察和職業規劃討論,深入了解團隊成員的專業技能、研究興趣、個人優勢和職業願景,並采取「因材施教」的培養策略,激發他們的潛能,實作個人價值與科室發展的雙贏。
對於具備科研潛力的人才,陸慧引導其圍繞臨床問題開展基礎與套用研究,組織科研方法培訓、學術交流會議等,不斷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學術影響力。對於在臨床中表現出色的人員,陸慧則註重提升其臨床技能和思維能力,安排豐富的臨床輪轉、病例討論、手術觀摩等,提升其應對復雜病例的能力。
在陸慧的帶領下,重慶大學附屬江津醫院脊柱外科的科研實力、臨床水平及患者滿意度均實作了顯著提升。目前,科室團隊已主持或參與了國家級、市級課題5項,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0余項,得到了患者和社會的一致認可。(資訊)
(文/肖亞平)